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麗田園12.5億拿下思妍麗,高端美業版圖重構?

2025-10-15 11:56

當消費市場在結構性調整中進行價值重構,美麗田園率先領跑增長突破——截至20259月末,公司市值較年初飆升102%,這場資本重估的風暴,本質是對「高端美業情緒經濟」商業模型的成功驗證

1015美麗田園拋出年度美最大收購案以12.5億元戰略收購思妍麗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以2024年收入規模來計算,思妍麗位列中國第三大美容服務品牌。2024年思妍麗實現收入8.5億元,淨利潤8100萬元(未經審計財務數據),業績實力成熟紮實。

交易完成后,美麗田園門店網絡將突破734家,直營會員基數增長44%至超20萬人。6萬新增高淨值客羣的注入,不僅是流量的擴容,更是對「雙美+雙保健」商業模式的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美麗田園兩年內的第二次「大動作」——2024年拿下行業排行第二的奈瑞兒,如今再度「鯨吞」行業第三大品牌思妍麗。

當「老二」、「老三」接連歸入麾下,美麗田園在高端美容賽道的市場影響力已無需多言。但更值得追問的是:當龍頭開始「掃貨式」整合,美業下半場的棋盤,是否正被重新劃定?​

12.5億收購背后,雙向選擇的深層邏輯

此次美麗田園收購思妍麗,本質上是龍頭驅動行業整合趨勢下的必然抉擇。

一方面,美業的財富密碼,早已寫在高線城市的蓬勃需求里。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美容服務市場規模已達4850億元,其中一線及新一線共20個城市貢獻了全國近40%的市場份額。無獨有偶,今年發佈的《2024胡潤財富報告》更為直觀地的佐證了背后邏輯,中國34%的千萬資產家庭扎堆在北上廣深四大超一線城市,財富羣體的聚集所帶來的高消費能力,與美容行業「深耕高線」的戰略佈局撞出完美共振。

換句話説,當財富與需求同時在高線城市集結,這里早已不是普通戰場,而是行業增長的動力引擎。龍頭品牌的共同選擇,本質上是抓住了商業鐵律——與其在分散市場內卷,不如在高價值城市中聯手築壘。

另一方面,美與健康領域的消費「K型分化」正上演冰火兩重天——外部環境越震盪,高端需求的韌性越顯堅韌。《2025年中國醫美行業年度洞悉報告》披露:2024年超七成中高收入羣體非但沒縮減醫美開支,反而選擇維持甚至增加支出。高端市場,成為行業波動中的「安全島」。

由此來看,美麗田園的收購邏輯核心在於——既在高端賽道築高競爭壁壘,又在行業洗牌期納入優質資產。

思妍麗與美麗田園,本就是高端美業賽道的龍頭選手,戰略重心高度重合。前者超90%的收入來源於20箇中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與后者深耕的20個高價值城市幾乎嚴絲合縫;若再看核心商業體佈局——贏商網數據顯示,全國20城456家中高端商場里,美麗田園集團與思妍麗聯手直接掌控191個流量入口,合計佔比近42%,幾乎承包了高線城市的黃金點位。

這場收購,本質是「補位式佈局」:思妍麗既填上了美麗田園未覆蓋的商業體空白,又以多品牌矩陣實現高密度滲透——在滿足高淨值客羣對差異化服務的需求的同時,牢牢佔據高線城市的流量入口,進一步拉大與競品的差距。

這次收購也是美麗田園把握行業低成本擴張機會的體現。

橫向對比近期併購案:去年朗姿收購鄭州集美時市盈率達19倍、今年孩子王以16.5億收購絲域實業(2024年收入7.23億元),對應市銷率約2.3倍。回顧思妍麗自身的資本市場交易。2018年潮宏基收購時,交易估值17.58億,2020年易手給到韓國PE機構MBK,估值漲至18.23億。

而美麗田園此次12.5億收購思妍麗,對應后者2024年8.5億收入、8100萬淨利,由此計算思妍麗過去12個月市盈率14.8倍、市銷率1.4倍,顯著低於美田PE29.5倍,和同業可比公司的23.3倍,使得本次收購的PE水平均具備顯著優勢。

另一大亮點在於交易結構的精巧設計——本次收購以「現金+併購貸+股票」組合完成。思妍麗賬上自有現金直接覆蓋首付款項,每年2.4億元的經營性現金流不僅能輕松覆蓋併購貸還款,還可額外創造現金流增量;而賣方MBK獲授的股份更設有鎖定期,既保障了交易安全性,更彰顯其對雙方長期協同的信心。這套組合拳下,美麗田園近乎「零元成本」將思妍麗優質資產納入麾下,高效與穩健兼具。

而思妍麗選擇被收購,也有其深層動因。

其一,是資本化閘門收緊下的被動選擇。2023年資管新規落地后,美業(含醫美)企業在資本化與融資環節迎來行業環境調整,監管對合規要求更完善,使得部分企業上市進程有阻力,「併入上市公司實現資本化」,成為美業領域中小企業探索發展更務實的選擇。

