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狂賣124億,上海這家獨角獸又融幾億

2025-10-15 08:12

原標題:狂賣124億,上海這家獨角獸又融幾億

「打飛的」 的願景,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最近這低空經濟賽道有點小火啊。看看,又一家電動飛機獨角獸獲得融資,金額數億——它就是沃蘭特航空(總部上海):做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簡稱eVTOL。

有讀者馬上要問了,你這鉛筆道不前幾天才報道過一家eVTOL公司:零重力,A+++輪融了3億。現在又是「沃蘭特航空」,二者有啥區別?

區別大了。eVTOL的用途有很多,比如觀光旅遊的、城際載客的、培訓飛行員的。沃蘭特航空主攻的是客運,俗稱空中巴士——技術路線上有差別,應用場景有差異。

舉個例子你就秒懂。沃蘭特有一款主力產品叫VE25型,起飛載重量約2.5噸,可搭載1名駕駛員和 5 名乘客,載客量和出租車差不多,但速度更快,巡航速度達235km/h。

從公開信息看,這個參數算是全球良好了——載重能力、客艙空間優秀。

預計未來5年,在全國一線城市,eVTOL可能小批量(約200架/年)的商業化運行,包括城際載客、觀光旅遊、應急救援等。這些新機會,創業者不要錯過。

01 -

沃蘭特航空創始人叫董明,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隨后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工作,參與過ARJ21、C919、C929項目的研發。

2016年10月,Uber 正式提出 「空中出租車」(Uber Elevate)計劃,eVTOL開始在世界範圍內火熱。

當時,董明也深度參與了該計劃——他是美國NASA相關工作組和美國通用航空製造商協會(GAMA)等成員,參與過美國先進空中交通(AAM)路線圖等制定。

他看到國內的eVTOL產業條件逐漸成熟,於是辭職創業。

2021年6月,董明創立沃蘭特航空。次月,就拿到了數百萬美元融資。當年的9月,沃蘭特航空 1:3 縮比驗證機 Tiny 首飛。

整體的融資進展比較快。到2024年時,沃蘭特就完成了六輪融資,累計金額約10億元。

到了今年1月,沃蘭特開始有訂單了。它與南航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 VE25-100 型號 eVTOL 的首批確認訂單,這也是中國高等級商用客運 eVTOL 首批確認訂單。

02 -

關於空中出租車,很多場景只在電影里見過。2014年是行業萌芽期,多數產品還在實驗室里。在技術上,首先突破的是多旋翼產品,比如億航智能的產品。

但大家也知道,地面出租車是有標準的,有法律標準,有行駛標準,有道路標準等等——而這些,空中出租車是沒有的:沒有路線,沒有法律,沒有道路(機場)。而載客又是人命關天,作為民營企業,誰敢冒這個風險。

因此,2024年之前,空中出租車主要停留在技術驗證階段,極少數企業開始商業化試運營或合規飛行,如億航智能。

在技術上,除了之前説的多旋翼,還有傾轉旋翼、複合翼。

多旋翼產品,大家估計更熟悉,它像是大疆無人機的放大版,有四旋翼、六旋翼,通過不同旋翼的轉速來控制飛行姿態,能垂直起降和懸停。

那什麼是傾轉旋翼呢?它的發動機和螺旋槳可以改變角度的,可以切換飛行模式,發動機與螺旋槳呈垂直狀態,就變成直升機;發動機與螺旋槳傾轉至水平狀態,就變成固定翼飛機。

複合翼飛機又是個啥?它有點像在一個固定翼飛機上又綁了幾個垂直的螺旋槳,起飛時靠螺旋槳,跑起來后又用固定翼巡航。

這3個路線,若按照應用範圍廣度,又可以依次排列為:複合翼、傾轉旋翼、多旋翼。

首先是複合翼。

航程通常在150-300公里,42%的eVTOL主機廠選擇該路線(SMG Consulting),其可應用於城際中短途客運、區域物流運輸、醫療運輸等場景,能承擔較大批量貨物的運輸任務。

