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4 17:10
作者 | 王晗玉
編輯 | 張帆
日前,市場消息稱阿里巴巴正以約70億港元的價格洽購位於香港銅鑼灣的港島壹號中心。如果交易達成,這家科技巨頭的香港辦公室將從目前租用的時代廣場,搬進自家持有的銅鑼灣新晉地標。
內資大廠赴港置業,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香港房地產的吸引力正在恢復。
香港股市則比樓市先一步釋放「吸金能力」。從年初南下資金湧入推動港股領漲全球,到7月全球外資加速回流,至10月10日,恆生指數年內已累漲54.22%,恆生科技指數更是上漲66.29%。
而回顧歷史上的指數走勢也可發現,香港股市往往對樓市具有領先效應。根據Wind數據,2015年8月至今,代表香港樓市價格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大致與恆生指數走勢一致,且前者基本滯后數個月。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與恆生指數趨勢對比 圖源:Wind
來到當下,恆生指數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市場又頻有內資、外資抄底房地產的動態傳出,這是否將推動香港樓市走向企穩乃至復甦?
當前市場所傳阿里巴巴意欲購置的港島壹號中心位於告士打道281號,為一幢24層的甲級寫字樓,由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持有。該寫字樓總面積約50萬平方英尺,零售樓面約5.5萬平方英尺,每層樓面面積超過2萬平方英尺。
據市場消息,阿里巴巴洽購的是這棟寫字樓最頂的13層樓面,總面積約27萬平方英尺。以70億港元的交易價格計算,相當於每平方英尺2.6萬港元。
如果交易達成,阿里巴巴將告別多數內地大廠在港租用辦公室的傳統,一朝變身業主。
而在香港住宅租金、樓價齊漲,寫字樓租賃需求增強、租金跌幅收窄的趨勢下,一次性「買斷」,也意味着阿里巴巴能以當前較低的價格和資金成本持有辦公物業,並抵禦未來可能發生的租金成本上漲。
本月8日,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就曾提到,今年三季度香港甲級寫字樓的淨吸納量及新租賃成交仍保持活躍,未來兩三年香港寫字樓市場暫無新項目落成,將進入庫存與新貨的消化期。其中,中區寫字樓表現最佳,三季度租金跌幅進一步收窄。
而關聯到私人住宅市場,香港房價已結結實實連續漲了四個月。
9月,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香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報287.9點,環比上升0.4%,並已連升四個月,累計升幅超過1%。這是自2023年1-4月后,該指標再度出現「四連升」現象。
而香港租金水平更為堅挺,至7月份已連續八個月上漲。7月租金指數報196.3點,接近2019年8月的歷史高位200.1點。
2025年7月香港住宅租金指數衝到了196.3點,連續8個月上漲,創下近6年新高。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已連續7個月上升,地鐵口房源空置率普遍低於3%,部分區域租金回報率可達4%-5%,形成「租金託底、房價穩升」的良性循環。
據華泰證券統計,此前香港住宅租金回報率進入上升通道。截至2025年3月,A類(小型單位)至E類(大型豪宅)單位的租金回報率分別為3.7%、3.2%、2.8%、2.6%和2.4%。而當時部分銀行按揭利率一度低至2%。
圖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租金回報率高於房貸利率,意味着香港房地產市場租售比進一步修復,形成 「供平過租」 格局。這一變化改善了房地產的投資屬性,也為后續市場需求釋放與復甦奠定了基礎。
這一背景下,阿里巴巴抄底房地產的消息,更像是為香港樓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與大廠抄底釋放的積極信號類似,自2024年9月以來,港股整體上漲的態勢也為樓市企穩釋放了催化劑。
一方面,伴隨港股IPO回暖,香港金融業復甦,推動香港甲級寫字樓在今年前三個季度需求及租賃動力增強——作為香港經濟的核心,金融業在寫字樓租賃市場佔比超過50%,該行業向好可帶動其他行業租賃需求。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回顧此前幾輪恆生指數的牛市,也總在后續帶動了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繁榮。
如2003年SARS后的經濟復甦階段,恆生指數從2003年3月的8634點漲至2007年10月的31353點,漲幅達263%,而私人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速在7個月后轉正,樓價同比增速則在11個月后回升。
