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總部收割機」卓越商企服務的科技朋友圈

2025-10-15 07: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觀點)

接連與多家國內知名科技企業達成物業服務協議,使得卓越商企服務距離年初制定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從卓越商企服務的客户結構來看的話,我們以互聯網、高科技行業為主,持續保持客户及業態多元化發展。」

在前不久的觀點新媒體獨家專訪中,卓越商企服務首席執行官楊志東向我們透露了公司的佈局戰略。

據其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期報告,在國內頭部高科技互聯網企業中,卓越商企服務的客户已超過七成,上半年也與小紅書、pingpong等多家通訊/互聯網領域的龍頭企業實現首次合作。

就在近日,這家外拓實力不容小覷的物企又在科技領域上有了新動作。

卓越商企服務對外公佈,近期正式與鈦動科技達成合作,為其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全球總部提供全委託FM服務,管理面積達12000平方米。

據瞭解,鈦動科技是一家通過AI技術幫助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實現本地化營銷和增長的企業服務公司。成立於2017年的鈦動科技,儘管成立年限不算特別久,但已累計服務超過8萬家中國企業,業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電商、遊戲、應用、短劇等多個領域。

鈦動科技全球總部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由兩棟建築構成,是一個集研發、戰略決策與生態合作於一體的綜合辦公體,容納了多個集成開放式辦公區、會議室、VP辦公區、員工餐廳及會所接待區等功能區域,可容納2000人辦公。

對此,卓越商企服務將組建專業團隊,為鈦動科技全球總部項目提供包括安管、保潔、綜合服務及客服支持在內的全場景FM服務解決方案。

此外,卓越商企服務表示,將深入剖析服務場景特點及用户屬性,針對不同用户的差異化特徵,提供定製化服務方案。

而在過去的三個月,在科技領域里,卓越商企服務也保持着「月更」的簽單速度。

7-9月,卓越商企服務多次官宣第三方外拓項目,稱已分別與大運灣東中心、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固特異亞太技術中心等達成協議,為相關項目提供物業服務。

數據來源:卓越商企服務官微、物聊社整理

數據來源:卓越商企服務官微、物聊社整理

接連與多家國內知名科技企業達成物業服務協議,使得卓越商企服務距離年初制定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物聊社瞭解到,卓越商企服務管理層曾如此展望2025年:預計未來一到三年的收入和業績能夠保持穩健的增長趨勢,特別是在第三方物管業務,保持兩位數以上的百分比增速。

翻閲2024年財報發現,卓越商企服務期內實現營業收入42.3億元,主要來源於基礎物業管理服務,年內該業務收入36.2億元,而其中來自第三方的基礎物業服務收入為22.2億元,同比增長16%,佔基本物業總收入的61%。

第三方物業營收取得雙位數增長則得益於外拓速度的提升。去年全年,卓越商企服務新增128個獨立項目,新拓第三方合同總額達18.8億元,創下公司歷史記錄,新拓第三方項目年化合同金額超7億元。

因此,截至2024年末,卓越商企服務實現總合約面積約833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6%;在管面積約7220萬平方米,同比擴張12.7%,其中來自第三方的在管物業面積佔比超過60%,達4452萬平方米。

因此,在2025年及未來三年,在第三方外拓業務上「保持兩位數以上的百分比增速」是什麼概念?

據業內人士測算,以最低10%的兩位數增長目標為參考,卓越商企服務第一步是要讓2025年的第三方物管業務收入達到24.4億元。

在2025年中期業績數據中,卓越商企服務並未披露第三方物管業務的收入情況,僅説明商務物業中來自第三方物業開發商的收入為8.9億元,佔總物業收入的49.5%,較去年同期的7.43億元有所提升。

整體而言,上半年,卓越商企服務錄得總收入約20.15億元,其中商務物業仍為主要收入來源,佔比達到61.1%,住宅物業佔比18.3%,公共及工業物業佔比10.0%,增值服務佔比9.7%,其他服務(主要來自金融服務)佔比0.9%。

管理規模方面,卓越商企服務上半年實現合約面積約8250萬平方米,較2024年同期增長約3.0%;在管面積約7428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約9.0%,其中來自第三方的在管物業面積佔比達62.7%。

在穩住「獨立第三方」的標籤之外,卓越商企服務近兩年也在「數字化轉型」賽道上疾速飆車。

據卓越商企服務介紹,公司將數字化建設作為核心能力建設的重點,堅定地推進數字化轉型。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數字化轉型已經初步完成了1.0,公司內部核心的關鍵業務系統已基本完成部署,也基本完成了業務模型的構建和試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