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節后錯峰遊進入「最佳窗口期」 :機票最高省七成,熱門景區周邊民宿接近「對摺」

2025-10-14 22:14

國慶中秋假期火爆落幕,節后錯峰遊進入「最佳窗口期」。多家在線旅遊平臺發佈的報告顯示,節后機票、酒店的價格紛紛回落,無論是國內熱門城市還是出境目的地,均迎來超高性價比的出行窗口。

去哪兒旅行和同程旅行的報告顯示,未來兩周,機票、酒店價格均迎來不同程度的降幅,最高可節省七成。途牛的報告更顯示,錯峰遊窗口期或長達一個月之久。途牛預計11月中旬后,旅遊市場將進入冰雪旅遊以及年假等出遊高峰。

機票最高省七成,多個長線航班價格在500元上下

同程旅行的報告顯示,國慶長假過后第一個工作日,同程旅行平臺有關「特價機票」「特價酒店」的搜索量環比上升近兩成,表明有意於錯峰遊的消費者已開始規劃行程,「抄底」節后機票、酒店等旅遊產品。截至10月11日,同程旅行客户端「機票特價榜」上熱度相對較高的特價機票線路主要有:上海——哈爾濱、上海——沈陽、上海——西寧、廣州——哈爾濱、北京——哈爾濱、北京——銀川、北京——西寧等。上述線路的航班出發時間均為未來兩周內,單程票價最大優惠幅度超過70%,往返機票一起訂的價格普遍在千元以內。如出發日期在10月11日至20日之間,上海至哈爾濱單程票價最低僅為200元(不含機建燃油費),往返機票一起訂的價格最低不到800元,比國慶長假期間的單程機票還便宜。

去哪兒旅行10月13日的數據也顯示,10月13日至10月31日出發的機票均價比國慶中秋假期的機票均價降了36%,跌幅接近四成;10月13日至10月31日的連鎖酒店平均支付價格,也比國慶中秋假期降了近三成。

多個遠距離的航班價格都在500元上下。如10月14日從北京飛往廈門的直飛航班,價格僅400元(不含機建燃油費);10月16日從廣州飛往沈陽的直飛航班,票價為530元(不含機建燃油費);10月15日從成都飛往哈爾濱的直飛航班,票價為430元(不含機建燃油費);10月24日從上海飛往西雙版納的直飛航班,價格為430元(不含機建燃油費)。

住宿花費最高節省60%,熱門景區周邊民宿接近「對摺」

酒店價格也有較大幅度的回落。

同程旅行平臺數據顯示,10月9日開始,全國熱門旅遊城市的酒店價格較國慶長假平均降幅普遍在三成以上,熱門景區周邊度假型酒店、民宿等降幅相對較大。若消費者選擇在節后兩周內出遊,部分城市的住宿花費相對於國慶長假最高可節省60%以上。

如節后一周內,都江堰市青城山風景區等熱門景區周邊民宿的房價普遍在500元以內,相較國慶長假期間動輒1000多元的價格接近「對摺」,高端民宿平均每晚可節省三四百元。另外,三亞、廈門、麗江、大理等長假期間的熱門目的地,節后的酒店房價也均有較大幅度下降,平均降幅三成。

去哪兒旅行數據顯示,10月13日至10月31日錯峰出行的遊客,酒店預訂量最高的前十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杭州、阿壩、重慶、西安、廈門、廣州;機票預訂的TOP10目的地城市則包括成都、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重慶、哈爾濱、昆明、杭州和西安。

同程旅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國慶長假過后的錯峰遊一般有一個「最佳窗口期」,通常是節后兩周內,這一時期不僅交通住宿價格相較長假期間有較大降幅,而且各地的秋遊景點即將進入最佳遊玩季節。在「最佳窗口期」錯峰遊不僅價格更低,而且景色更美,舒適度也更好。錯峰遊也需要提前做好規劃,偏好「冷門」線路的消費者建議儘量避開一些節后進入旺季的景點。例如,九寨溝等熱門秋遊目的地自10月下旬開始進入秋景最佳觀賞季節,周邊酒店及民宿價格與國慶長假相比並無明顯波動,部分精品民宿房價反而有上漲趨勢。

出境機票及酒店均價下降約兩成,錯峰遊市場用户年輕化趨勢顯著

錯峰出境遊的遊客也「賺到了」。

去哪兒旅行數據顯示,10月13日至10月31日出發的國際機票均價以及國際酒店的均價都比國慶中秋假期下降了約20%。如10月23日,從北京飛往越南河內的含税機票最低價為570元;10月14日,從上海飛到新加坡的含税機票最低價為560元。

途牛的報告顯示,從出境遊目的地來看,短線方向的日本、馬爾代夫、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以及長線方向的意大利、法國、瑞士、新西蘭、德國、西班牙等目的地吸引了更多錯峰遊用户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與往年錯峰遊用户以年長者為主不同的是,今年錯峰遊市場用户年輕化趨勢顯著。

途牛的報告顯示,在此輪錯峰遊中,「80后」及「90后」用户的出遊計劃確定得更早,截至目前最新數據顯示「80后」、「90后」預訂出遊人次佔比接近六成。其中,來自北上廣深,以及南京、成都、杭州、沈陽、武漢等新一線城市的中年輕用户佔據了較高的比例。他們通過年假、拼假等方式,靈活安排出遊時間,從而獲得更加舒適的旅行體驗。

澎湃新聞記者 唐瑩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