SARS后復甦周期,香港股市、樓市成交量復甦節奏對比,圖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SARS后復甦周期,香港股市、樓價復甦節奏對比,圖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又如2009年QE貨幣寬松周期中,恆生指數觸底后5個月,樓市成交量開始反彈,8個月后樓價實現同比正增長。
QE貨幣寬松周期,香港股市、樓市成交量復甦節奏對比,圖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QE貨幣寬松周期,樓價復甦節奏對比,圖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基於幾輪周期的指數趨勢對比,華泰研究認為,香港股市與樓市在趨勢上存在聯動關係,恆生指數的上漲往往領先於樓市成交量和價格的修復。
結合當前來看,這一規律似乎仍在延續。
2024年9月以來,港股市場整體迎來估值修復,恆生指數已持續上漲超44%,而香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也從今年3月連續上漲。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港股近日表現強勢,恆指回升,投資者信心迴流,資金又松動,樓市自然可以搭上「順風車」。
戴德梁行則預測,2025年全年香港樓市成交量有望達到58000至60000宗,全年樓價有望止跌回升至最多升2%。
股市活躍拉動下,后續香港樓市復甦還有三個驅動因素:股市帶來的財富效應、供需結構以及利率水平。
首先,隨着港股市場估值修復,更多中概股、內資科技股和消費股選擇赴港上市,進一步推升了港股市場的活躍度。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資額重奪全球首位。資本市場帶來的財富效應外溢至樓市,有望形成 「股市活躍—資金流入—樓市回暖」 的正向循環。
其次,在供需層面,從港府供地量來看,2025年1-2月地政總署賣地面積近6萬平,已超過2023年全年。總供應規模維持高位,反映需求復甦去化速度有所改善。
更重要的是,在影響香港樓市的核心變量上,利率走勢已明確指向「長期下行」。由於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制度,不同期限的HIBOR利率均受美聯儲貨幣政策主導。2025年美聯儲持續降息且預期未來持續降息的趨勢明顯。
落實到樓價上,戴德梁行統計顯示,至9月香港全城二手房每平方尺報價回升至12500港元,較8月環比微漲0.02%。
同時,樓市成交數據的改善更明顯。今年前8個月,香港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分別為1.3萬份和2.7萬份,同比分別增長13.9%和13.8%。9月單月,香港二手住宅註冊量達到3351宗,環比上漲29.3%。
樓市銷售呈現「量價齊升」態勢,而香港租金水平已率先回升至歷史高位。至今年8月,香港三大板塊租金水平整體超越2019年8月的高點。
圖片數據來源: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Wind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中租金最低的新界自2024年底以來租金漲幅逐漸超過港島和九龍。究其原因,則是去年港府「高才通」計劃吸引大量內地人才及留學生湧入,導致市場對新界板塊的大圍、元朗等租賃需求旺盛,同時當地新增供應有限,供大於求推動新界租金上漲。
不過就租金回報率來看,新界仍不及港島和九龍。因此對於投資客而言,后兩者仍是置業首選。
圖片數據來源:安居客
尤其在本輪金融業復甦支撐香港樓市回暖的背景下,金融業辦公租賃、購置需求提升,金融從業者收入水平與就業狀況亦同步提升,最先受益的必然是金融企業扎堆的「港島精英圈」。該地樓市也更易獲得「金融人才租金託底、產業結構帶動需求」的房價支撐。
展望后續,多家機構對香港樓市持樂觀態度。華泰證券預計,今年下半年香港私人住宅成交量價將企穩回升,2025年、2026年成交量同比分別增長3%、5%,成交價格同比分別上漲0%、3%;瑞銀預計,如果美聯儲持續減息且美國長債息率下降,2025年香港樓價及租金將同步上升 5%-10%;財通證券則判斷,香港樓市已進入新一輪復甦周期,本地開發商與商業運營商將率先受益。
不過,市場仍需警惕潛在風險。當前香港已完工未售的私人住宅庫存達28000套,去化周期超過21個月,高於歷史均值的9.3個月,庫存壓力可能制約房價上漲幅度。此外,美聯儲降息節奏亦存在不確定性,疊加全球經濟復甦放緩等因素,也可能影響資金流入香港市場的節奏。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諮詢並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
關注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