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3 17:5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研報虎)
餐飲行業開始積極接納炒菜機器人。近年來,B端商用炒菜機器人在連鎖餐飲中的應用加速擴展:1)海底撈:早在2018年推出全球首家智慧餐廳,配備智能機械臂上菜、機器人傳菜及「千人千味」智能配鍋機。2)小菜園:660余家門店,招股書披露計劃投入約1億元採購2000台炒菜機器人(單價約5萬元/台)。3)老鄉雞:截至2025年4月,已有388家餐廳引入智能炒菜機器人、智能蒸櫃等自動化設備。4)霸碗:自研炒菜機器人迭代至第三代,截止24年末,500余家門店均配置3台設備,實現「1人+3機」標準化炒制。5)鄉村基旗下大米先生、京東七鮮小廚等亦陸續導入設備,后者機器人供應商橡鹿科技已獲京東超2億元戰略投資,未來三年京東計劃建設1萬家智能餐飲門店。
降本增效與現炒需求共振,是普及的雙輪驅動。一方面,廚師供給持續收縮。以「新東方烹飪學校」數據為例,2019年至2024年培訓人次由7.7萬人降至6.3萬人,六年下降18%。另一方面,疫后餐飲行業面臨成本壓力,餐飲老闆紛紛改革后廚流程以降本增效。一臺炒菜機器人可替代2–3名廚師(人均月薪約8000–15000元),同時壓縮廚房面積、節省租金。此外,西貝事件引發消費者對「現炒鍋氣」的重新關注,也推動門店從預製菜迴歸「即時現炒」,進一步提升炒菜機器人的接受度。
AI賦能,炒菜機器人邁向智能化與全鏈條協同。當前主流商用炒菜機器人價格約5萬元/台,隨量產和技術成熟預計仍有下降空間。未來發展方向包括:1)從「單機自動化」向「全流程協同」過渡,打通採購、備菜、烹飪、營銷等環節;2)通過視覺識別與AI算法,實現自主調節火候、食材識別與口味學習;3)與ERP系統對接,實現原料消耗追蹤與動態補貨;4)在標準化連鎖餐飲場景中率先普及,成為「智慧后廚」的核心節點。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我們認為,炒菜機器人處於商用化加速階段,其核心價值在於顯著提升人效與后廚標準化程度,兼具「成本端改善+體驗端升級」雙重紅利。參考酒店機器人、登山機器人等產業滲透路徑,炒菜機器人有望成為餐飲智能化的首個高頻場景落地品類。相關標的:海底撈(06862,未評級)、小菜園(00999,未評級)。
風險提示
技術成熟度不足或故障率高,影響餐飲企業導入意願;消費者接受度與「鍋氣」口感匹配度尚待市場驗證;核心零部件成本波動或供應不穩;餐飲行業復甦節奏不及預期,影響投資回報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