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5 02:00
財聯社10月15日訊(編輯 史正丞)在一封當地時間周二早間發出的內部信中,華爾街大行高盛告知員工:隨着該行尋求把握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以進一步削減各業務成本,年底前將啟動新一輪裁員。
據悉,這封宣佈啟動「OneGS 3.0」戰略的內部通知,由高盛首席執行官大衞·所羅門、總裁約翰·沃爾德倫和首席財務官丹尼斯·科爾曼聯合簽署。高管們將人工智能帶來的效率提升譽為「實現更大增長的新路徑」。
他們同時表示,在客户准入、貸款流程、監管報告和供應商管理等領域實施人工智能將是一項「需要多年努力的工作」。若要讓高盛「充分享受AI技術帶來的紅利,需要在業務運營的各個環節提速增效」,這「不僅限於技術平臺的升級改造」。
在這份信中,高管們也提到:「雖然我們在評估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最佳應用領域方面仍處於早期階段,但越來越明顯的是,我們的運營效率目標需要體現這些變革性技術帶來的收益。」
言下之意,就是要裁員。
據悉,高盛周二明確宣佈將在「年底前控制人員數量增長」,並計劃「在全公司範圍內進行有限度的崗位裁減」。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今年已經將例行的年度裁員從下半年提前至春季,涉及3%-5%的員工。
高盛發言人詹妮弗·祖卡雷利隨后補充稱,公司預計年底總人數仍將實現淨增長。截至9月底,該行員工總數為48,300人,較去年年底增加約1,800 人。
頗具黑色幽默氣息的是,高盛分析師們在本周一發佈的研報中,就曾警告稱「美國經濟正在步入無就業增長時代」。近幾個月美國非醫療保健行業的就業增長已轉為負值,企業管理層正日益聚焦於利用人工智能降低勞動力成本——這種轉變可能對長期招聘構成壓力。
分析師們表示:「僅在過去幾年里,人工智能確實似乎正在損害最直接接觸該技術的勞動者(如年輕科技從業者)的就業前景。儘管目前整體影響仍較為有限,但人工智能應用最廣泛的行業就業增長已轉為負值。」
他們也表示,人工智能經濟的真正考驗可能要等到下一次經濟衰退纔會顯現。
分析師們以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后的「無就業增長時代」舉例,稱在當年經濟衰退后,得益於技術驅動的生產率提升,美國GDP迅速回升,但由於企業利用經濟低迷期削減崗位,總就業人數多年來持續低迷。
他們寫道:「對這一現象的主要解釋是,企業會利用經濟衰退期進行結構性調整,通過裁撤低效部門的員工來實現精簡人員。緊隨生產力繁榮之后的經濟衰退尤其如此,企業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削減勞動力成本空間,並能在不嚴重損害生產力的情況下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