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5 07:20
摩根大通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JPM)「固定」銀價的説法引發了散户投資者的激烈爭論。隨着銀價創下歷史新高,以下是對爭議背后的事實的及時瞭解。
陰謀論在4chan和Reddit的r/WallStreetBets等在線論壇上引起關注,描繪了美國最大的銀行祕密控制白銀價格的畫面-然而,事實要複雜得多。
閲讀下一篇:美國稀土、關鍵金屬庫存爆炸-摩根大通火上澆油
2008年至2016年間,摩根大通及其幾名交易員確實參與了涉及白銀等貴金屬的非法市場操縱,但並非按照許多在線理論所暗示的方式。
本辛加聯繫摩根大通請其置評,但沒有立即收到迴應。
經過調查,包括司法部(DOJ)、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在內的幾家美國監管機構發現,一些摩根大通交易員在2008年至2016年間從事了一種被稱為「欺騙」的行為,他們對白銀、黃金和其他他們不打算執行的金屬期貨下了大額訂單。
其目的是對需求或供應造成錯誤印象,欺騙其他交易員並影響市場價格以獲取短期利潤。
根據美國交易法,這種形式的操縱是非法的,該銀行的幾名交易員因參與該計劃而被判處監禁。
這不是將銀價固定在特定水平的協調嘗試--與歷史上的「倫敦黃金定價」或其他經典價格操縱協議不同。相反,這是一系列旨在暫時影響價格的欺騙性交易,讓交易員從短期波動中獲利。
閲讀下一步:Rigetti、D-Wave、IonQ可能獲得摩根大通的支持-量子股騰飛
監管機構發現,這些欺騙活動確實扭曲了市場,但他們並沒有得出摩根大通隨着時間的推移設定或維持了特定的白銀價格的結論。
2020年,摩根大通承認犯有與以下事項有關的電信欺詐:(1)貴金屬期貨合約市場非法交易;(2)美國國債期貨合約市場以及美國國債和債券二級(現金)市場非法交易。
美國最大的銀行也同意支付近10億美元的罰款以了結調查。
法律現實與網絡陰謀之間的差距主要源於2008年金融危機后公眾對主要銀行的失望和不信任。r/WallStreetBets和r/Silverbugs等社區以懷疑華爾街機構而聞名,他們將摩根大通在白銀上的鉅額頭寸和創紀錄的罰款解讀為更廣泛陰謀壓制白銀價值的證據。
這些理論在社交媒體上蓬勃發展,尤其是在儘管通脹擔憂或零售購買大量,白銀價格仍停滯不前的時期。
閲讀下一篇:散户投資者本周收益最高的股票:Fastenal、ASML、臺積電等
事實上,摩根大通的不當行為涉及對交易員利潤的不道德和非法操縱,而不是保持白銀低估的宏偉計劃。
數十億美元的罰款和刑事定罪表明監管機構認真對待這一不當行為。
但銀行系統性地「固定」或控制白銀價格以壓制投資者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神話,其根源是不信任而不是事實。
10月份白銀飆升至每盎司51美元上方的歷史新高,超過了1980年1月(每盎司約49.45美元)和2011年1月(每盎司近49美元)創下的高點。
這場歷史性的漲勢甚至導致白銀在倫敦短暫交易至52.50美元和53美元上方,超過了之前的所有基準。
白銀上漲也引發了人們對白銀相關股票和ETF的高度關注,例如跟蹤白銀現貨價格的iShares Silver Trust(NYSE:SLV)。
投資者還可以考慮Global X Silver Miners ETF(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IL),該ETF提供惠頓貴金屬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WPM)和泛美白銀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PAAS)等領先礦業公司的機會。
閲讀下一步:
照片: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