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云溪花園百余户業主遇雨難安

2025-10-15 06:13

  雖然坐擁雲蒙山與密雲水庫的青山綠水,但云溪花園不少業主自2016年入住以來便飽受困擾——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多名業主告訴記者,「報修漏雨,物業也會派人來修,但只是塗防水膠,修了還漏。」更有業主因房屋漏雨難修多年無法入住。

  今年雖然汛期已過,但入秋后時有陰雨,百余户家中漏雨的業主寢食難安。該小區漏雨問題何時可以解決?記者前往現場調查。

有的業主購房10年,因為漏雨難修至今未能裝修入住。

家住13號樓的一位業主在廚房內安裝攝像頭監控漏雨。

僅往樓體牆板縫隙中塗抹防水膠難以根治漏雨。

有的業主挖開回填土,才發現排污管已斷裂,僅被人用油氈纏裹后繼續使用。

  一場雨百余户報漏 耗不起只好自行維修

  「天氣預報説本周15日夜到16日有雨,咱還得把毛巾被鋪上吸水。」家住密雲區溪翁莊鎮云溪花園的李女士擔心地説。每年「七下八上」是北京的主汛期,現在已進入10月,本以為汛期已過,可以暫時揮別漏雨的煩惱,「沒想到今年雨水這麼勤。」李女士及家人告訴記者,本已撤去鋪在廚房檯面上的厚毛巾被等吸水用品,沒想到10月8日下大雨,廚房又被淹了。「當時我們還沒回家,看監控又在漏雨,趕緊打電話讓住附近的親戚幫忙吸水拖地,否則櫥櫃又要發黴了。」

  李女士家住13號樓,2016年入住至今一遇颳風下雨,廚房窗户上方及燃氣爐旁便會漏雨,嚴重時,廚房牆縫里、檯面上、櫥櫃里及地板上全是水。為防止家里被淹,李女士在廚房裝了一個攝像頭,專門用於監控漏雨,「一到汛期,我們就在廚房檯面上、地板上鋪上毛巾被、牀單等吸水。漏雨嚴重時,如果在外面忙回不了家,就請附近的親戚幫忙去家里清理積水。」

  漏雨近10年還沒修好,問題出在哪兒?李女士一家認為維修人員只是噴塗防水膠,治標不治本。「每次向物業管家報修,管家就説給登記了。」李女士説,每次問物業都回復修過了,自己也見過工人來維修,但就是不管用。

  一位業主透露,據物業統計,近期一場大雨,小區有百余户業主報修。因物業公司堅持只修樓體外立面或公共區域,有業主實在耗不起,不得不找「蜘蛛人」自行維修。「家住1號樓10層的業主就請了‘蜘蛛人’維修。」一位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關聯繫「蜘蛛人」維修的通知就擺在物業辦公樓大門口。

  9月27日下午,在該小區2號樓外,記者看到東側牆體的淺黃色牆板接縫處塗着一道道灰色膠體,業主説這些膠體正是維修人員塗抹的防水膠。此外,1號樓、2號樓、13號樓等多棟住宅樓的牆體上,記者均看到牆板裂縫處有塗抹防水材料的痕跡。10月8日一場大雨過后,該小區2號樓一單元10層、13號樓二單元10層等處漏雨,5號樓二單元一業主家門前的牆面與天花板相接處因漏雨成了大花臉,牆面多處鼓包脱落。

  一名曾從事建築工程行業的業主分析認為,該小區內的居民樓2層以下是大理石牆面,2層以上的外牆則是由顆粒板拼接的,顆粒板內是保温層,再往里是混凝土樓牆。「或因熱脹冷縮耐受度不高,外牆顆粒板接縫處會產生一些裂縫。維修人員只能憑經驗尋找裂縫補膠,很多裂縫肉眼看不到,漏進業主家的雨水也不知是從哪個裂縫滲漏進去,所以很難根治。」另一名業主稱其向物業建議過其他補漏方案,但未被採納。

  購房10年難入住 漏水維修打「太極」

  該小區不僅高層住宅樓漏雨,多棟別墅也滲漏嚴重。9月27日下午,記者來到C區C1號住宅樓,看到該棟住房矗立在一個深近2米的坑中,坑內仍有積水,挖出的回填土及砂石堆在坑邊。「挖出回填土后發現通往室內的3根污水管竟是斷的,維修人員只是用油氈纏裹。現在防水層內還在漏水,得全面拆開才能找滲漏點。開發商承諾給修,但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脱。」業主尹先生説。

  據介紹,2016年開發商便通知尹先生收房。但進入住宅后他看到地下室漏水十分嚴重,同開發商交涉無果,便開始投訴。直至2022年,開發商纔開始對房子漏水問題進行維修。「聽開發商説修好了,我們取回鑰匙準備裝修。沒想到一下雨地下室又被淹了。」

  今年5月,尹先生再次要求開發商維修,「開發商説我們可以自己找人先修,到時再報銷維修費用。」在一位專業防水人員的建議下,房子東、西及北側的回填土方相繼被挖開,這才發現進入室內的污水管東側斷了兩根,北側斷了一根。「令我們憤怒的是,之前的維修人員應該已發現污水管斷成了兩截,但他們並沒更換,而是用油氈將兩根斷管纏裹了事。這樣簡單粗陋的維修,家里能不進污水嗎?」尹先生説。直到此次自己找人維修,這3根污水管才被更換。

  沒想到今年夏天的一場大雨,地下室又被淹了,房子外牆的防水層內還出現多個水包。「再次叫來開發商,他們只是建議將防水層內的水放掉,可水從哪個地方滲進去的?放掉這個水包的水,會不會另外又出現新的水包?」尹先生下到深坑內,用腳踢着防水層上的一個鼓包,里面傳出「嘩嘩」的響聲。

  記者瞭解到,今年8月1日,密雲區住建委一負責人曾到現場查看,並督促開發商儘快查找滲漏點並進行維修。業主提供的一段錄音顯示,開發商同意支付尹先生的維修費用。「開發商當時承諾給修,可住建委的領導一離開,他們又找各種藉口拖着不修,一會兒説缺人手,一會兒又説得等上級領導批准,不久又説負責人換了,而且也沒支付一分錢的維修費。我們買房已經10年,沒想到至今沒法裝修入住。」尹先生説。

  記者瞭解到還有多户業主家的滲漏問題難以得到維修。業主袁女士反映,因為開發商維修總是拖延,她着急入住只好自己找人修,「可簡單維修治標不治本,室內牆壁全部貼了瓷磚,現在都不知瓷磚里面已經存了多少水。」

  開發商無明確回覆 區住建委將介入覈查

  針對百余户漏雨亟待維修等問題,業主們呼籲密雲區住建委等相關部門能夠督促物業及開發商進行徹底維修。記者獲悉,該小區物業為北京綠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云溪雅園物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綠城物業」),開發商為北京寧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后由萬科地產負責代理。10月13日,記者就維修難題分別致電該小區物業、開發商及密雲區住建委等相關部門。

  綠城物業一值班人員表示其本人不清楚,但已記下記者所告知的漏雨點位,會上報領導並派維修人員前往修復。

  經多方查詢后記者發現,北京寧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同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北京萬科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這3家企業共用一個聯繫電話。記者撥打該電話號碼,電話顯示為「萬科中心」。值班人員回覆稱將由萬科北京公司覈實解決。

  記者隨后致電密雲區住建委辦公室,一工作人員稱該問題應聯繫房屋安全科。10月14日下午,房屋安全科一工作人員表示,會將記者反映的情況進行覈查,並上報領導進行處置。本報記者 張淑玲 文並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