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信證券-電子行業周報:存儲中期上行趨勢確立,半導體自主可控再升溫-251013

2025-10-13 21:2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研報虎)

核心觀點

  存儲中期上行趨勢確立,半導體自主可控再度升溫。過去一周,上證上漲0.37%,受美國對華經貿政策反覆、尤其是科技方面限制政策的衝擊,電子下跌2.63%,子行業中半導體下跌3.28%。同期恆生科技、費城半導體下跌3.91%、6.60%,臺灣資訊科技上漲1.23%。伴隨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進程的提速,中美圍繞科技的政策博弈已不可避免的常態化,政策反覆的邊際衝擊力走弱。面對迅速擴張的AI算力以及高端芯片設計能力的提升,國內晶圓代工在「量」和「質」上都有着超預期的進階表現,這也正是Deepseek、阿里、騰訊等大廠對國產算力的適配力度和採購比重不斷加大的底氣。當前時點,繼續關注以代工和設備為核心的自主可控鏈;以價格上漲和AI需求激增為主要邏輯的存儲鏈;以及C端落地能力顯著改善的AI眼鏡產業鏈。

  存儲廠商業績持續回暖,產業鏈上行趨勢明確。臺灣模組廠商9月營收持續回暖:威剛9月營收達52.44億元,環比增長5.24%,同比增長61.18%,創19年來單月新高;隨全球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的剛性需求推升DRAM、NANDFlash合約價,威剛預期4Q25將開啟又一輪產業繁榮期。此外,羣聯9月營收65.15億新臺幣,環比增長9.8%,同比增長47.04%,為歷史單月次高,前三季營收498.65億元,同比增長7.55%,為歷史同期新高;其中,PCIe SSD控制芯片單月出貨量同比增長近300%,創下歷史新高,對應NAND需求加速提升。在產業回暖背景下,手機、服務器市場打開國產化空間,我們認為國產存儲廠商有望迎來量價齊升機遇期,建議關注德明利江波龍佰維存儲兆易創新翱捷科技等。

  美眾議院發佈半導體出口管制報告,持續看好半導體設備材料自主可控。10月7日,美國眾議院「中美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調查指出,美國及其盟國的5大設備公司2024年為中國提供了價值380億美元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其中TEL收入的44%來自中國,LAM為42%,KLA為41%,ASML和AMAT均為36%。特別委員會提出九項政策建議,包括1.加強對華全面出口管制;2.擴大「實體清單」範圍(至45nm及以下節點);3.防止設備轉用與規避;4.限制全球fab使用中國設備;5.加強BIS執法能力等。我們認為海外半導體設備&材料限制進一步趨嚴,為國產供應鏈的份額提升提供機遇,建議關注: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神工股份等。

  國際經貿關係仍存較大不確定性,重視半導體本土化機會。10月9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將TechInsights公司及其分支機構等14個外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最終用途為研發、生產14納米及以下邏輯芯片或256層及以上存儲芯片的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申請將實行「逐案審批」。10月10日,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的新關税,這是在目前所支付關税之上額外加徵的税率。我們認為,國際關係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建議關注具有國產空間和能力的模擬芯片企業聖邦股份傑華特思瑞浦南芯科技納芯微艾為電子等,及本土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

Meta首款單目全綵AR眼鏡發佈,蘋果眼鏡戰略轉向。2025年9月30日,Meta首款單目全綵AR眼鏡Ray-Ban Display在美國線下首發后迅速售罄,11月前的試戴預約已全部排滿,市場反應熱烈。行業普遍認為,Meta有望在2027年推出雙目全綵升級版Meta Ray-Ban Display。同時,根據MarkGurman最新文章,蘋果已將部分Vision Air頭顯項目團隊成員調離,轉向支持帶顯示屏的AR眼鏡開發。該產品原計劃於2028年推出,但隨着Meta的快速進展,蘋果內部正全力加速進度,目標提前至2026-2027年間問世。我們認為,AR眼鏡的關鍵技術正加速成熟,行業正在從「概念驗證」走向「消費級普及」的拐點,建議關注:歌爾股份藍特光學等。

OpenAI加速AI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看好AI算力需求。10月6日,OpenAI和AMD宣佈合作,將根據多年、多代協議部署60億瓦AMDGPU,並將於2026年下半年開始部署AMDInstinct MI450系列GPU,初始部署功率為10億瓦。此前9月,英偉達宣佈將在未來十年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根據協議,OpenAI計劃利用英偉達的資金購買英偉達的芯片,並在AI數據中心部署高達100億瓦的計算能力。我們認為上述合作有助於加速OpenAI的AI基礎設施建設,AI仍是需求確定性高增長的投資主線,建議持續關注:工業富聯華勤技術滬電股份龍芯中科、聯想集團、立訊精密晶晨股份等。

  10月上旬各尺寸LCDTV面板價格維持穩定。據WitsView,10月上旬32/43/55/65寸LCD電視面板價格分別為35/64/124/173美金,各尺寸LCDTV面板價格環比9月下旬持平。據TrendForce,四季度年末旺季促銷備貨接近尾聲,部分品牌陸續開始調整庫存,電視面板需求預計放緩。供給端面板廠在10月進行產能調控,平均稼動率預計將在80%以下,電視面板價格穩定。我們認為,在經歷了長時間陸資廠商大規模擴張、全球產業重心的幾度變遷之后,LCD的高世代演進趨勢停滯、競爭格局洗牌充分,推薦京東方A等。與此同時,LCD產業的崛起增強了國產電視品牌及ODM的出海競爭力,推薦兆馳股份康冠科技傳音控股等。

重點投資組合

消費電子:工業富聯、藍思科技、小米集團、藍特光學、舜宇光學科技、滬電股份、立訊精密、鵬鼎控股水晶光電世華科技東山精密電連技術海康威視、傳音控股、康冠科技、視源股份世運電路、京東方A、景旺電子永新光學

  半導體:中芯國際、翱捷科技、德明利、華虹半導體、傑華特、賽微電子恆玄科技瀾起科技樂鑫科技長電科技、聖邦股份、偉測科技豪威集團通富微電新潔能、晶晨股份、龍芯中科、佰維存儲、艾為電子、晶豐明源、江波龍、揚傑科技斯達半導北京君正芯朋微、思瑞浦、時代電氣卓勝微帝奧微東微半導士蘭微華潤微天岳先進、納芯微

  設備及材料:北方華創、中微公司、鼎龍股份、拓荊科技、立昂微滬硅產業

被動元件:江海股份順絡電子風華高科三環集團潔美科技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產業發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