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5 16:01
(來源:何支濤)
歐賽斯認為:真正有分量的商業思想,一定誕生於「做過、成過、看透過」的實戰土壤。
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不容錯過。
他就是段永平。
江湖上有一句話,叫「南段北杜中玉柱,外加一個鍾睒睒」,講的是企業家中的策劃大師。
而其中段永平的傳奇之處,在於他在實業和投資兩個看似獨立的領域,都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一)段永平是中國消費電子行業的「奠基者」之一,他用20年時間打造了4個深入人心的品牌,每一步都踩中了商業本質的關鍵節點:
1、小霸王:開創中國遊戲機普及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段永平接手瀕臨倒閉的中山怡華集團電子部,推出「小霸王學習機」——看似是「遊戲機 + 鍵盤」的簡單組合,實則精準擊中了「家長想讓孩子學習、孩子想玩遊戲」的雙重需求。他通過「成龍代言 + 電視廣告 + 渠道下沉」的組合策略,讓小霸王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成為80后、90后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這背后,正是他「消費者導向」理念的首次實踐:不做技術噱頭,只做用户需要的產品。
2、步步高:構建「三足鼎立」的消費電子帝國
離開小霸王后,段永平創立「步步高」,開創性地將品牌拆分為「步步高教育電子、步步高視聽電子、步步高通信設備」三大業務,分別聚焦學習機、DVD、電話機三大品類。每個品類都遵循「敢為天下后,后中爭先」的策略——不做行業先鋒,等市場成熟后再用極致品質和渠道優勢搶佔第一。比如步步高DVD,在行業混戰期專注品質管控,推出「糾錯能力強、讀碟快」的核心賣點,最終成為行業銷量冠軍。這種「聚焦細分、品質制勝」的打法,讓步步高成為2000年后中國消費電子的標杆品牌。
3、OPPO與vivo:幕后推手的品牌裂變
2004年,段永平推動步步高業務拆分,扶持陳明永、沈煒分別創立OPPO、vivo。他雖退居幕后,但將「本分、誠信、消費者導向」 的企業文化注入兩個品牌。OPPO的「充電5分鍾,通話2小時」、vivo的「逆光也清晰」,都是對「差異化 = 不可替代」的精準落地——不跟競品拼參數,而是聚焦用户「續航焦慮、拍照痛點」打造核心優勢。如今,OPPO和vivo穩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前列,合計年營收超5000億元,這正是段永平「企業文化決定長短」理念的最佳佐證。
(二)投資領域:三筆封神之戰,20年賺超1200億40歲后,段永平轉戰投資市場,憑藉對「企業本質」的深刻理解,締造了多個投資神話,被業內譽為「中國巴菲特」:
1、網易:0.8美元抄底,斬獲百倍收益
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網易因財報質疑股價暴跌至0.8美元,市值不足2000萬美元。段永平研究發現,網易賬上現金達6000萬美元,且正轉型遊戲業務——而遊戲恰是他熟悉的「能力圈」(小霸王起家)。他果斷重倉買入,持有8年后以70美元/股賣出,獲利超10億美元,一戰成名。這正是「投資是認知的變現」的生動詮釋:別人看到的是危機,他看到的是被低估的企業價值。
2、蘋果:早巴菲特5年建倉,浮盈超600億
2011年,蘋果市值不足3000億美元,段永平看中其「iPhone + 服務」的生態護城河和用户黏性,認為其商業模式「能穿越周期」。他重倉持有至今,經歷多次回調仍堅定加倉。如今蘋果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其持倉收益超800%,浮盈超600億人民幣。這完美印證了「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
