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4 17:43
作者 | 深鵬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在連續創出歷史新高后,午后金價出現回落。
不過,也有國際大投行調高了金價預期。
美國銀行與法國興業銀行的分析師,不約而同地發表的最新的,關於2026年的金價目標:5000美元!
今年以來,不斷有國際大投行調高金價目標,其中不少已經應驗。
現貨黃金今日最高也一度達到4179美元/盎司,續創歷史新高,年內累漲超1500美元,漲幅超56%。
A股黃金ETF華夏(518850)、黃金股ETF(159562)早盤飆漲,黃金ETF華夏收盤淨值創新高,黃金股ETF盤中淨值創新高。
儘管午后回落了,但在避險情緒、降息周期延續、美元信用風險、央行持續購金等因素助推下,黃金市場正在上演一場波瀾壯闊的大漲行情。
黃金股ETF(159562)年內漲超94%,黃金ETF華夏(518850)年內漲超51%。
美銀和法興的最新觀點,又會否成黃金新的價格之「錨」呢?
01
搶「金」
儘管今天金價衝高回落,但拉長時間看,2025年以來,國際黃金確實走出了獨立上升曲線,其相對收益也超過了傳統股債資產。
這一輪上漲行情的本質,可以認為是市場定價邏輯的根本性變遷:黃金正從邊緣化的避險標的,演進為宏觀配置中的核心資產。
驅動黃金價格上行的力量,主要源於三個方面,分別為政策預期重塑、風險環境演變與需求結構轉型。
政策預期重塑方面,主要是美國貿易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變化。
例如對等關税引發的經濟衰退擔憂、通脹重啟的擔憂,等等,而美聯儲政策從緊縮轉向適度寬松,以及美債規模不斷突破新高、政府停擺等等,則引發市場對於弱美元的預期,以及美元定價體系重構的邏輯。
在這個重構過程中,黃金作為非主權信用資產,其配置價值得到系統性重估。
風險環境演變方面,主要是地緣衝突。
俄烏依然深陷戰爭泥潭,中東也經常有衝突,包括亞洲、美洲、非洲地區,也時常出現地緣衝突事件。
而且,這種地緣的不確定性,有可能常態化,觸發全球範圍內的資本避險需求。
需求結構轉型方面,主要是各國央行購買黃金的情況。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自2022年以來,全球央行每年的黃金淨購買量均超過1000噸,遠高於2008年⾄2022年間年均500噸的水平。在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延續了強勁的購金勢頭,成為黃金需求端最穩定、最重要的支撐力量,也正在重塑黃金的供需格局。
各國外匯儲備管理機構的持續購金行為,反映了國際貨幣體系演進過程中的戰略選擇,這種官方需求的剛性化,與傳統投資需求的周期性形成鮮明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ETF參與本輪黃金大行情,是一大亮點。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三季度,全球黃金ETF實現連續三個月淨流入,7月與8月主要由北美和歐洲基金主導,9月再度錄得約26.8噸(約合17億美元)的單日最大日流入,全季合計增持約130噸,帶動總持倉升至3782噸,僅比2020年11月曆史峰值低約3%,季度末管理資產規模首次站上4070億美元。
主要原因是美聯儲9月再度降息25個基點,美國10年期實際收益率跌破1%,美元走弱;同時中東局勢升級、美國貿易關税不確定性升溫,避險需求與抗通脹需求同步放大。北美基金在金價突破前高后加速建倉,歐洲基金因歐元金價刷新紀錄持續買入。
國內投資者也在瘋狂搶籌黃金。
其中,黃金ETF華夏(518850)近20個交易日吸金9.54億元,年內資金流入35.74億元;黃金股ETF(159562)近20個交易日吸金16.5億元,年內資金流入19.69億元。
02
劍指5000美元?
