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善用資源日|提質增效+降碳減排,中國建材總院給出建築業「雙贏」答案

2025-10-13 19:31

近日,中國建材集團成功舉辦主題為「創新驅動·綠色賦能」的第六屆「善用資源日」開放活動。在其中的分論壇環節,中國建材總院、北新建材等18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新材料賦能房建與裝修領域」和「新材料助力交通與能源基建升級」兩個分會場圍繞新材料應用場景、新能源技術創新、綠色化智能化等話題,與200余家工程企業代表共同交流各自專業領域的前沿應用實踐和重點發展方向。今天為大家帶來中國建材總院的《傳承創新薪火 引領低碳未來——低碳膠凝材料與相變建材助力工程提質增效與降碳》。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水泥新材院工程師陳紹良以《傳承創新薪火 引領低碳未來——低碳膠凝材料與相變建材助力工程提質增效與降碳》為題,分享了在低碳建材領域的前沿創新成果與應用實踐。這些突破性技術正為能源、交通、海洋、工民建等眾多工程領域提供綠色解決方案,實現提質增效與降碳雙贏。作為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的「國家隊」,中國建材總院針對不同工程場景特性,開發出9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碳建材產品,形成了完整的低碳膠凝材料體系。在國內外頂級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35件(其中國際專利13件),制定團體標準7項,推動5項國家/行業標準立項。相關專利技術已實現國際轉讓,助力集團歐洲EPC總承包項目。能源與交通工程:鑄就無裂大壩奇蹟。中國建材總院依託九五攻關成果,開發出高貝利特中熱水泥,成功應用於三峽、溪洛渡、錦屏等世界級大型水電工程。進一步研發的高貝利特低熱水泥,全壩應用於烏東德、白鶴灘等水電站,鑄就了世界無裂大壩奇蹟,實現了水電工程材料技術的國際領跑。海洋耐腐蝕工程:突破極端環境限制。針對海洋、極寒、隧道等極端工程環境,中國建材總院開發了低碳熟料系列產品,以「低排放、高性能」打破行業困局。鐵鋁酸鹽水泥憑藉優異的耐蝕性能,首次在「華龍一號」核電工程(福建漳州)實現大體積應用,展現了卓越的耐海水腐蝕能力。高貝利特硫鋁酸鹽水泥作為新一代產品,成本較硫鋁酸鹽水泥降低約30%,碳排放降低30%,耐腐蝕性顯著提升。在舟山港、深圳海堤等示範工程應用7萬方,經受住了高鹽霧、強潮汐的考驗,縮短工期20%,3年監測顯示結構完好率達100%。

硫硅酸鹽水泥針對隧道噴錨、極寒地區施工等複雜場景研發,減碳30%以上,耐腐蝕性是普通水泥的3倍。在超低温環境下(-15℃),混凝土1天強度可達29.4兆帕,3天強度達60.4兆帕,完全滿足南極科考站等極端環境工程要求。

工民建和道路工程:綠色經濟新選擇。少熟料低碳水泥通過大幅降低熟料用量,實現碳排放降低50%以上,價格降低10%以上,兼具低水化熱、高后期強度、高抗裂性等優勢。在民用建築應用中,牆體后期強度較傳統水泥提升10%,抗裂性提升20%。

固廢基硅鋁質新型低碳膠凝材料採用化學激發硅鋁質固廢(如礦渣、粉煤灰),碳排放降低70%以上。在河南省級公路基層施工中,24小時強度達設計值80%,較傳統水泥提前3天開放交通;在礦山充填工程中,固廢利用率提升60%,實現「廢料不出礦、工程更環保」。

相變節能建材:建築節能新突破。相變節能降碳建材採用無機複合定型相變材料技術,具備數十倍於混凝土的蓄熱能力,能夠實現精準控温(相變温度可定製如18-28℃),循環壽命可達數千次。

通過二次封裝技術,相變材料已實現建材化,產品形式包括:裝飾一體化相變調温板材、相變輻射製冷吊頂系統、相變蓄熱地暖模塊等。應用案例包括住建部「好房子」示範工程CCB建融家園裝修改造項目、贛州鐵塔野外基站節能改造項目、瓜州變電站節能改造項目等。在河南某辦公樓地暖相變蓄能改造項目中,節能率達20%,通過峰谷電套利年省電費達55%。

七十五年創新精神的傳承,鑄就了中國建材總院在低碳建材領域的突破。這些成果不僅是技術上的革新,更是與行業夥伴共同推動綠色轉型的底氣。中國建材總院將繼續心繫「國之大者」,努力打造「國之大材」,讓中國的低碳建材技術不僅服務國內,更能走向世界,引領行業綠色未來。

來源丨中國建材總院

策劃編輯丨集團黨委宣傳部  特約運維員張凌霄

— — END — —

(中國建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