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帶來史無前例「電力牛市」! 高盛「6P法則」揭示AI時代的電力財富密碼

2025-10-14 19:14

智通財經APP獲悉,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在最新研究報告中將全球數據中心(含AI+非AI,AI帶動的增長佔據主導地位)所驅動的截至2030年龐大耗電需求到預測,上修為較2023年耗電量大幅擴張175%(高盛的先前為+165%),相當於再增加一個「全球前十耗電大國」的電力資源負荷。在高盛分析師團隊看來,AI大模型的盡頭就是電力——該機構強調堪稱「吞電巨獸」的AI將帶來史無前例的電力股「超級牛市行情」,在具體投資策略上,高盛建議基於「6P」圍繞「可靠性—可獲得性—效率」三條投資主線。

全球AI競賽的本質是算力基礎設施競賽,而算力的核心基礎則是穩定且龐大的電力供應體系。正因如此,為AI數據中心提供電力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飆升,AI儼然已經化身「電力饕餮」。規模隨AI芯片等算力基礎設施猛烈需求而呈指數級擴張的高耗能AI數據中心背后離不開電力供應這一核心基礎,這也是「AI盡頭是電力」這一市場觀點的由來。

隨着ChatGPT、Claude以及DeepSeek等人工智能應用席捲全球,全球各大超大規模AI數據中心的能源需求如此巨大,以至於今年一些長期以來不受市場青睞的電力類公用事業股票進入了華爾街頂級投資機構的視野。全球對於人工智能訓練/推理密切相關聯的AI算力需求加速,本來已是「吞電巨獸」的高性能數據中心對電力資源的需求預計在未來幾年將持續激增。AI數據中心可謂AI時代最核心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於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的高效率運作以及GPT系列等AI大模型更新迭代至關重要。

國際能源署(IEA)一份預測報告顯示,到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增長一倍以上,達到約945太瓦時(TWh),略高於日本目前的總用電量,人工智能應用將是這一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力;預計到2030年,聚焦人工智能的數據中心的整體電力需求將增長四倍以上。

對於股票市場的龐大電力股票名單,高盛建議投資者們圍繞「可靠性—可獲得性—效率」三條主軸,自上而下配置電力供應鏈的「鏟子與水桶」,在發電與燃料側、電力設備與系統集成、工程EPC/輸配電施工、冷卻與效率/需求側管理四大核心賽道進行分層級配置。比如,受益於電力支出Capex高彈性的電力設備與系統集成股票標的:施耐德電氣、西門子、Eaton、Prysmian、Nexans、NKT。

AI/數據中心電力市場:6大驅動因素與約束

高盛在最新研報中表示,全球電力市場的驅動與掣肘來自「6個P」:Pervasiveness(AI普及與滲透)、Productivity(算力/服務器效率)、Prices(發電/電價/電力成本)、Policy(政策激勵與審批)、Parts(設備供給)、People(建設與運維勞動力)。具體的配置上,高盛優先於那些全電力供應鏈中能提高可靠性、滿足增量、提升能效的環節與公司。

Pervasiveness(AI普及與滲透)與Productivity(算力/服務器效率)方面方面,高盛指出,「傑文斯悖論」揭示電力總量需求仍因AI滲透而持續攀升,大規模AI推理階段能效提升但總需求彈性高,預計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用電總量將較2023年+175%(含AI&非AI)。

1760440503(1).png

Prices(發電/電價/電力成本)與Policy(政策激勵與審批)方面,高盛表示,基於綠電「可靠性溢價」(Green Reliability Premium)的美國低碳成本均值約40美元/MWh,短期依靠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長期則依靠核電(大型核電站+SMR)佔比提升來對衝數據中心碳排放擴張;高盛表示,IRA政策激勵淡出后或至48美元/MWh——在超大規模科技巨頭們(Hyperscalers)強勁的自由現金流與回報率背景下屬可吸收,對EBITDA/ROIC影響低於1個百分點。

1760440552(1).png

此外,高盛還表示,隨着IRA(通脹削減法案)到期,短期不改電網容量建設節奏,全美電力行業仍然有搶裝/搶併網趨勢以鎖定激勵,許可/選址纔是關鍵非價格約束。

Parts(設備供給)以及People(建設與運維勞動力)方面,高盛分析師團隊表示,勞動力缺口仍然是全球電力市場的重大風險:預計美國到2030年電力相關新增崗位大約30萬,T&D(輸配電)另需大約21萬;歐洲則需電力崗位大約25萬。高盛預計至2030年美國電網方面的累計資本開支約7900億美元(高於高盛此前預期的約7800億美元),預計大約67%投向輸配電/配網層面的強化舉措。

1760440617(1).png

發電側新增能力層面,高盛預計為滿足全球數據中心負荷到2030年需大約82GW新增裝機容量(此前高盛預期約為72GW);預計美國到2030年的「為數據中心負荷服務」的增量發電構成約為:天然氣調峰約51%、太陽能發電系統約27%、CCGT(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約12%、風電系統大約9%。

高盛描摹的「AI電力版」產業鏈長牛圖譜

因此,基於高盛的6P法則,該機構的分析師團隊建議投資者們在發電與燃料側、電力設備與系統集成、工程EPC/輸配電施工、冷卻與效率/需求側管理四大核心賽道進行分層級配置。

上游燃料/供電與公用事業方面,高盛建議佈局比如NextEra Energy、Kinder Morgan、EQT、Cameco、Antero Resources、Energy Transfer、Public Service Enterprise Group以及Vistra等等。這些股票標的主要收益於能快速併網、負荷跟蹤能力強、具備與科技公司能夠快速簽訂長期PPA的資產/開發商。

電力設備與系統集成方面,主要受益於科技巨頭們電力Capex高彈性,高盛建議佈局比如變電設備、開關櫃、變壓器、直流設備、UPS、配電與線纜領域,比如施耐德、西門子、Eaton、Prysmian、Nexans以及NKT。

工程EPC/輸配電施工方面,高盛建議佈局輸電工程承包商、配網升級公司、數據中心EPC(比如Quanta、MYR、Primoris等);冷卻與效率/需求側管理方面,高盛建議佈局聚焦新一代液冷/浸沒式冷卻、余熱回收、配電優化、AI服務器能效提升相關解決方案的電力基礎設施公司,比如Vertiv、Carrier、Trane Technologies、Alfa Laval、Caterpillar、Carel以及ABB等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