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4 15:11
轉自: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10月13日,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相繼官宣eSIM手機商用試驗獲批,廣大用户可前往營業廳辦理eSIM手機業務,第一時間享受更加便捷、靈活的通信體驗。
中國聯通表示,自2015年啓動技術研發,2018年國內推出eSIM可穿戴業務,再到陸續獲得物聯網、筆記本與平板類業務許可。中國聯通已累計適配終端75款,覆蓋消費電子、工業互聯、智慧出行等多類場景,服務用户規模突破數百萬。
中國移動表示,中國移動提供全體系eSIM產品支持,不僅涵蓋手機這一核心通信設備,還擴展至智能手錶、平板電腦、車載設備等多種形態,實現了跨終端、跨場景的無縫連接與協同工作。eSIM技術的引入,將進一步彰顯中國移動在網絡覆蓋、服務質量及技術創新上的綜合優勢,為用户打造更加豐富、多元的使用體驗。
中國電信表示,在此之前,中國電信的eSIM業務已支持智能手錶、車載設備等多終端,此次手機端eSIM業務的引入,將全面推動移動通信服務從傳統的實體SIM卡模式向「輕量化、多模態」的eSIM模式演進,為用户帶來「免插卡激活、跨設備無縫協同、全球無縫漫遊」的便捷體驗。
同日晚間,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Apple Store抖音官方直播間宣佈:全新超薄機型 iPhone Air 將於10月22日在中國大陸正式發售。用户可於 10月17日(周五)上午9點起通過蘋果官網、零售店及授權渠道預訂。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Air全球統一取消實體SIM卡槽,僅支持eSIM技術。
eSIM是什麼?有什麼優勢?
據財經國家周刊,SIM卡就是人們常説的「手機卡」。新換的手機,都需要在卡槽里插入這麼一張卡,才能接入網絡使用。所謂eSIM,可以理解為嵌入式手機卡,它沒有實體,是電子化的SIM卡。
「SIM卡是GSM(全球移動通信系統)體制下的用户識別卡,eSIM則相當於把這張實體卡去掉,把身份認證邏輯轉化為一段代碼,存在手機的芯片設備里。」通信專家張弛介紹説。
張弛介紹,無論是實體SIM卡還是eSIM,功能都是數據存儲、身份鑑別,沒有本質區別。基於eSIM技術的數字化特性,的確能讓用户的信息認證更加便捷。
而且,SIM卡是硬件,少不了相應的讀卡器、伺服電路,必然佔據空間、消耗資源,將其軟件化為eSIM,可以節省手機等設備的空間資源,方便廠商對設備內部結構重組,提升功能應用。
更為重要的是,在萬物互聯時代,eSIM能夠方便地嵌入各種終端,使其成為獨立的上網個體。
北京郵電大學經管學院兼職教授葛頎介紹,身份認證是所有技術的基石,「eSIM這樣新的、更安全、成本更低、軟硬一體化的移動身份認證技術,是不可阻擋的技術進步。未來eSIM也不是永遠不變,也會被新技術取代。」
Omdia資深首席分析師楊光認為,對於智能終端廠商來説,eSIM是比較明確的趨勢,主要的好處是可以把手機做得更加輕薄、緊湊,像防塵、防水也更容易實現。
目前支持eSIM的機型有蘋果iPhone Air,華為、OPPO等國內廠商的eSIM手機也將在近期陸續上市銷售。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記者 朱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