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華保險2025前三季淨利預增超45%,Q3最高增超100%

2025-10-14 18:05

10月13日,新華保險(601336)發佈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期內淨利潤同比實現大幅增長,核心經營指標表現亮眼。

根據公告初步測算,新華保險2025年1-9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299.9億元至341.2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206.8億元增加93.1億元至134.4億元,同比增幅達45%至6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290億元至331.4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207.1億元增加82.9億元至124.3億元,同比增長40%至60%。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業績預告數據未經審計,最終準確財務數據將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爲準。

結合公司財報數據進一步拆分,2025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148億元,據此測算,2025年第三季度單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達151.9億元至193.2億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單季歸母淨利潤為96億元,以此計算,2025年第三季度單季淨利潤同比增幅約為58.3%至101.3%。

保費規模穩健擴張

這份業績增長的「底氣」,《財中社》注意到,首先來自負債端保費規模的穩健擴張。

從公開數據來看,這份增長答卷頗具説服力:9月17日披露的1-8月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達1580.9億元,同比增長21%。

據2025年中報數據,在保費細分結構中,長期險首年業務成為重要增長引擎。上半年長期險首年保費收入396.2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3.1%。作為衡量長期客户黏性與現金流穩定性的核心指標,長期險首年期交保費收入255.28億元,同比增長64.9%,這一增速反映出公司在長期保障型產品推廣、客户長期繳費意願引導上取得成效,為后續持續現金流與內含價值積累奠定基礎;同時,長期險首年躉交保費以140.94億元收入實現353.3%的高增長,短期內在規模衝刺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推動新單業務整體動能提升。

從價值創造與業務品質維度看,上半年公司內含價值達2793.9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1%;新業務價值61.82億元,同比增長58.4%,顯示保費增長與價值提升形成一定協同,業務結構優化方向明確。

業務品質指標亦保持穩健,個人壽險13個月繼續率96.2%,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25個月繼續率92.5%,同比提升6.9個百分點;1-6月退保率0.8%,同比略降,客户留存與服務認可度維持在較高水平。

不過,在整體向好的態勢下,部分業務細節仍需關注。一方面,躉交保費的高增速雖短期拉動規模,但因其「一次性繳費」屬性,缺乏期交業務的持續現金流貢獻,且客户粘性相對較低,若未來躉交業務增速回落,可能對短期保費規模增長節奏產生影響,也需警惕后續資金到期后的現金流銜接問題。

另一方面,作為壽險業務「壓艙石」的續期保費,上半年收入788.31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雖保持正增長,但顯著低於首年保費增速,反映出前期客户留存轉化為長期續期貢獻的效率仍有提升空間,若后續首年保費增長動能減弱,續期業務對整體保費的支撐力度需進一步強化。

權益投資貢獻核心收益

如果説負債端是新華保險業績增長的「壓艙石」,那麼資產端的投資收益,就是本次業績高增的「加速器」。

作為保險資金「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的典型代表,2025年,新華保險積極響應保險資金入市的號召,通過優化資產配置結構、聚焦優質投資標的,在資本市場回暖的周期里收穫頗豐。

先看整體配置情況。截至2025年6月末,新華保險的投資資產規模達到了1.71萬億元,比2024年末增長了5.1%。其中,權益類資產的佈局力度明顯加大:股票投資規模為1992.48億元,佔投資資產總額的11.6%,較2024年末增長10.2%;長期股權投資規模416.9億元,佔比2.4%,同比增幅更是高達37.8%。

具體到投資案例,在上市企業股權領域,最受關注的莫過於對杭州銀行(600926)的投資。

6月6日,新華保險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了澳洲聯邦銀行所持有的杭州銀行3.296億股股份,轉讓價格為13.095元/股,交易總價43.2億元。過户完成后,新華保險合計持有杭州銀行3.6億股股份,佔杭州銀行總股本的5.1%,成為其前十大股東之一。

截至10月14日,杭州銀行股價收報16.09元/股,儘管受銀行板塊整體表現偏弱的影響,較6月6日過户時小幅下跌0.9%,但仍比新華保險的成本價每股浮盈2.995元,賬面收益相當顯著。

除了杭州銀行,新華保險在公用事業龍頭企業的投資上也有新動作——2025年3月,公司完成了對北京控股(00392)的舉牌。3月26日,新華保險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增持了北京控股港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5萬股,增持比例佔北京控股已發行普通股總股本的0.01%。這次增持后,新華保險持有北京控股的普通股股票數量增至6293.85萬股,持股比例精準觸及5%的舉牌線,正式成為北京控股的重要股東。

從投資規模來看,截至3月26日,新華保險持有這部分股權的賬面余額為16億元,佔公司2024年年末總資產的0.11%;當時公司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占上季末總資產的比例為21.13%。而選擇北京控股,也與新華保險聚焦「高分紅、高穩定性」標的的邏輯高度契合——北京控股涵蓋公用事業、基礎設施、房地產等多元業務,在能源供應、水務運營等領域擁有穩定的經營現金流與持續分紅能力,恰好匹配保險資金對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的平衡需求。

在私募投資領域,新華保險對鴻鵠志遠系列基金的多輪佈局,則展現了其對「長期價值+產業成長」賽道的把握。其中,鴻鵠志遠一期由鴻鵠志遠(上海)私募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設立,註冊資本500億元,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各出資250億元。截至2025年6月末,這隻基金的淨資產達到556.84億元,總資產571.12億元,資產增值56.84億元,盈利水平超過11%。

從持倉來看,基金長期持有伊利股份陝西煤業中國電信等標的,單是分紅就累計斬獲近5.5億元——其中伊利股份貢獻近2億元、中國電信超2億元、陝西煤業約1.5億元,股息回報率接近4.5%,完美契合保險資金「穩健分紅+長期增值」的需求。

此外,2025年新華保險還分階段佈局了鴻鵠志遠二期與三期:4月,董事會批准認購二期份額;5月22日、7月4日,又分別出資100億元、112.5億元認購二期、三期1號基金。截至6月末,二期基金已進入配置階段,三期基金正在籌備中,進一步擴大了權益投資的版圖。

除了公開市場股權與私募基金,新華保險還將目光投向了商業地產領域,通過間接持股方式接盤萬達商圈資產,進一步拓寬了資產配置的邊界。這次接盤是通過新華保險控股的坤華(天津)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落地的——股權穿透信息顯示,新華保險持有該合夥企業99.9%的股權,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持股0.1%。

2025年開年以來,新華保險已先后完成宣城、銅陵、安陽、四平、揚州等5座萬達廣場的接盤;截至目前,新華保險累計接手的萬達廣場數量已達14家,覆蓋長三角、中原等多個區域的核心商圈。

選擇佈局萬達商圈,核心邏輯在於其「穩定現金流+資產增值」的特性——作為國內商業地產的標杆運營商,萬達廣場依託成熟的商業管理體系,在客流導入、品牌招商及運營收益方面優勢顯著,穩定的租金收入與物業增值潛力,與保險資金長期持有、追求穩健回報的訴求高度契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