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西方情報官員暗示俄羅斯與北約瀕臨衝突邊緣,波蘭擴軍備戰

2025-10-14 12:54

AI播客:換個方式聽新聞 下載mp3

音頻由釦子空間生成

十多年來,波蘭一直在為「最壞情況」做準備:成為俄羅斯與西方爆發衝突的前線。

波蘭軍方規劃者正在大力擴充軍備,去年使其成為北約(NATO)中規模最大的歐洲軍隊。今年,波蘭軍費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升至4.7%,為北約成員國中最高。數百億美元的軍備採購熱潮,讓波蘭躋身美國武器最大買家之列。

就在波蘭軍力達到頂峰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在升級與西方的對峙。上月,約20架加裝副油箱以延長航程的俄羅斯無人機侵犯了波蘭領空。

此次入侵事件之后,歐洲多地又出現無人機蹤跡,這引發了北約戰鬥機與俄羅斯無人機在北約領土上空的首次對峙——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這是該國自二戰以來最接近公開衝突的時刻。普京則對無人機事件輕描淡寫,並聲稱歐洲各國政府與北約幾乎每天都在指責俄羅斯進行挑釁。

幾個世紀以來,波蘭一直處於俄羅斯的佔領之下。俄羅斯對烏克蘭乃至如今對歐洲的一系列行動,讓波蘭決策者擔憂本國再次成為「靶心」。這一次,波蘭希望做好充分準備。

「這是我們的戰鬥。」圖斯克在9月的華沙安全論壇上表示,「我們決定為波蘭武裝,並大規模推動波蘭軍隊現代化。」

波蘭的軍費投入不僅贏得了北約東翼鄰國的認可,也得到了特朗普的青睞——后者一直希望歐洲能更多地承擔自身安全責任。在與波蘭新總統卡羅爾·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的會面中,特朗普對波蘭表達了支持,這種支持他很少給予其他歐洲國家。

「我們會全程支持波蘭,幫助波蘭自衞。」特朗普説。

今年早些時候訪問波蘭首都時,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稱華沙是「模範盟友」。

俄羅斯對北約的意圖仍不明確。去年年底,俄羅斯國防部長安德烈·別洛烏索夫(Andrei Belousov)表示,俄羅斯軍隊必須為與北約發生衝突做好準備。但在同一場國防部會議上,普京卻給這一説法潑了冷水,稱西方是在通過渲染「俄羅斯準備進攻」的恐慌來嚇唬本國民眾。本月初,普京表示「俄羅斯進攻北約」的説法純屬無稽之談,並認為歐洲應先解決自身移民與暴力問題,而非挑起與俄羅斯的爭端。

然而,西方情報官員透露,克里姆林宮已要求特朗普將北約軍隊與武器從中東歐撤出,退回到1999年北約東擴前的部署位置。在俄烏衝突之前,俄方也曾向前總統拜登提出過類似要求。

「俄羅斯的戰略是重建蘇聯。」波蘭國防部長瓦迪斯瓦夫·科希尼亞克-卡米什(Wladyslaw Kosiniak-Kamysz)表示,而這無疑會讓波蘭成為攻擊目標。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並在頓巴斯地區發動代理人戰爭后,波蘭便下定決心為可能爆發的新衝突做準備。

當歐洲多數國家還在期望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就此終結時,波蘭軍方規劃者花了一年時間分析最壞情況,隨后推出一系列改革以擴充軍隊規模——迅速增加兵力,並升級武器裝備。

「其他歐洲國家都在等別人邁出第一步。」波蘭前國防部副部長托馬什·薩茨科夫斯基(Tomasz Szatkowski)表示,他曾主導啟動軍事改革的戰略防禦評估工作,「最終,我們不僅走在了北約東翼其他國家前面,也領先於北約歐洲部分的多數國家。」

目前,波蘭擁有超過21萬名軍人,在北約中僅次於美國與土耳其。2018年改革后成立的首支部隊是第18機械化師,該師始終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另外兩支類似部隊也在組建過程中。波蘭還組建了數萬人規模的國土防禦部隊。

軍事訓練是重中之重。上月,包括第18機械化師士兵以及美國、荷蘭軍隊在內的3萬名軍人,啟動了為期一個月的「鐵衞者」(Iron Defender)軍事演習。此次演習讓波蘭士兵有機會操作新舊武器裝備進行訓練,其中包括美國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韓國多管火箭炮,以及波蘭改進型「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HIMARS)——烏克蘭曾用該系統對抗俄羅斯。

波蘭軍隊的裝備水平也正不斷提升。過去幾年採購的大部分裝備已開始交付,未來還將有更多裝備到位。波蘭已購買了約500億美元的美國武器,成為2023-2024年美國武器的最大買家。科希尼亞克-卡米什近期表示,波蘭計劃明年將軍費開支佔比提升至4.8%。

如今,波蘭已成為北約應對俄羅斯衝突計劃的核心支柱,同時也是北約東翼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拉脱維亞與立陶宛——的重要合作伙伴。

地理位置是關鍵因素:波蘭不僅與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接壤,還與白俄羅斯相鄰。白俄羅斯是莫斯科的親密盟友,目前已融入俄羅斯的防禦體系。俄羅斯將白俄羅斯領空視為己有,其鐵路系統可快速將軍隊運至波蘭邊境;此外,俄羅斯還在白俄羅斯部署了可攜帶核彈頭的戰術導彈。

「一旦爆發危機,波羅的海國家的防禦將依賴於‘得到美國增援的波蘭軍隊’對抗加里寧格勒與白俄羅斯的能力。」薩茨科夫斯基表示,他同時也是前波蘭駐北約大使。

重要的是,波蘭必須提升其廣袤領土上的后勤保障能力,以應對衝突爆發時可能湧入的大量北約部隊。波蘭計劃升級部分民用機場,使其具備運送士兵的能力。

「若爆發衝突,波蘭將成為非常繁忙的國家——軍隊將動員,經濟將動員,同時我們還需為北約部隊進駐波蘭、借道波蘭做好準備。」波蘭武裝部隊作戰指揮官馬切伊·克利什中將(Lt Gen. Maciej Klisz)説。

擴充軍力的任務讓波蘭揹負了鉅額開支。儘管未來幾年波蘭GDP預計將以3%左右的速度增長,高於其他歐洲國家,但維護先進武器系統所需的財政支出,仍可能超出其國防預算。

波蘭與德國目前正討論由德國承擔部分費用,以補償二戰期間造成的損失——這一舉措從側面反映出波蘭及其鄰國對俄羅斯威脅的重視程度。

德國方面希望此舉能終結波蘭的戰爭賠償要求,同時讓兩國在防禦立場上保持一致。

「對德國人而言,戰爭賠償是個敏感話題,」波蘭前駐德國與美國大使揚·賴特(Janusz Reiter)表示,「但通過波蘭保障東翼安全的責任,則另當別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