3、拼多多:天使輪押注,2000萬變600億
2015年拼多多初創,段永平以2000萬美元天使投資獲5%股權。他看好其「砍一刀」模式對下沉市場的穿透力,以及創始人黃崢對「用户價值」的堅守。2020年后分批減持套現50億美元,剩余股權價值仍超20億美元,總收益近600億人民幣。這背后是「看懂企業再投資」 的原則——不被短期模式爭議干擾,只看長期價值。
以下選取了段永平最重要的十大名言,為大家深入拆解一下。
我們不妨用"商業操作系統"的視角來拆解這些看似獨立的金句,會發現它們實則環環相扣,共同指向一個核心:如何構建「長期內生可持續增長系統」。
其中:護城河(第1條)、差異化(第2條)、競爭本質(第3條)、商業模式(第4條)、本分哲學(第5條)、價值評估(第6條)、時間效應(第7條)、投資心態(第8條)、認知變現(第9條)、長期視角(第10條)。
沒錯!歐賽斯的引擎增長戰略的根本目標就是在超競爭時代幫企業打造「長期內生可持續增長系統」,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段永平先生十大名言的內核與歐賽斯思想內核高度一致。
以下我就用戰略諮詢的視角做下拆解。
01
降價是沒有護城河的表現,提價纔是
歐賽斯解讀:
價值創造的原點:從"價格戰"到"價值護城河"。
當企業只能通過降價獲取市場時,説明其產品與競爭對手無本質差異,陷入了段永平所警示的"同質化陷阱"。正如他分析航空業和太陽能光伏板行業時指出的,這類產品高度同質化的領域最終必然導致全行業長期盈利困難。相反,「定價權纔是護城河最直接的體現」——茅臺能夠持續提價而不影響銷量,蘋果憑藉iOS生態系統形成極高用户轉換成本,這些案例印證了真正的商業壁壘來自於"不可替代性價值"。
這種價值創造能力體現在"差異化不是'不同',而是'不可替代'"。段永平強調差異化是"能滿足用户需要,但其他競爭對手又無法滿足的某些東西",而非簡單的產品功能差異。格力在空調領域的技術壁壘,可口可樂無處不在的渠道網絡,都是將"不同"轉化為"不可替代"的經典案例。當企業實現這種差異化,"利潤來自於沒有競爭"便成為必然——這里的"沒有競爭"並非指市場壟斷,而是通過價值獨特性構建的競爭壁壘,讓對手難以在同一維度展開有效競爭。
02
差異化不是‘不同’,而是‘不可替代’
歐賽斯解讀:
很多企業做差異化,總陷入「為不同而不同」的誤區——比如包裝換個顏色、文案改個説法,就覺得是差異化了。但段永平這句話點透了本質:差異化的核心是「不可替代」,是你能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能滿足別人滿足不了的需求。
歐賽斯服務的皇宇爆炸鹽,早期在衣清品類里也很迷茫:別人做「強力去漬」,它也跟着喊;別人搞「天然成分」,它也跟風。后來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家庭主婦最大的痛點不是「去漬不強」,而是「去漬要反覆搓洗,太麻煩」。於是我們幫皇宇鎖定「一泡淨」「免搓粉」的差異化優勢,還設計了泡泡紋樣作為視覺符號,讓「免搓去漬」的價值看得見、記得住。這種差異化就不是「表面不同」,而是「不可替代」——其他品牌解決不了「搓洗麻煩」 的痛點,而皇宇能,所以它能在終端脫穎而出,銷售額提升10%-50%。這就是「不可替代」的力量:差異化不是比「誰更特別」,而是比「誰更有用」。
03
利潤來自於沒有競爭,競爭激烈則無利潤
歐賽斯解讀:
這句話看似絕對,實則道破了商業競爭的本質:在「紅海賽道」里拼殺,企業只能賺「辛苦錢」;只有找到「競爭空白區」,才能獲得高利潤。歐賽斯幫企業做戰略,核心就是「幫品牌找到沒有競爭的戰場」。
比如我們服務的某農產品企業,一開始在「普通大米」賽道里掙扎,同行拼價格、拼渠道,淨利率不到3%。后來我們幫它挖掘「地域特色」:當地土壤含硒量高,且有百年種植歷史,於是我們將產品定位為「富硒古法大米」,主打「健康 + 文化」雙價值,避開了「普通大米」的紅海競爭。短短一年,這款大米的淨利率就漲到15%,還成了當地的地理標誌產品。這就是「沒有競爭」的利潤空間:不是説完全沒有對手,而是你找到了「對手沒覆蓋、客户有需求」的細分領域,在這個領域里,你就是規則制定者,自然能獲得高利潤。
