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警示美國!英央行曼恩:脱歐與特拉斯政策加劇英鎊長期貶值趨勢與通脹風險

2025-10-14 07:04

智通財經APP獲悉,英國央行(BOE)政策制定者凱瑟琳・曼恩(Catherine Mann)表示,英國脱歐(Brexit)與前首相莉茲・特拉斯(Liz Truss)的政策,已導致英國經濟競爭力下降、增長放緩,且面臨更高的通脹風險。

周一,在費城舉行的全美商業經濟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貨幣政策分化與貨幣戰爭」 會議上,曼恩指出,1920 年代起,英鎊作為全球貨幣的地位便開啟了長期 「侵蝕」 進程;2016 年英國脱歐公投與 2022 年特拉斯 「迷你預算案」 引發的市場崩盤,均是這一進程中的關鍵節點。

她表示,英國長期存在的 「去英鎊化」(即英鎊儲備貨幣地位喪失)現象,對當前特朗普推行 「反建制政策」 的美國具有借鑑意義。長期以來,英國經濟與英鎊的頹勢如同 「白蟻緩慢啃噬地基,最終導致建築坍塌」,是一個漸進式惡化的過程。

曼恩認為,1956 年蘇伊士運河危機與 1992 年英國被迫退出歐洲匯率機制(ERM),均削弱了投資者對英國市場的信心,而這一趨勢的終點將是 「債權人明確表示‘不再放貸,賬户已關閉’」。

她補充稱,脱歐打破了英國與歐盟深厚的貿易聯繫,使英國在 「去英鎊化」 道路上進一步倒退,同時壓低了經濟增長潛力,這也導致英國更易受通脹困擾。

「談及英國經濟的供給側問題,就繞不開脱歐的影響 —— 供給側已成為英國經濟面臨的切實挑戰。」 曼恩説道。

她還指出,英國經濟增長潛力的低迷 「影響了我制定貨幣政策的空間與決策方向」。

居高不下的通脹

目前英國通脹率為 3.8%,幾乎是英央行 2% 目標的兩倍。在最近兩次貨幣政策會議上,曼恩均投票支持維持當前利率水平,以抑制通脹。上周她在演講中表示,需長期維持限制性利率政策,才能確保通脹得到有效控制。

曼恩周一進一步表示:「我們還可以深入探討脱歐如何改變了英鎊的‘計價單位’屬性 —— 如今英鎊在進出口貿易中的計價功能已顯著弱化。而這一切的討論,最終都繞不開今天被多次提及的那個節點:莉茲・特拉斯與財政紀律的崩塌。」

2022 年,前首相特拉斯推出的大規模支出預算引發市場崩盤,不僅讓英國喪失了財政可信度,還導致英國資產面臨 「借貸溢價」(即投資者要求更高收益率以補償風險)。如今,英國政府債券的 「溢價」 狀態仍未改變。

曼恩強調,回顧英國過去 100 年經歷的上述五大關鍵事件(1920 年代起的英鎊地位侵蝕、1956 年蘇伊士危機、1992 年退出 ERM、2016 年脱歐、2022 年特拉斯預算危機),核心啟示在於:貨幣危機並非突發衝擊,而是政策失誤導致的漸進式侵蝕。

「這一點值得警惕,」 她説,「無論是財政政策選擇、貨幣政策目標與匯率目標的不協調,還是全球貿易關係、全球金融紀律的破壞,都可能引發類似的長期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