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長三角議事廳·周報|寵物經濟崛起,長三角構築全產業鏈優勢

2025-10-13 20:16

2024年,中國寵物犬貓飼養量已達1.4億隻,首次超過4歲以下嬰幼兒數量,寵物產業總規模突破3000億元。這一現象不僅意味着「寵物經濟」的全面崛起,更折射出情感消費的擴容,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產業結構與社會觀念的深刻變遷。

在全國版圖中,長三角無疑是這股浪潮的核心增長極。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寵物消費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寵物店人均消費達431元,寵物醫院384元,寵物殯葬高達816元。一個集「製造—品牌—服務—科技」於一體的全鏈條寵物經濟生態正在長三角加速成形。然而,熱潮之下,產業協同不足、標準體系缺位與治理機制滯后等問題亦逐漸浮現,亟須系統解法。

從「陪伴」到「產業」,長三角跑出「寵物經濟」全產業鏈優勢

在寵物經濟快速崛起的浪潮中,長三角正從「養寵多」「消費熱」邁向「產業全」「鏈條強」。寵物食品、醫療、保險、教育、文旅、科技六大細分領域相互滲透,形成了以消費場景創新為核心的綜合產業體系。

上游:蘇皖製造集羣崛起,出口加速

以蘇皖兩地為代表,長三角已構建起國內最大的寵物用品製造基地。南通、淮安、滁州、蕪湖等地集聚超1200家寵物食品、玩具、清潔用品等製造企業,形成集羣優勢。僅今年上半年,江蘇淮安市寵物用品出口額就達5837.9萬元,同比增長40.2%,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市場。安徽合肥則依託「愛寵生物」「希德羅寵物大健康」等大型綜合產業園,打通產業鏈,為品牌商與渠道商提供了低成本、可定製的穩定供給,園區年產值預計可達60億元。

中游:品牌創新與渠道下沉的「浙江力量」

浙江企業抓住電商與跨境電商的風口,成功將「長三角製造」轉化為「全球消費」。義烏寵物用品年銷售額達30億元,佔全國寵物用品出口總量的約15%。上市公司如佩蒂股份天元寵物源飛寵物等,憑藉線上線下融合、社交電商與IP化營銷實現了業績雙增。2024年「雙11」期間,佩蒂旗下品牌「爵宴」在首日4小時內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多次登頂平臺零食類榜首。

下游:服務生態升級,智能場景重塑消費體驗

在下游服務端,上海無疑是全國「寵物友好城市」的樣板。上海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230億至250億元,年增速保持在10%至15%,佔全國比重近8%。2023年,美團平臺新增寵物門店超2.5萬家,團購訂單量同比增長超60%,上海訂單量居全國第一。閔行浦錦街道的「寵物經濟示範街區」集聚了寵物醫院、咖啡館、教育、攝影等多業態融合場景。亞朵、希爾頓等酒店品牌也在積極探索「寵物友好房型」與延伸服務。

與此同時,寵物科技正成為新增長極。2024年全國寵物智能設備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元,預計2025年滲透率將達30%。美的、小米、華為等企業推出的寵物智能餵食器、陪伴機器人、健康監測設備,正推動寵物照護從經驗管理邁向數據化、智能化的新階段。

政策缺位、標準失衡,規模擴張下協同隱憂漸顯

長三角寵物經濟正呈現高速擴張態勢,但在亮眼的增長曲線背后,區域結構錯配、行業標準缺失與城市治理滯后等問題也在逐步顯現,制約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製造強、品牌弱,服務鏈條不暢

雖然長三角寵物產業已形成「上游在蘇皖、中游在浙、消費在滬」的空間佈局,但各環節之間缺乏深度協作。蕪湖、滁州、揚州等地聚集超千家寵物食品與用品工廠,卻多以OEM(代工)為主,品牌化和高端定價能力不足,且與上海、南京、杭州等一線城市的高端寵物醫院、美容、文旅等服務業在品牌共建、供應鏈協作上聯接有限,可能導致「產能過剩」與「服務短缺」並存的局面。

行業標準缺失,監管覆蓋不足

長三角在寵物醫療、保險、殯葬等領域存在明顯「監管真空」。同一病種在不同城市的收費差距可達三倍,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殯葬領域同樣缺乏無害化處理標準與收費規範,一些地區存在「亂收費」現象。同時,國內寵物保險滲透率不足5%,遠低於日本的25%和歐美的30%,且多數僅覆蓋意外傷亡,缺乏健康險和慢病管理,難以建立消費者信任。這些問題令產業鏈在高速擴張的同時也潛藏着結構性風險。

寵物友好」仍處起步階段,治理協同不足

除上海外,長三角多數城市尚未將「寵物友好」納入系統性城市規劃,導致公共出行、社區活動與居住配套等基礎設施跟不上消費端的快速擴張。與此同時,寵物管理呈現立法分散、執法標準不一的狀態,消費糾紛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鄰里矛盾與棄養問題頻繁出現,卻缺乏跨市聯動的調解與追責機制。制度與配套兩端的脱節,使得城市既難以滿足寵物主的日常需求,也加劇了寵物產業生態的脆弱性。

從「寵物友好」到「產城融合」,長三角需要系統解法

長三角具備打造「寵物友好型城市羣」的自然條件,但要把短期的市場熱度轉化為長期的產業競爭力,還需着力推動制度—場景—資本的聯動。

在制度層面,建議藉助長三角一體化框架成立「寵物經濟與動物福利協同機制」,推動醫療、檢疫、保險、殯葬、產品安全等標準對接與統一。可優先實現三項可操作任務:跨市寵物健康檔案互認(疫苗、檢疫、就診信息互通)、醫療與服務收費的價格區間指引、以及區域性質量與安全監管平臺(覆蓋食品、藥械與電商渠道),以規則支撐品牌擴張與服務下沉。