04
商業模式決定生死,企業文化決定長短
歐賽斯解讀:
"商業模式決定生死,企業文化決定長短"構成了段永平商業評估框架的核心。在他從巴菲特借鑑的"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三角模型中,商業模式(Right Business)和企業文化(Right People)的重要性遠超價格因素。「好的商業模式是能長期產生大量淨現金流的系統」,步步高系堅持的"不借錢、不做OEM、不打價格戰"等"不為清單",正是爲了守護這種模式的純粹性。
而企業文化作為"管到制度管不到的東西",其核心在於「本分」二字。「本分=做對的事+把事情做對」看似簡單,實則包含兩個維度:前者是戰略選擇,后者是執行能力。步步高系公司在最困難時仍堅持不拖欠供應商貨款,OPPO果斷放棄數億元損失的豆漿機業務聚焦手機,這些決策背后都是"不賺人便宜"的本分哲學在起作用。當企業將這種文化內化,就能像蘋果那樣,即便創始人離世,依然能由庫克這樣的傳承者延續核心價值觀。
05
本分 = 做對的事 + 把事情做對
歐賽斯解讀:
段永平的「本分」理念,和歐賽斯的「戰略落地」邏輯高度契合:「做對的事」是選對方向,「把事情做對」是做好執行,二者缺一不可。
比如歐賽斯幫企業做「品牌超級引擎」,第一步就是「做對的事」——通過深度調研找到品牌的差異化戰略,比如皇宇的「一泡淨」、農產品企業的「富硒大米」;第二步是「把事情做對」——將戰略落地到視覺、產品、渠道、營銷的每一個環節,比如皇宇的泡泡紋樣包裝、富硒大米的文化故事傳播。如果「做對的事」錯了,比如戰略定位模糊,再怎麼「把事情做對」都是無用功;如果「把事情做對」不到位,比如戰略很好但執行打折,也很難有好結果。這就是「本分」的力量:企業只要堅持「選對方向、做好執行」,就不會走大彎路。
06
當你需要計算機按DCF時,説明你還沒看懂
歐賽斯解讀:
這句話看似是投資邏輯,實則對企業經營也有深刻啟示:真正看懂一個行業、一個品牌,不是靠複雜的模型計算,而是靠「穿透表象看本質」的能力。
段永平反覆強調「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核心理念,這意味着投資決策應基於對企業未來現金流的理解,而非複雜的財務模型計算。他推崇的「毛估估」估值法,本質是對企業長期價值的定性判斷——如果你無法看清一家公司10年后的前景,它就不在你的能力圈內。這種認知方式要求投資者像經營者一樣思考,正如他所言「投資和經營企業並無本質區別」。
這種長期視角延伸到「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平庸企業的敵人」。蘋果從iPod到iPhone的生態構建,茅臺數十年的品牌沉澱,都證明真正的企業價值會隨時間複利增長。相反,那些依賴價格戰、缺乏差異化的企業,時間只會放大其商業模式的缺陷。這也解釋了為何「不要和股票談戀愛,但要和企業結婚」——股票價格波動是表象,企業內在價值纔是婚姻的基石。段永平投資騰訊的邏輯,正是看中其社交生態構建的用户壁壘,而非短期股價表現。
07
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平庸企業的敵人
歐賽斯解讀:
在歐賽斯看來,「優秀企業」和「平庸企業」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在積累品牌資產」——優秀企業的每一個動作,都在為品牌加分,時間越久,資產越厚;平庸企業則一直在「消耗自己」,時間越久,問題越多。
比如我們服務的三棵樹,早期就確立「健康漆」 的戰略定位,之后每一年都圍繞「健康」做動作:研發健康塗料、舉辦健康家居論壇、傳播健康生活理念。10多年過去,「健康」成了三棵樹的核心品牌資產,它從區域品牌成長為中國塗料領軍企業,市值突破千億——這就是「時間是朋友」。而有些平庸企業,今天追「國潮」,明天搞「網紅款」,沒有穩定的戰略方向,每一次轉型都在「從零開始」,時間越久,消費者越記不住它,最終被市場淘汰——這就是「時間是敵人」。
