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4 17:36
張冬方:中國汽車品牌之所以能夠突破品牌認知問題,原因在於掌握了風險中如何避險和如何準確把握市場情緒的方法。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冬方
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市場的銷量終於有所突破,從相對靜止階段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而且,更多的中國品牌迎來了超越西方品牌的光輝時刻。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日前公佈的歐盟新車註冊數據顯示,8月,比亞迪新車註冊量為9130輛,高於特斯拉的8220輛。該月,比亞迪同比增長201.3%,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的0.5%增至1.3%。而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則由去年同期的2%降至1.2%。今年前八個月,比亞迪註冊量為67632輛,同比增長244%。同時期,特斯拉註冊量為85673輛,同比下滑42.9%。
來自JATO Dynamics的歐洲28國數據也表明了中國汽車品牌的上升趨勢。8月,中國汽車品牌新車註冊量同比增長121%至43500輛,超越了包括奧迪和雷諾在內的歐洲本土品牌的註冊量。奧迪該月註冊量為41300輛,雷諾則為37800輛。這里所指的中國汽車品牌雖涵蓋了40個不同的品牌,不過其中排名前五的品牌MG、比亞迪、奇瑞旗下的Jaecoo和Omoda,以及零跑汽車佔據了總註冊量的84%。而作為車企的吉利集團和上汽集團分別以19966輛和15988輛的註冊量在8月歐洲28過註冊量前十車企排行榜中居第九和第十。
從單個品牌來看,8月份,MG註冊量超過了特斯拉和菲亞特,比亞迪超過了鈴木和Jeep,而Jaecoo和Omoda則超越了阿爾法•羅密歐和三菱等品牌。
而在8月歐洲28國純電品牌前25暢銷排行榜中,排首位的為16523輛的大眾品牌,特斯拉以14753輛居其次,註冊量同比下滑23%,比亞迪以7109輛排第九,同比增加114%,MG、零跑汽車和小鵬汽車分別排第十九、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五。
無論是8月還是今年前八個月,特斯拉Model Y仍然是歐洲28國最受歡迎的純電車型,但銷量卻在持續下滑當中。8月,該車型註冊數為8330輛,同比下滑38%,這還是在純電動車整體註冊量有所增長的情況下。今年1月至8月,特斯拉Model Y 註冊數下降34%。
在一些主要市場,中國汽車品牌今年的增長趨勢甚至更為迅猛。在德國,2025年前八個月,比亞迪新車註冊量同比增加419%。在西班牙,2025年前九個月,比亞迪註冊量同比增加578%,Jaecoo增加4889.8%。在同時間段,西班牙乘用車註冊量同比增長14.8%,特斯拉增長9.5%,大眾品牌增長15.6%。
按照JATO分析師Felipe Munoz的解釋,「歐洲消費者對中國汽車品牌日益豐富且更具競爭力的產品陣容反應積極,而這些品牌似乎已經成功解決了此前在認知度和品牌形象方面所面臨的問題。」
魔鬼在細節處。中國汽車品牌之所以能夠突破品牌認知問題,原因在於掌握了風險中如何避險和如何準確把握市場情緒的方法。在過去的兩年間,原本主要以純電動汽車進入歐盟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不僅招致了來自歐盟政策的阻撓,也遭遇了歐洲市場電動汽車需求的低迷。中國車企迅速在迎難而上的前提下,迅速調整策略。
2024年,比亞迪已經在逐漸將其重心從純電動車轉移至插電混動車。今年5月,比亞迪正式發佈第五代DM技術以及搭載該技術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車型。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將其DM技術研發邏輯描述為「電為主油為輔」,以區別於其他「油為主,電為輔」的插混技術。而很多業內觀察人士將第五代DM技術盛譽為加速油轉電進程的「燃油車終結者」。我在去年年底《比亞迪的插電混動車能否撫慰歐洲在電動化上的迟疑情緒?》一文中提出了標題同名問題,而今,市場已經給出了初步答案。
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歐盟新車註冊數據,2025年前八個月,汽油和柴油汽車的總市場份額從2024年同期的47.6%下降至37.5%。純電動汽車佔15.8%,較去年同期的12.6%有所上升,混合動力車(HEV)註冊量持續飆升,佔據了34.7%的市場份額,仍是歐盟消費者的首選。而插電混動車也持續保持增長,其市場份額則由去年同期的6.9%增至8.8%。在增長趨勢上,8月,歐盟新車總註冊量同比增長5.3%,純電車增長30.2%,混合動力車增長14.1%,而插電混動車連續第六個月實現強勁增長,同比增長54.5%。
據JATO Dynamics的歐洲28國數據,8月份,插電混動車註冊量達83900輛,滲透率達10.6%,同比增長59%,高於新乘用車5%的增勢,也高於純電動車27%的增長率。其中,來自中國品牌的插電混動車註冊量由去年同期的779輛增至11064輛,翻了13倍。比亞迪位居插電混動車最暢銷品牌排行榜中的第八位。而在插電混動車型暢銷榜前十中,三款中國品牌車型榜上有名:比亞迪Seal U,Jaecoo 7和MG HS。
再來看單個市場趨勢,據德國聯邦機動車管理署德國新乘用車註冊數據,8月,德國插電混動車註冊量同比增加76.7%,高於乘用車總註冊量5%的增長,也高於純電動車45.7%的增勢。以比亞迪為例,在其8月1114輛註冊車輛中,插電混動車佔比38.5%,而在其今年前8個月8563註冊數中,該比例為32.1%。在比亞迪的暢銷車型Seal U車型中,88.3%為插電混動車。而在西班牙,插電混動車9月註冊量甚至同比增加165.4%。
比亞迪準備進一步順勢而為。據路透社報道,在剛剛過去不久的慕尼黑車展上,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表示,未來六個月內,比亞迪將再推出三到四款插電混動車型,並預計這些車型在歐洲的銷量將很快超過純電動車型。她同時表示,在未來一兩年內,比亞迪的插電混動汽車將在歐洲佔據主導地位。
車企將重心從純電車型轉移到插電混動車的產品策略,不僅可以緩解歐盟針對中國純電動車進口的反補貼税所帶來的壓力,也迎合了歐洲消費者的需求。在地緣政治、貿易保護主義和電動化轉型緩慢所造成的危機中,「機」有時候可能會大於「危」,「危」甚至可能會轉化為「機」。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