其二,是業績增長瓶頸期的「破局求變」。思妍麗淨利率長期穩在10%左右,雖穩健卻難突破。面對高端市場競爭加劇、客户需求升級,僅靠自身資源難尋新增長極,需藉助外部資源注入,為后續發展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從財務整合到業務賦能,雙維協同的價值釋放

從未來協同效應釋放價值看,遠不是單純的規模相加。​

財務層面,美麗田園的整合能力為思妍麗的增長提供明確支撐。

憑藉32年行業深耕及超30項成功收購經驗,美麗田園在收購整合上已沉澱出一套經市場驗證、可複製的整合方法論。

譬如,去年收購奈瑞兒后,后者經調整淨利率便由2023年的6.5%躍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0.4%,亮眼業績充分印證美麗田園深度賦能的有效性,以及重大併購的優秀整合能力。

不難判斷,參照該路徑,思妍麗未來的收入和利潤增長空間清晰可見。​

業務層面,雙方實現客户與能力的雙向賦能。

一方面,打開6萬高淨值會員價值的天花板。思妍麗的核心客羣是追求品質的都市女性,6萬名活躍會員的注入,為美麗田園的「雙美+雙保健」商業模式提供了更寬廣的流量入口,醫療業務打開了轉化通道。通過「一站式」的美容、醫美、亞健康醫療業務服務,建立「客户全生命周期美與健康生態的長期陪伴」,從單次消費轉向終身用户。

另一方面,美麗田園將推動思妍麗實現「增收+提效」雙突破,依託於奈瑞兒整合的成功經驗,集團將從兩大維度發力:其一,系統性輸出醫療美容及亞健康醫療服務的成熟能力,提升單個客户價值;其二,以客户精細化運營、數智化轉型及供應鏈整合三大抓手,優化運營效率,驅動盈利水平提升。

數據顯示,美麗田園過去4年已在數智化轉型投入2億元,將全面開放給思妍麗,通過門店納客、研發、跨品牌培訓,直接拉動收入;后臺優化供應鏈能力、客户精細化運營能力,提升運營效率。

美業整合下半場,破局密碼藏在哪?

當前,美業正處於深度盤整期,結構性分散與分化加劇行業變革。

橫向維度上,行業「大魚吃小魚」的整合浪潮已成定局。

據美團研究院數據,2023年全國約100萬家美業門店中,89%的品牌僅擁有1家門店,中小品牌普遍面臨供應鏈分散、渠道協同不暢、運營能力薄弱等困境。部分企業雖嘗試併購擴規模,也因缺核心賦能能力陷入「規模越大、虧損越重」的怪圈,進一步推動行業分化。

這恰恰給了龍頭整合的機會:當行業從「增量爭奪」轉向「存量博弈」,頭部公司整合資源能力成了「勝負手」。今年醫美巨頭愛美客收購韓國REGEN公司,孩子王跨界收購絲域養發——這些併購不是簡單的「大魚吃小魚」,而是龍頭用流量、供應鏈、運營能力為中小品牌「輸血」,自己也藉此提升市佔率、織密區域網絡。美業的整合,早已從「被動洗牌」變成「主動築牆」……

縱向維度上,獲客成本優化成為突破行業瓶頸的關鍵。

獲客成本高企,是懸在所有美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艾瑞諮詢數據顯示,傳統醫美機構的獲客營銷成本佔比最高達到30%-50%,在流量紅利退潮后,單客營銷成本仍在持續攀升。

美麗田園通過「多業務共享流量」的立體商業模式,破解這一難題。其以美容業務為核心獲客入口,實現美容、醫美、亞健康三大業務客羣自然流轉,財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20%的美容和保健服務會員交叉購買醫療美容或亞健康醫療服務,形成流量內循環。

這一模式直接驅動獲客效率提升,同期公司獲客相關費用佔收入比例控制在2%以內,遠低於行業水平。而此次收購思妍麗,更相當於「花一份錢獲得三個流量入口」,通過客羣與場景整合進一步放大業務協同效應,讓流量不再是「一次性消耗品」,而是變成了「可循環的資產」。

最后,高線城市+黃金高端商業佔位,構建價值護城河

頭部品牌早已錨定高線城市的高端客羣。美麗田園核心佈局北上廣深,並向20大富裕城市滲透,在京滬、江浙滬、成渝、大灣區等都市圈形成顯著市佔率優勢。門店是觸達高淨值人羣的直接入口,依託標準化的高端服務和上市公司品牌背書,精準承接了高淨值人羣對「全周期美麗健康服務」的需求升級。未來,美麗田園或將持續輸出「美麗田園整合模式」,將繼續攻下一城又一城,龍頭價值滾雪球。

站在行業視角看,美麗田園的這場收購,驗證了「龍頭整合+專業賦能」模式的可行性——不是資本堆砌或粗放擴張,而是以此激活存量資源,助中小品牌成長,增厚自身壁壘。

美業的下半場,正從「各自為戰」轉向「強者搭台、生態共贏」的新格局。屬於美業的「黃金時代」,也許纔剛剛開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