08
不要和股票談戀愛,但要和企業結婚
歐賽斯點評:
這句話對品牌合作也有啟示:很多企業找諮詢公司,總想着「短期出效果」,像「談戀愛」一樣只看眼前;而真正的好合作,應該像「結婚」一樣,和諮詢公司一起深耕企業,長期陪伴成長。
歐賽斯服務企業,從來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3-5年的長期陪跑」。比如我們服務某食品企業,從「區域品牌」到「全國品牌」,用了3年時間:第一年搭戰略框架,第二年做渠道突破,第三年搞整合營銷。這期間,我們和企業一起面對過終端滯銷、供應鏈問題,也一起分享過銷售額增長的喜悦——就像「結婚」一樣,共同承擔風險,共同享受成果。如果企業只想着「短期出方案」,像「談戀愛」一樣頻繁換諮詢公司,只會導致戰略碎片化,很難有長期增長。
09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財富是耐心的獎賞
歐賽斯點評:
認知升級的終點:從價格判斷到價值洞察。
「貴或便宜,都要從未來十年或更遠的角度看」最終完成了認知閉環。在段永平的框架里,「對的價錢」(Right Price)永遠服務於「對的生意」和「對的人」。他投資蘋果時曾坦言,即便在當時看似較高的估值下買入,長期來看依然是便宜的,因為企業持續創造現金流的能力被低估了。這種判斷能力來自於「投資是認知的變現,財富是耐心的獎賞」——認知決定了能否識別真正的價值標的,而耐心則讓時間成為價值的朋友。
步步高系企業踐行的「敢為天下后」戰略,恰恰體現了這種認知深度。蘋果並非MP3、手機或平板電腦的首創者,但通過對用户體驗本質的深刻理解,最終后來居上。這種"后中爭先"的能力,本質是將短期價格判斷升維為長期價值創造的認知躍遷。當企業和投資者都能實現這種躍遷,「本分」便不再是道德要求,而是商業成功的必然選擇——因為迴歸事物本源,做對的事情並把事情做對,本身就是商業世界最朴素也最有效的真理。
10
貴或便宜,都要從未來十年或更遠的角度看
歐賽斯點評:
這句話是「長期主義」的終極體現,對企業的戰略決策、資源投入都有指導意義:不要只看眼前的「成本高低」,而要算「未來十年的收益賬」。
歐賽斯幫企業做「品牌超級引擎」,很多企業一開始會問「投入這麼多,什麼時候能回本」。我們會舉三棵樹的例子:三棵樹早期投入大量資源做「健康」品牌建設,當時看「成本高」,但從未來十年看,這份投入讓它在「健康消費」趨勢來臨時,快速搶佔消費者心智,成為行業龍頭。再比如皇宇的泡泡紋樣設計,當時企業覺得「只是換個包裝,沒必要花這麼多錢」,但從長遠看,這個紋樣讓皇宇建立了「一泡淨」的認知壁壘,后續每一次終端陳列、每一次宣傳,都在強化這個優勢,十年下來,這份「投入」帶來的銷售額增長,是當初成本的幾十倍。這就是「從未來看價值」:企業的每一份投入,都要考慮「能不能為未來十年的增長鋪路」,只有這樣,才能避開「短期投機」的陷阱,實現長期增長。
朴素的道理,最有力量
段永平的十句名言,本質上是實戰淬鍊的「商業本質説明書」。
最有説服力的道理,一定是「自己做到過」的道理。段永平的名言,每一句都能在他的實業或投資經歷中找到對應案例,這讓其具備了「無可辯駁的驗證力」,這種「實戰 - 總結 - 驗證」的閉環,讓他的名言脱離了「紙上談兵」,成為可信賴的商業指南。
商業世界充滿了「表象噪音」:短期熱點、流量紅利、競爭噱頭…… 而段永平的名言,總能穿透這些噪音,直擊本質。這對企業決策者而言,能幫助企業少走彎路;「本質思維」,能幫企業決策者在複雜環境中抓住「主要矛盾」,避免被短期利益帶偏,幫你找到「穿越周期的正確路徑」。
而這,正是「真正的商業智慧」的終極價值。
歐賽斯服務過的新冠軍品牌有:
1.料酒大王:老恆和
2.醋大王:恆順香醋
3.黃魚大王:裕鮮舫
4.甲魚大王:明鳳甲魚
5.OTC之王:華潤三九
6.東北冰激凌大王:德氏
7.中國掛麪大王:克明面業
8.中國麪食領導品牌:白象
9.中國電動車領導品牌:愛瑪
10.中國船舶動力領導者:中船集團711所
11.中國門窗行業隱形冠軍:好博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