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10-14 08:25
- 逼空行情上演!白銀價格「漲瘋」,黃金突破4150美元
- 小摩啟動1.5萬億美元投資計劃,量子計算股票周一狂飆
- 博通周一大漲近10%!攜手OpenAI打造首款自研AI芯片
- 庫克亮相抖音蘋果直播間「帶貨」iPhone Air
- 英諾賽科公告與英偉達合作,攜手支持800 VDC電源架構
白銀市場掀起近半個世紀以來罕見的逼空行情,倫敦市場的歷史性「空頭擠壓」加劇,白銀期貨周一狂漲逾7%,突破52美元/盎司,創下數十年來新高,遠超上周峰值。與此同時,期貨黃金延續八周連漲勢頭,再度刷新歷史紀錄,盤中最高突破4150美元/盎司。
量子計算板塊股票應聲大漲,D-Wave Quantum和Rigetti Computing股價均上漲超 20%, $IONQ 股價上漲16%。
摩根大通表示將向四大領域的企業投資至多100 億美元,具體包括:供應鏈與先進製造業、國防與航空航天、能源科技,以及前沿與戰略科技 。此次投資舉措,隸屬於摩根大通規模更大的 「安全與韌性計劃」,該長期計劃為期十年,總規模達 1.5 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13天,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這一輪「停擺」已開始影響國家經濟。貝森特當天在福克斯商業頻道一檔節目中説,「情況越來越嚴重」,政府「停擺」開始影響實體經濟,影響民眾生活。
高盛表示,受經濟增長加速、失業率下降及通脹放緩推動,美國家庭預計將成為2026年美股最大買家。該行預測,2026年美國家庭淨買入股票規模將達5200億美元,同比增長19%;企業股票淨買入額預計為4100億美元,同比增長7%。
美股三大指數周一強勢反彈,納指漲2.21%;大型科技股集體收漲,特斯拉漲5.42%,谷歌漲3.2%,英偉達漲2.82%;熱門中概股普漲,世紀互聯漲超10%,阿里巴巴漲超4%
博通股價周一漲近10%!OpenAI已與博通達成合作,將生產其首款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AI)處理器。OpenAI將負責芯片設計,博通則將從2026年下半年開始開發和部署,新定製芯片的部署將於2029年底前完成。
高盛將阿里2026-28財年資本支出預測大幅上調至4600億元,為華爾街最激進的預測之一。分析師表示,AI資本支出轉化正重塑阿里增長預期,儘管公司近期因獲利了結出現回調,但其AI雲計算能力的突破性進展和國際化擴張潛力為股價提供了新的上漲動力,預計到2028財年,國際業務將貢獻阿里雲外部收入的四分之一。
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周一在微博(上發文稱,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啟動第四季度增產工作。通常而言,第四季度是特斯拉交付量最高的季度;而上海工廠作為其產量最大的組裝工廠,不僅服務於中國內地市場,還為全球其他地區供貨。
10月13日晚間,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出現在抖音蘋果官方直播間,開啟了他在蘋果職業生涯中首場面向中國消費者的帶貨直播。直播中,庫克宣佈中國大陸的顧客於10月17日(星期五)早9點可以預定iPhone Air,10月22日起正式發售。
比特幣財庫公司Strategy周一宣佈以平均每枚12.3561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220枚比特幣,創下公司歷史上單次最高買入成本,這此次交易總額達2700萬美元,使其比特幣持倉總值突破730億美元,重申其作為全球最大企業級比特幣持有者的地位。
華盛美股夜盤重磅上線!24小時交易不間斷
華盛通正式上線美股夜盤交易功能,讓您在非常規交易時段也能立即入市,把握這些瞬間的市場變動。無論是財報、經濟數據發佈,還是國際突發事件,您都可以利用夜盤交易快人一步,搶先佈局。
英諾賽科周二公告正與NVIDIA合作,攜手支持800 VDC電源架構,為新一代GPU路線圖的擴展提供保障,並提供全GaN電源解決方案,賦能新一代AI Factories。
廣和通已在A股上市,公司是領先的無線通信模組提供商,模組產品包括數傳模組、智能模組及AI模組,本次港股IPO引入太平洋資產管理等基石,公司擬全球發售約1.35億股H股。
經濟事件和數據
2026年FOMC票委、費城聯儲主席保爾森發表講話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全美商業經濟協會舉辦的活動上發表講話
美聯儲理事鮑曼發表講話
港股新股
美股財報
盤前:摩根大通、強生、達美樂比薩、富國銀行、高盛、貝萊德、花旗集團
直播預告
【10月16日 14:00直播】臺積電 (TSM.US) 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電話會
【10月14日 20:30直播】摩根大通公司 (JPM.US) 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電話會
【10月14日 21:30直播】高盛集團 (GS.US) 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電話會
華盛直播獨家上線全新實時字幕功能!煥新升級等你體驗,更多精彩直播敬請關注直播中心!詳情點擊>>
以上是今天的華盛早報,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