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北部灣財險「新帥」獲批,遇41萬罰單,林峰任上迎大考

2025-10-14 21:21

  來源:燕梳師院

  北部灣財險的成立,迅速填補了廣西金融體系的空白。前期,公司通過快速擴張實現了規模增長,經歷虧損陣痛后,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重回盈利正軌。

  然而,就在新任董事長林峰正式獲批之際,公司領到了今年的首張罰單,無疑為林峰的履職之路平添一場考驗。

「新帥」獲批

917日,北部灣財險發佈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並經監管機構任職覈准(桂金復〔2025159號),林峰先生自202594日起任公司董事長。

圖源:公司官網

圖源:公司官網

  林峰的上任,凸顯了廣西國資系統對北部灣財險的戰略重視。公開資料顯示,林峰出生於1974年,武漢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

  他的職業生涯始於中國銀行廣西區內機構,曾擔任欽州分行、賀州分行副行長及行長等職,后晉升爲廣西區分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

  此后,他轉戰地方金融平臺,出任廣西金融投資集團副總經理,還曾擔任北部灣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值得注意的是,林峰的北部灣金租董事長任期僅一年有余,從2024年4月履新,至2025年5月底離任。

  從林峰的職業路徑來看,從中國銀行廣西區內機構到廣投集團副總再到北部灣金租董事長,可見其長期在金融領域深耕,具備深厚的管理功底與戰略視野。此番轉戰北部灣財險,對於林峰而言,是一個新的開始,亦為北部灣財險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與林峰搭檔的則是「老將」王建偉。他擁有豐富的保險從業經歷,橫跨財險公司總公司、分公司,以及保險中介領域。具體而言,曾擔任華安財險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又自上而下,在深圳、山西、福建、浙江等分公司擔任核心管理層。此后,他轉戰保險經紀領域,出任中民瀚丞保險經紀公司副總經理。

  一位深諳地方金融體系運作,另一位精通保險市場規律。二人強強聯手,能否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備受業界期待。

領今年首張罰單

在此關鍵時期,北部灣財險收到今年的首張監管罰單。922日,貴州金融監管局發佈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北部灣財險貴州分公司存在虛列費用、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28萬元。同時,三位時任相關負責人也被同步追責。

圖源:貴州監管局

圖源:貴州監管局

  其中,時任北部灣財險貴州分公司營業部總經理助理戴濱、時任副總經理王學華均被警告並罰款6萬元;時任北部灣財險貴州分公司營業部總經理助理胡江因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被警告並罰款1萬元。

  從行業監管趨勢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期發佈的《關於加強非車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要求推動財險公司非車險業務經營理念「追求規模、速度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同時還強調了規範產品開發使用、強化保險費率管理、規範保費收入管理等六方面要求,旨在解決非車險領域經營不規範、非理性競爭等問題。

  北部灣財險貴州分公司的違規行為與監管要求背道而馳,反映出其在內部管控與合規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同時,也為剛剛上任的董事長敲響了警鍾。

  此前,公司曾被廣西金融監管局約談。2025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5月6日,廣西金融監管局就公司開展「保險+期貨」業務情況,約談相關負責人,針對公司在開展「保險+期貨」試點業務過程中存在需改進之處,強調應強化合規管理、優化服務質效。

  公司始終堅持以合規為底線、以服務「三農」為宗旨,高度重視監管意見,立即組織開展自查整改,進一步夯實經營基礎;未來將持續強化內部控制,嚴格遵循監管要求,積極發揮保險保障功能,並做好涉農保險政策的正面宣導工作。

  對於北部灣財險而言,公司需將此次約談視為提升合規管理水平的契機,通過完善內控機制、強化合規管理、優化業務流程等措施,實現「被動應對監管」到「主動合規經營」的轉變。否則,類似貴州分公司的違規事件可能再次發生,不僅影響公司聲譽,更可能影響公司在廣西乃至全國保險市場的競爭力。

盈利增長能否持續?

2025年上半年,北部灣財險展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9.97億元,同比增長1.4%,在廣西市場保持第4位的市場份額;淨利潤為0.4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16%,實現了規模與利潤的雙增長。

圖源:2025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圖源:2025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回顧發展歷程,北部灣財險的經營狀況經歷了明顯的波動與轉型。成立初期,公司保費收入迅猛增長。

  2016年至2020年,分別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4.97億元、20.48億元、28.33億元、30.88億元和36.0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0%,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但隨后幾年,增長逐漸放緩,保費規模始終難以突破40億元門檻,發展進入瓶頸期。

  淨利端,更顯乏力。近十年來,雖多數保持盈利狀態,但累計淨利潤卻不足1億元,整體盈利能力明顯偏弱,2021年更是由盈轉虧,淨虧損達1.59億元。有觀點認為,陷虧表面上是受賠付率及承保虧損影響,實則是戰略調整導致的「陣痛」。

  好在,2022—2024年,公司盈利情況逐步改善。具體來看,2022年虧損收窄至1億元,2023年成功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0.46億元,2024年進一步提升至0.61億元,顯示出經營基本面正在穩步修復。

  深入觀察,隱憂猶存。一方面,車險業務已成為拉動整體盈利能力的「主力軍」。2020—2022年,車險承保利潤分別為-0.14億元、-0.25億元及-0.4億元,直至2024年實現1.87億元盈利。

  另一方面,非車險業務在持續承壓。其中,意外險連續三年承保虧損,2022—2024年,分別虧損0.66億元、0.79億元和0.95億元,拖累整體表現。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綜合成本率為100.66%,其中,綜合費用率與綜合賠付率分別為30.95%、69.71%。進一步分析發現,當年非車險業務面臨一定挑戰,僅農業保險實現0.71億元的承保利潤,其余險種均出現不同程度虧損。

  直至2025年上半年末,這一結構性問題尚未解決,半年綜合成本率達100.72%,反映出業務結構優化與盈利能力提升仍需持續攻堅。

  當前,在新任董事長林峰的帶領下,北部灣財險如何平衡規模與效益,在鞏固本土優勢的同時尋求高質量增長,將是其下一階段發展的核心看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