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北京一卡通攜手網易雲商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刷新千萬市民出行服務體驗

2025-10-14 18:51

「我是新高一的學生家長,請問怎麼辦理卡片延期?」

「我有一筆扣費問題想諮詢」

「家里有一張以前的藍卡不用了,想退卡,里面還有200多塊錢,怎麼退啊?」

成立於2000年的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一卡通),負責交通智能卡的製作、發售、應用和結算業務,已累計服務近2億用户。

2015年,配套的一站式線上服務平臺——北京一卡通APP正式上線,截至目前,下載量已經破4800萬,月活躍用户超過1000萬。

在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如何刷新千萬市民的出行服務體驗,北京一卡通攜手網易雲商給出了「人工智能+民生福祉」的實踐範本。

在線客服年均受理量超100萬件,一通諮詢涉及多輪溝通

根據北京一卡通運營中心客户服務部李妍的回憶,2017年,隨着電子卡的發行,線上的諮詢量增幅越來越明顯。目前,在線客服年均受理量已經超過了100萬件。

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服務體量。

擺在北京一卡通面前的還有另一個難題:諮詢的複雜程度較高。以一個「退卡退資」的諮詢場景為例:

我們可以看到,從用户意圖識別到卡類型、卡狀態確認再到辦理規則的告知和辦理網點的查詢,整個過程涉及到多輪溝通。李妍表示,因為涉及的卡種多,對應的規則也不同,類似這樣一通退卡退資問題的諮詢,從進線到解決,整個過程最長需要花費30分鍾。

「傳統客服機器人的多輪對話能力比較弱,比如上面的例子中,用户説‘卡片不用了’,機器人無法識別用户的真實意圖是要退卡,只有提及精準的關鍵詞‘押金卡退卡退錢’時才能觸發回覆。如果用户有查詢退卡網點的需求,傳統客服機器人也無法基於用户所在的位置,提供就近的網點,只能提供網點查詢的路徑。整個交互方式不是很友好,不符合用户的實際諮詢和操作習慣」李妍補充説。

但如今,同樣的一通會話,由客服Agent(應用大模型技術升級后的客服機器人,整體的意圖理解、上下文記憶能力更強)接待后,整個過程從30分鍾縮減到了3分鍾:當用户説「我的卡不想用了」時,客服Agent能夠準確理解用户的真實意圖是退卡——隨后,模仿客服的口吻,詢問卡類型、卡狀態等信息,給出對應的辦理規則——最后,還主動詢問用户是否需要查詢網點,並按照發送的區域,快速提供匹配的就近網點,免去了用户在官網、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反覆點選查找的繁瑣步驟,形成閉環處理機制。整個過程,給用户滿滿的情緒價值和高效的處理方案。

引入客服Agent,率先解決市民最關注的三類問題

北京一卡通一直非常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探索。今年年初,公司確定了「大模型賦能客服應用」的目標,前期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走訪企業學習先進經驗,最終根據自身的服務體量和對效果的預估,選擇了兩個方向進行試點:一個是上面所説的客服Agent,面向終端用户,另一個是面向客服人員的智能坐席輔助產品。

今年4月,在測試了市面上多個大模型+客服應用產品后,北京一卡通最終選擇了產品契合度更高,有更多實際交付案例的網易雲商。

在具體的落地場景選擇上,他們的核心標準是「看哪些場景對市民有更高的價值」。通過分析歷史的客服會話數據,北京一卡通從市民諮詢頻次、交互輪次、傳統機器人交互體驗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將客服Agent率先應用在解決「退卡退資、網點查詢、扣費相關」這三類問題,希望能更加高效地響應市民的需求,並提升整個諮詢過程的服務體驗。

「我們和網易雲商從4月份開始共創,經歷了5個多月的時間,目前已經初見成效」9月初,李妍給同行分享了AI賦能北京一卡通客服體系升級實踐的過程和當前的成果:

在網點查詢場景:客服Agent的意圖識別準確率為97.39%,回答準確率為97.54%,轉人工率僅為5.03%。

在退卡退資場景:客服Agent意圖識別準確率為98.76%,回答準確率為97.90%,轉人工率僅為14.08%。

在扣費諮詢場景:客服Agent意圖識別準確率為97.35%,回答準確率為99.65%。考慮到該類問題大多需要記錄工單推進后續處理,北京一卡通在客服Agent基礎上新增了自助填單Agent,率先應用在實體卡扣費問題場景。應用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工單創建正確率達到了97.82%。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這不單單是一個新概念、新技術,更代表一種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我們希望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這個領域給市民做一點切切實實的事情。」在北京一卡通看來,無論多麼先進的技術,都在落到具體的場景中才能發揮價值。

從人工主導邁向人機協同,重塑服務新模式

擁抱AI,受益的不只是北京一卡通的用户,還有北京一卡通的客服團隊、管理團隊。

過去,北京一卡通整體的服務模式以人工主導,以服務小記這個常見的場景為例,在每通會話結束后,客服需要在9000多個標籤中選擇對應的諮詢類別,坐席人員培訓成本高、上崗壓力大,此外,純人工記錄的方式,還存在記錄表述不規範、出現信息遺漏和錯誤等問題,導致后續的數據分析缺乏可靠有效的依據,制約了管理效能的提升。

如今,他們正在探索人機協同的新型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發揮人工智能在賦能傳統崗位方面的作用,還衍生出幾個新崗位,如:數據標註師、AI機訓師等。

在引入網易雲商的智能坐席輔助產品后,AI可協助客服一鍵生成服務小記、一鍵創建工單,並根據會話內容從9000個標籤中快速選擇對應的諮詢類別,分類準確率達到90%+,大大提高了坐席單通服務效率,她們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在客户溝通和客户體驗提升的層面。服務小記和工單等內容變得更清晰、完整、規範,通過這些結構化的內容,為后續客户痛點挖掘、服務質量評估等業務優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刷新出行體驗,創享智慧生活,這是北京一卡通鐫刻在發展藍圖上的使命,更是其在每一次服務升級中對千萬市民的承諾。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這張陪伴了北京市民二十余年的卡片,正在發生深刻的改變。它不再僅僅是記錄行程與余額的載體,已經成為市民最可靠的出行夥伴,一個有求必應、有問必答、充滿温度的城市向導。在市民因為使用問題而焦慮時,它能第一時間給予清晰的指引,當市民因為辦理新卡片的流程而困惑時,它耐心細緻地進行答疑解惑......它讓每一次諮詢都得到快速響應,讓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安心從容。

北京一卡通的探索,不僅是「人工智能+」行動的生動實踐,更為超大城市如何打造有温度的出行服務體驗,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北京方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