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可再生能源:足以為歐洲的人工智能數據基礎設施提供動力嗎?

2025-10-14 23:12

隨着數據基礎設施的爆炸性增長推動了電力需求,歐盟(EU)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今年迄今為止採用率創紀錄。

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歐盟淨電力的54%,高於去年同期的52.7%。丹麥實現了94.7%的可再生電力費率。

雖然太陽能電池板覆蓋屋頂和風力渦輪機遍佈海岸線,但歐洲將需要大量投資來滿足人工智能驅動的使用、高性能計算和雲服務的需求。因此,歐盟面臨數萬億歐元的資本支出賬單。

高盛研究中心估計,到2035年,歐洲需要約3萬億歐元的電力部門投資,以避免潛在的電力危機。高盛表示,與過去十年的1.4萬億歐元相比,這增加了60-100%。

到目前為止,歐洲私營部門在滿足耗電數據中心預期不斷增長的需求方面的適應速度比美國同行慢。Cipher Mining(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IFR)和Iren Ltd(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REN)等美國公司已從加密貨幣採礦轉向混合模式,其中包括AI/IPC託管、託管交易和AI雲服務。

日本NTT(OTCPK:NTTTYY)擴大了其在歐洲的數據中心足跡。該公司在德國、西班牙、荷蘭和瑞士經營多個工廠,目前正在英國進行擴張。

儘管人們對可再生能源能否滿足人工智能驅動的電力消耗存在一些懷疑,但歐洲仍保持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太陽能成為無可爭議的冠軍,發電量為122,317千兆瓦時,佔總發電量的近20%。

6月,太陽能首次成為歐盟最大的單一電力來源,超越核能、風能、水力和天然氣。然而,歐洲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使人們對其滿足需求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到目前為止,數據中心並沒有大規模地直接使用可再生能源,而是向電網提供可再生能源,」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和數據中心分析師Dan Thompson在3月份表示。「大多數可再生能源只是太間歇性,以提供什麼是有效的基本負載要求從數據中心。"

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在CNBC的Power Lunch節目中將4月28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停電后,歐洲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描述為「錯誤的選擇」。他補充説,如果「你選擇擁有昂貴、不可靠的能源,你就不可能擁有繁榮的經濟。"

無論是傳統能源供應還是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都在推動電力需求的增長。經過15年的低迷后,發達經濟體的用電量再次增加。

高盛表示:「在歐洲,能源提供商收到的連接請求激增,表明科技公司正在計劃建立新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正在扭轉十多年來需求下降的局面。"

據國際能源署(IEA)稱,到2030年,人工智能優化數據中心的用電量預計將增加四倍以上。這將使全球數據中心用電量翻一番,達到945 TWh左右。

高盛8月份預測,數據中心電力需求將從2023年佔全球總體比例的1%-2%增加到本十年末的3%-4%。在美國,數據中心的電力權重預計將大幅增加,到2030年將從目前的2023年的4%翻一番。

IEA預測,未來兩年發達經濟體將為全球需求增長貢獻15%。IEA表示,到2030年,中國和美國將佔全球經濟增長的近80%。

繼2023年下降1.8%后,2024年美國用電量反彈2%,創新高。IEA預計美國的這一趨勢將持續到2027年,三年內增加的需求相當於加州的全部需求。

戴爾科技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表示:「歸根結底,如果你要產生數十萬億代幣,創造智能並推動經濟發展,你就需要計算能力和能源。」10月7日。

相比之下,歐盟用電量仍然温和。2024年,受住宅和商業部門的推動,特別是熱泵和電動汽車的採用,該集團僅增長了1.4%。

根據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2024年的一份報告,2022年數據中心消耗的電力相當於歐盟總用電量的1.8-2.6%。

IEA預計,到2030年,這一需求將增加超過45 TWh,比2024年的水平增加70%,達到約115 TWh。

大多數歐洲電網的部分電網年齡約為40-50年。高盛表示,它們需要重新配置,以適應去中心化的發電和新客户。

高盛表示,歐盟要想競爭並滿足其需求,就必須應對多重挑戰。投資銀行表示,歐盟必須對其老化的電網進行投資並實現現代化。

高盛預測,僅輸電和配電基礎設施就需要1.2至1.4萬億歐元,是前十年支出的兩倍。它補充説,發電需要額外投入1-1.4萬億歐元用於新容量和備用系統。

高盛歐洲公用事業研究主管阿爾貝託·甘多菲(Alberto Gandolfi)也警告説,如果沒有足夠的備用基礎設施,歐盟電力系統就會變得不那麼「安全」。"

甘多菲説:「電力系統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並且越來越依賴取決於天氣的供應。」「這將使系統不那麼‘安全’--除非採取備用措施(電池、天然氣廠、電網升級)。"

高盛認為,到2030年,該行業運營的公用事業公司有可能以每年9-11%的速度增長。德國領先的公用事業提供商RWE AG(OTCPK:RWEOY)今年迄今的表現明顯優於市場,上漲了37.35%。

然而,甘多菲警告説,「資本支出加速可能會帶來挑戰:物流、供應鏈、許可、融資和負擔能力。但他強調,「不作為的代價可能會讓歐洲付出更多的代價」,並強調了這些投資的生存本質。

BCG合夥人湯姆·布里傑斯(Tom Brijs)7月份警告稱:「如果我們在電網基礎設施融資方面沒有快速創新,歐洲就有可能擁有世界級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而這些發電無法惠及消費者,因為電網跟不上發展的步伐。」

免責聲明:

本文中表達的任何觀點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僅限於作者的觀點。European Capital Insights對根據本文內容做出的任何財務決策不負責。讀者僅可將本文用於信息和教育目的。

Beninga免責聲明:本文來自一位無償外部撰稿人。它並不代表Beninga的報道,並且未經內容或準確性編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