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10-15 08:26
- 鮑威爾暗示本月再度降息,未來數月內或結束縮表
- 南向資金年內狂買1.2萬億港元!機構:港股中長期向上趨勢不改
- 短期波動未消散,華爾街警示逢低買入者需謹慎
- 沃爾瑪大漲5%!攜手OpenAI在ChatGPT上推出購物功能
- 追趕英偉達見成效!AMD獲甲骨文大額AI芯片訂單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二表示,央行可能在未來數月內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進程,以防止短期資金市場出現流動性緊張。這一表態標誌着美聯儲在量化緊縮(QT)政策上的潛在轉折,也強化了市場對本月再度降息的預期。
市場繼續關注美中貿易局勢的發展,特朗普指出,中國拒絕購買美國大豆是經濟敵對行為,故意給美國的大豆種植者製造困難,美國正考慮終止與中國的部分貿易往來,包括涉及食用油的部分。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買家,近幾個月來,由於關税和貿易爭端,中國大幅減少了對美國大豆的購買量,轉而從巴西和阿根廷採購。
儘管中美雙方釋放出對貿易談判持開放態度的信號,標普500指數本周有所反彈,但摩根士丹利、Evercore ISI及摩根大通等機構的市場觀察人士仍認為,急於「逢低抄底」的投資者仍需警惕,短期波動風險並未消散,高估值疊加美國政府關門風險與貿易不確定性,可能放大經濟損失。
根據美國銀行最新基金經理調查,隨着今年人工智能(AI)概念股經歷了一輪強勁上漲,認為該板塊已陷入泡沫的全球基金經理比例創下歷史新高。
在10月的這項調查中,約54%的受訪者表示科技股當前估值過高;而就在上個月,近半數受訪者還對「科技股估值過高」的擔憂持否定態度。與此同時,對全球股市估值過高的擔憂也在本次調查中升至峰值。
Wind數據顯示,北水周二逆勢加倉港股逾86億港元,截至10月14日,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11985.67億港元,續創年度淨流入額歷史新高。機構人士認為,短期擾動因素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帶動港股估值回調,但中長期趨勢不改,港股行情有望繼續向上。
美股三大股指周二漲跌不一,道指漲0.44%,納指跌0.76%,英偉達重挫4.4%;稀土概念股再度大漲,Critical Metals漲28%;中概股普跌,蔚來跌超5%,百度跌超4%。
沃爾瑪周二宣佈與OpenAI達成合作,讓消費者能夠通過ChatGPT瀏覽併購買其商品,這是這家零售巨頭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最新佈局。受此消息影響,沃爾瑪股價大漲近5%,刷新歷史新高。
美銀證券將英特爾評級從「中性」下調至「跑輸大市」,同時維持原有預測與目標價34美元不變。該行指,近期英特爾市值暴增800億美元已過度反映其改善的資產負債表與(外部)晶圓代工潛力。與此同時,英特爾的競爭前景依然嚴峻。
該行公佈,在監管機構撤銷對該行的資產上限后,第三季利潤按年升9%,達到55.9億美元,即每股盈利1.66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55美元。季內投資銀行收入按年增長25%,達8.4億美元。
周二甲骨文和 $AMD 在官網宣佈,雙方將進一步拓展合作關係。新聞稿寫道,甲骨文雲基礎設施(OCI)將於2026年第三季度開始部署5萬枚AMD的GPU(圖形處理器),並將在2027年及以后逐步擴展。聲明還提到,OCI計劃中的超級集羣將採用AMD 「Helios」 機架設計。
據媒體周二援引一份監管文件報道,億萬富翁慈善家麥肯齊-斯科特自去年以來已將其在亞馬遜公司的持股規模減少了42%。根據9月30日的最新披露,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前妻斯科特持有該公司8110萬股股票,比一年前減少了5800萬股。
華盛美股夜盤重磅上線!24小時交易不間斷
華盛通正式上線美股夜盤交易功能,讓您在非常規交易時段也能立即入市,把握這些瞬間的市場變動。無論是財報、經濟數據發佈,還是國際突發事件,您都可以利用夜盤交易快人一步,搶先佈局。
中興通訊10月14日在互動平臺表示,中興通訊全資子公司中興微電子自研領域定製處理器芯片,不僅滿足互聯網公司的核心需求,還可對大規模數據處理、視頻編解碼、雲遊戲等類企業級應用場景提供更低的總體擁有成本。
軒竹生物-B每股發售價11.6港元,全球發售淨籌約7.01億港元,每手500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4,908.33倍認購,國際發售獲10.15倍認購。
經濟事件和數據
美聯儲理事沃勒在國際金融協會舉辦的關於支付的小組活動上發表講話
2025年FOMC票委、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發表講話
中國9月CPI年率
美國10月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
港股新股
美股財報
盤前: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阿斯麥、雅培
盤后:聯合大陸航空
直播預告
【10月16日 14:00直播】臺積電 (TSM.US) 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電話會
華盛直播獨家上線全新實時字幕功能!煥新升級等你體驗,更多精彩直播敬請關注直播中心!詳情點擊>>
以上是今天的華盛早報,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