在場景層面,需要把制度轉化為日常便利,推進「寵物友好示範社區」建設。在住宅、公園、商圈與交通節點預置活動區、糞便處理與便捷通道,並配套行爲規範與社區管理方案;鼓勵購物中心、酒店與景區引入寵物咖啡、訓練館、臨時託管與健康快檢等業態;將「攜寵遊」、寵物市集等納入文旅和夜間經濟試點,既拉動消費也檢驗治理方案的可行性。

在資本與金融端,應以政策引導提升市場效率。建議設立「長三角寵物產業創新基金」,重點支持寵物醫療設備、智能硬件、綠色食品與服務平臺;推動保險機構開發覆蓋健康與責任的組合險,並探索將寵物醫療納入家庭綜合保障,提升保險滲透率;同時引導產業資本支持蘇皖代工商向品牌化、IP化轉型,實現「製造→品牌→服務」閉環。

制度、場景與資本三條路徑相互配合,既有助於修補當前協同斷裂的短板,也能為長三角將「寵物友好」從生活樣本升級為可複製的產城融合範式提供清晰路徑。

長三角

吉利星座完成一期部署

9月24日,時空道宇在日照海域一次性發射12顆低軌衞星,標誌着吉利星座一期部署完成,實現全球(除南北極外)無縫通信。星座由台州灣吉利衞星超級工廠批量製造,全鏈路長三角自研,可為車聯、低空經濟、智慧城市提供天基物聯網支撐,並與20國運營商簽約輸出「一帶一路」,鞏固區域空天信息產業集羣優勢。(來源:上觀新聞)

上海

大零號灣國際智能醫療創新中心2025年竣工

上海「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重點建設項目——國際智能醫療創新中心位於閔行區園美路,總建築面積約9萬平方米,計劃2025年底竣工。該項目聚焦智能醫療、生物醫藥等領域,提供研發、生產一體化空間,並推出多項專項政策,包括運營補貼、貸款貼息及人才支持,助力中小企業成長。目前項目招商已啟動。(來源:今日閔行)

浦東創新葯企復宏漢霖全球首創胃癌療法

近日,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PD-1抑制劑H藥聯合化療治療胃癌的Ⅲ期臨牀研究達到主要終點,成為全球首個胃癌圍術期免疫單藥治療方案,顯著降低患者復發風險。德睿智藥口服GLP-1藥物12周減重8.9%,晶核生物靶向EphA2抗癌專利獲批。浦東藥企持續創新,助力打造國際生物醫藥產業高地。(來源:浦東發佈)

江蘇

江蘇腦機接口研究院落子南京棲霞

9月28日,江蘇腦機接口研究院在棲霞區揭牌,由省人民醫院、仙林大學城等15家單位共建,瞄準阿爾茨海默、帕金森等重大腦病診療及可穿戴健康監測三大方向,打通「政產學研醫」全鏈條。同期發佈6萬平方米產業園和50億元母基金,計劃引育專精特新與獨角獸企業,打造長三角腦機接口產業高地。(來源:新華日報)

太湖再開兩條水上新航線,連起錫蘇雙城5A景區

無錫中秋新增「黿頭渚—靈山勝境」「管社山莊—蘇州東山」兩條水上航線,單程1.5小時串起3處5A景區,試航即迎150名遊客。至此太湖遊船常態化線路增至6條,年接待超230萬人次,市際遊+觀鳥採摘激活「交通+文旅」消費,現場景區與旅行社簽約共推「水韻江蘇」品牌。(來源:新民網)

浙江

盛域醫療產業化基地竣工,助力心腦血管疾病診斷全球化

浙江盛域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總投資2.5億元的產業化基地項目近日順利完成竣工驗收。該基地位於杭州市濱江區,總建築面積約4.2萬平方米,將於2026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新基地將提升公司在高端體外診斷儀器及試劑領域的研發與生產能力,重點推進「AI心腦血管疾病智慧抗血栓輔助決策系統」的產業化進程,加速產品出海佈局國際市場。(來源:濱江發佈)

杭企創新「海運+海外倉」模式破解跨境物流難題

杭州堡森國際物流通過「海運+海外倉」創新模式,大幅提升跨境電商物流效率。該模式將運輸時間從45天縮短至40天海運加3日內配送,成本降低尤其利於大件商品。企業依託自營歐洲海外倉和智慧物流系統,實現全鏈路可視化管控,為浙江製造出海提供穩定高效的物流通道。(來源:上城發佈)

安徽

界首機場通過驗收,助力低空產業發展

近日,阜陽界首機場已完成竣工驗收,正申報通航許可證,預計10月底獲批、年內開航。機場按2B標準建設,佔地31萬㎡、總投資3.3億元,設跑道、助航燈光等配套。投運后將填補皖北通用機場空白,服務應急救援、飛行培訓、低空旅遊等,為界首及阜陽融入長三角空天網絡提供新支點。(來源:安徽日報)

合肥工業大學開設芯片、AI、未來技術三大創新學院

10月7日,合肥工業大學借建校80周年揭牌集成電路、AI、未來技術三大創新學院,形成「基礎—核心—前沿」戰略閉環。集成電路學院主攻芯片卡脖子環節,人工智能學院培育複合型應用人才,未來技術學院對接安徽「7+N」未來產業孵化新興學科,為長三角智造升級注入創新動力。(來源:安徽日報)

(本文作者全晨琦系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碩士研究生,戚姚維繫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

「長三角議事廳」專欄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發起。解讀長三角一體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線調研報告,呈現務實政策建議。

來源:全晨琦 戚姚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