其次是傾轉旋翼。航程一般為200-400公里,35%的廠商選擇該路線,主要應用於對時間敏感或具有特殊載荷需求的場景,如城際商務出行、應急救援等,也可用於軍事后勤等領域。

再次是多旋翼。典型續航約50-100公里,適合短途、低載重場景。

三個技術的優缺點

本文報道的沃蘭特航空,採用的就是傾轉旋翼與模塊化結合的技術路線。

03 -

那麼,目前來看空中出租車已經應用到哪一步了?低空旅遊是重中之重。

先看沃蘭特航空。它的產品主要賣給泰國泛太平洋有限責任公司、農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南航通航、亞捷航空等。

今年7月,泰國泛太平洋採購了500架VE25-100 「天行」 eVTOL飛行器,訂單金額達17.5 億美元(約124億元)。這批飛行器將用於泰國、馬爾代夫等地區的短途島際、島內運輸服務以及應急救援等場景。

今年8月,農銀金融租賃買了110架(意向訂單),總金額約30億元。當然,租賃公司採購這些飛機,最終是要再轉租出去的。

今年,南航通航、亞捷航空、金鹿公務、中國通航、中國飛龍也買了幾批飛機,主要用於六類場景:低空觀光、培訓、短途運輸、貨運、應急救援、城市出行。

再來看看全球案例,應用場景也是雷同。採購者多是航空出行公司、金融服務公司(中信金融租賃、中銀金融租賃等)、低空旅遊公司。

就國內來看,eVTOL在旅遊方向有應用,但是向老百姓賣票的不多——這意味着,eVTOL的商業化目前還不能算成熟。

比如2024年,在伯温故里景區,文成縣和億航智能推出 「低空遊文成」 活動,目前已實現 eVTOL 常態化飛行,體驗過低空遊的人數約有200人。

04 -

除了旅遊之外,城際出行算是eVTOL的另一主流應用場景,但全球範圍來看,商業化也處在「試行階段」。

eVTOL 的飛行半徑在數十公里左右,其城市內的飛行場景是核心場景之一。

在地面交通擁堵的背景下,eVTOL 可以向空中要道路,實現點對點運輸,飛行路線更短,能夠極大地提高交通出行效率,有效分擔地面交通壓力,擴大城市交通容量。

今年8月13日,在美國加州,Joby Aviation 首次實現載人 eVTOL 在兩座公共機場間飛行,從美國加州瑪麗娜市政機場飛至蒙特雷地區機場,航程超20公里,時長 12 分鍾,含 5 分鍾空中等待。其中,預計試點票價約為200美元(單程)。

此外,應急救援也是eVTOL的主流應用,目前處於試運行階段。

eVTOL 可以快速抵達受災現場、獲取和傳遞信息,縮短搶險反應時間,還能替代人員靠近火災、地震、化學品泄漏等危險環境,在高層消防救援等特殊場景上發揮關鍵作用。

在醫療救護方面,eVTOL 能夠便捷、高效、及時、精準運送和投放醫療用品,大幅縮短運送和搶救病患的時間。

2024 年以來,御風未來旗下中小型 eVTOL 品牌福昆航空,中標 「廣東省航空應急(大中型無人機救援平臺)」 等多個項目,2024 年二季度累計中標金額超過1億元。

2025 年 6 月 24 日,峰飛航空 2 噸級 eVTOL 凱瑞鷗消防版機型參加 「應急使命・2025」 演習,從加格達奇消防隊垂直起飛,8 分鍾便抵達 22 公里外的比測區域,成功投放滅火彈和傘投應急物資。

保時捷管理諮詢則預測,2030年,中國eVTOL市場份額將佔到全球的25-30%,2025-2030年國內eVTOL 年均需求有望達到近500架。即 5 年總需求約 2500 架。

按照該數值推斷,5年后,全國一線城市將平均擁有200架以上eVTOL運行,逐漸走進老百姓生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