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廣和通赴港二次上市,折價35%,給二級市場預留了一點水位

2025-10-14 22:12

(來源:郭二俠説財)

中證監在2024年推出五項新措施,以支持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港交所特別為A股市值超過100億的企業開闢了30天快速審批通道。在該機制下,今年已有11只A+H股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從遞交申請到正式掛牌平均耗時不到5個月。

目前,已有76家A股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其中約一半會在今年第四季度登陸港交所。今年將是A+H股上市的大年,值得打新人期待。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況

廣和通1999年成立於深圳,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無線通信模組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模塊產品包括數傳模塊、智能模塊及AI模塊,在此基礎上,向下遊應用場景客户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包括端側AI解決方案、機器人解決方案及其他解決方案。

廣和通的模塊產品及解決方案涵蓋了廣泛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汽車電子、智能家庭、消費電子、智能零售。

公司以2024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計算,廣和通是全球第二大無線通信模組提供商,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5.4%。

細分應用場景中,在智慧家庭領域,公司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一,高達36.6%;在消費電子領域(如平板、筆記本),公司市場份額同樣位居全球第一,市佔率高達75.9%;在汽車電子領域,廣和通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二,為14.4%。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廣和通收入從2022年的52.03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69.71億元,複合增長率超過14%。同期,淨利潤從3.65億元增長至6.77億元,展現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37.07億元,同比下滑9.02%;歸母淨利潤2.18億元,同比下滑34.66%。這一下滑主要系公司出售了鋭凌無線車載前裝業務所致。

若剔除這一因素,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實際同比增長23.49%,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54%,顯示出核心業務的強勁韌性。

廣和通主要收入來源是模組產品,其中數傳模組是公司的基礎業務,2024年銷量達到3759.2萬個,平均售價爲81.1元。這類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零售及消費電子等領域,為客户提供性價比高的基礎連接能力。

智能模組2024年銷量為753.4萬個,平均售價達485.1元。2025年前四個月收入佔比高達61.3%,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智能模組因集成了應用處理器和操作系統,能夠提供邊緣計算和多媒體功能,其附加值和平均售價均顯著高於傳統數傳模組。

廣和通的海外收入佔比約為60%,其中中國臺灣市場貢獻了35.7%,美國市場佔10.9%。一旦國際地緣政治局勢出現任何波動,公司將首當其衝,這是其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風險。

三、綜合點評

全球物聯網產業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2025年全球物聯網終端數將達到215億,同比增長14.4%,預計2030年將達到411億,市場前景廣闊。

隨着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物聯網連接需求將持續增長,而AI與物聯網的深度融合正在開啟一個全新的智能時代。廣和通憑藉其在無線通信模組的領先地位和AI技術的提前佈局,有望在行業變革中佔據有利位置。

廣和通於2017年4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300638.SZ),此次在港交所IPO屬於二次上市。A股的股價就是市場經過充分博弈后的定價,對於港股打新套利而言,關鍵在於折價幅度是否能為港股二級市場留出足夠的獲利空間。

廣和通截止10月14日收盤A股股價30.5元人民幣(約33.2港元),港股發行價上限21.5港元,折價35%,對比市值200億左右的A+H兩地上市公司,普遍折價在25%左右,這個折價幅度給港股打新預留了一點水位,但不多。

今年上市的11只A+H股漲多跌少,整體表現優異。然而,廣和通在上市之際恰逢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今日股價大幅下挫4.6%。倘若在招股期間再次出現類似回調,其折價優勢恐將不復存在。

廣和通本次IPO發行股份佔全部股份比例的15%,按招股價上限21.5港元算,募資約29億港元,10名基石投資者鎖定12.6億,流通盤16.4億,這個流通盤很大。

四、預測中籤率

廣和通招股首日孖展12倍,最終大概率會超購500倍,甲乙組各33750手。打新和聚水潭衝突,會分散一部分打新人,按照15萬人申購算,預估一手中籤率15%,申購500手穩中一手。

參考上一隻A+H股天岳先進,有21.6萬申購,其中乙組有1.1萬人申購。廣和通乙組按1萬人申購算,預估乙頭中籤1~2手。

五、新股評級

廣和通的新股評級是梭哈!密切關注A股廣和通的股價走勢,若在招股截止前上漲至33元以上,則評級上調為滿倉干;若股價跌破28元,則評級下調為偷雞。(拿命干>滿倉干>梭哈>偷雞>放棄)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