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美銀全球研究團隊稱:
「白宮非同尋常的政策框架應會繼續為黃金提供支撐」,並援引財政赤字、債務上升和降息壓力等驅動因素;法國興業銀行的理由,則是受ETF資金流入勢頭持續強勁和各國央行購金需求。
當然,是否會達到這樣的高度,還存在不確定性,需要等待時間驗證。尤其是當行情快速上漲,觸發技術性回調時,投資者的情緒變化起伏大,難免感到迷茫。
不過,一個大級別的行情,趨勢是相對穩定的,雖然難免中間會有一些波折。
從一些最新數據統計中,投資者確實可以看到黃金的價值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CompaniesMarketCap數據顯示,隨着金價屢創歷史新高,黃金總市值已突破28萬億美元,在全球資產市值排行榜斷層第一,即便科技股、白銀、比特幣近期也有不錯表現,也難敵黃金漲勢。
從具體數據上看,即使將英偉達(4.585萬億美元)、微軟(3.821萬億美元)、蘋果(3.675萬億美元)、谷歌(2.952萬億美元)、白銀(2.911萬億美元)、亞馬遜(2.347萬億美元)、比特幣(2.263萬億顱美元)、Meta(1.797萬億美元)、博通(1.684萬億美元)、沙特阿美(1.616萬億美元)的市值加起來,也低於黃金總市值(28.011萬億美元)。
也難怪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創始人達利歐近日表示,現在就像20世紀70年代,投資者應該比平常持有更多的黃金,即使黃金價格已飆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投資者仍應將其投資組合中多達15%的資產配置在黃金上,黃金無疑比美元更具避險屬性。
而更接地氣的證據,如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溢價、國內黃金ETF規模的擴張,以及與以往周期中常見的投機性持倉不同,本輪行情中投資者的持有期限明顯拉長,正在印證達利歐的觀點,即投資者更傾向於將黃金作為戰略配置而非戰術工具。
03
后續將演變?
從宏觀的角度看,影響金價的三大推手:政策、地緣、買家,趨勢上並沒有太大改變。
極端的貿易保護政策依然給全球宏觀經濟增長帶來壓力,觸發避險需求;而貨幣寬松政策,全球去美元化趨勢,將繼續利好黃金資產;地緣衝突方面,尤其如俄烏,仍然無法確定何時以及在何地會得到完滿解決,加上亞洲、美洲、非洲是不是爆發的衝突,雖然零星,但也經常觸發全球資金戰略性避險。
關於買家這塊,世界黃金協會調查顯示,95%的央行計劃未來12個月增持黃金,創歷史新高,驅動因素包括對衝地緣風險(85%)、優化儲備結構(81%)及應對美元信用邊際減弱。
2025年三季度央行購金態勢延續了結構性增持趨勢,預計四季度新興市場主導、地緣政治與貨幣體系重構為主要推手,全年購金量或接近預測的1000噸。
除了傳統的機構投資者和珠寶商外,主權基金、家族辦公室以及新興市場零售投資者都在重新定位黃金在各自資產組合中的角色。
這種參與主體的多元化,不僅增強了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也使得價格形成機制更加複雜。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興業銀行強調的「ETF資金」,如何理解呢?
本輪上漲早期,確實是由央行和部分期貨市場投資者主導,而非傳統的ETF散户和機構。
但當金價上漲趨勢得到更廣泛投資者的確認,特別是當美聯儲降息信號明確后,蟄伏在場外的大量資金,就有可能通過ETF等渠道湧入黃金市場,形成第二波,也是較大級別的推動力。
屆時,ETF的流入就有可能與央行購金形成共振,共同將金價推向新高。
從這個角度上看,ETF方式,確是參與這輪黃金大行情的方式之一。
黃金主題的ETF也有很多選擇,如黃金ETF華夏(518850),錨定實物黃金,其底層資產為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現貨合約,直接反映黃金價格波動,支持T+0交易。
又如黃金股ETF(159562),則是股票型ETF,投資於在港A股上市的黃金相關公司,權重股聚焦金礦股,如紫金礦業、山東黃金、中金黃金等,也包含少部分珠寶零售公司,如老鋪黃金、周大福等。
作為黃金投資「利器」,黃金ETF華夏(518850)和黃金股ETF(159562)的綜合費率均為0.2%,屬於同類最低。
以100萬元投資為例,相比市面上普遍0.6%費率的同類產品,持有一年可節省4000元成本。
04
結語
儘管今天午后,金價走勢存在波動,但迴歸本源,即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黃金這位「誠實的資產」,正以其沉默的光芒,提醒着什麼纔是價值本源。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時代性的機遇。
理解這一趨勢的深刻內涵,比單純追逐價格波動更具現實意義。參與這場征程,也不僅是爲了財富的增值,更是爲了在歷史的洪流中,為個人的資產尋求一份最終的保障。
正如達利歐所傳達出來的,在現今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需要重新評估黃金在資產組合中的角色。
當然了,任何投資都需謹慎,在追隨長期趨勢的同時,也應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數據的變化、主要央行的政策信號、地緣問題的進展、以及市場面資金面的變化,等等,並做好應對風險和市場波動的準備。
同時,在參與的過程中,投資工具的選擇也很重要。
有着分散投資、降低風險、成本低廉、交易靈活便捷、透明度高等特點的黃金主題ETF,正成為越來越多投資借道參與黃金行情的利器。(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