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黃金周酒店亂象:1千多一晚亞朵、全季,他們選擇在景區扎帳篷

2025-10-13 12:34

文 | 顯微故事

剛剛過去的國慶及中秋長假,全國各地熱門景區再次上演「人從眾」模式:長城變成「人城」,泰山被10萬人擠爆,西湖水泄不通……

比人山人海更讓人血壓飆升的是酒店價格的瘋狂上漲,平時100元左右的快捷酒店,一夜之間竟然漲到1000元以上。

面對一個又一個「酒店刺客」,覺醒的消費者們展開了反擊:

有些「家底」的中年人寧可多花錢住五星酒店,也不願成為鐮刀下的「韭菜」;而年輕人則玩出了新高度——他們乾脆睡到大自然中,在景區附近搭起了五顏六色的帳篷。

現象背后,是酒店行業的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行業下行,不少酒店被迫關停;另一方面,不斷有新玩家湧入。

旅遊業熱熱鬧鬧,與之緊密相連的酒店業卻整體表現不佳,現出頹勢。這個假期,消費者的選擇正在重塑酒店市場格局。

當大家不再盲目接受高價低質,而是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時,酒店行業也站在了發展的十字路口。

住不起的「黃金周」

距離國慶假期還有一個月,小悠就已開始規劃旅遊方案了。

小悠和父母生活在蘇州,爸爸媽媽很想去北方看海,她便鎖定了青島。

然而,當她預訂酒店時卻吃了一驚,市中心平時300元左右的連鎖酒店,價格基本都在千元以上,即便位置稍偏的也超過500元。

圖 | 國慶期間的全季酒店價格達到了1000多元

「料到會漲價,但沒想到漲這麼多,1000多元超出我們的預算了。」

圖 | 國慶期間的漢庭酒店價格也接近1000多元

無奈,小悠只好取消了青島的行程,打算明年休年假的時候再和父母出遊。

在北京工作的路暢,也遇到了相似的困擾。

原本,她計劃帶家人到北京周邊自駕遊兩三天,兒子想去草原騎馬,她便搜索烏蘭布統的住宿,結果發現,即便是普普通通的小旅館,宿費也高達千元,即便如此,還無房可訂。

這個「黃金周」,很多人的旅行計劃因為高昂的酒店價格被迫調整或放棄。

早在8月底,就有計劃前往九寨溝的遊客發現,平日僅四五百元的雙牀房已悄然漲至1500元。而到了九月中旬,同一房型掛牌價已突破1800元一晚。

如此行情,並非孤例。

9月18日,江西景德鎮珠山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一家從90元漲至1000元的酒店進行查處,揭開了「黃金周」酒店漲價的冰山一角。

網友打趣説,假期的酒店價格就像坐了火箭:內蒙古阿爾山的山景民宿9月還賣300元一晚,國慶直接掛到1500元;黑龍江伊春的經濟型標間平時80元,假期漲到880元……

其它連鎖酒店的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調,數據顯示,如家房價同比上漲27.1%,漢庭上漲20.6%,維也納上漲32%。

更有提前訂好房間卻被臨時取消的情況。

9月16日,湖南長沙的消費者預訂了郴州一家酒店的大牀房,入住日期為10月3日,價格為每晚160元。

沒想到,三天后平臺通知她,因「酒店調錯價格」需取消該訂單。

她拒絕接受補償方案,堅持要求按原訂單入住,但酒店隨后單方面取消了預訂,並將房間以更高的價格重新掛牌銷售。

類似的事情在長假期間並不罕見。每年國慶假期,斥「巨資」訂酒店似乎總能成為親朋好友間的共同話題。

「旺季價格適當上浮無可厚非,但將100元的品質賣到1000元,確實有點過分。」路暢表示。

「整治」刺客

當全網都在抱怨「酒店刺客」時,麥傑卻發現了價格窪地——一些老牌五星級酒店的國慶房價不僅沒有明顯上調,甚至不升反降。

比如北京希爾頓酒店,除10月2日外,其余日期房價均穩定在千元以內;上海外灘茂悦大酒店的江景房標價為1500元左右,比某些工作日的價格還要低。

「漲價猛的多是連鎖酒店和民宿,五星酒店反而表現平穩。」

觀察對比后,麥傑幾乎毫不猶豫地下單了五星酒店。

兩晚三千元的支出雖超出預算,卻讓全家收穫了一份「溢價滿足」。完善的行政酒廊、品類豐富的中西式早餐、清澈湛藍的游泳池與寬敞先進的健身房,讓妻子和雙胞胎女兒十分開心。

「快捷酒店標價上千,卻給不了相應的品質與服務。與其被迫當‘韭菜’,不如多花幾百元住五星酒店,體驗感與價值感會直線上升。」

如今,像麥傑一樣「向上遷宿」,正成為許多中年遊客不約而同的選擇。

這一趨勢在路暢身上體現得也很明顯。

近幾年出遊,只要看到快捷酒店價格高得離譜,她便轉訂五星酒店。

去年國慶,她與家人去昆明度假,原計劃入住連鎖酒店,卻在比價時發現一家老牌五星酒店房價只需500多元,當即改變了選擇。

入住體驗遠超預期。酒店免費為她升級了行政套房,富麗堂皇的大堂、璀璨的水晶燈和旋轉樓梯讓孩子興奮不已。

圖 | 路暢住過的酒店

免費的早餐品類豐富,解決了全家外出覓食的煩惱,公公婆婆特別滿意。

「從購買力角度看,五星酒店這些年其實是在不斷降價的。」路暢分析説,「二三十年前,人們月薪幾百元的時候,五星酒店的房價是幾百元;現在普通打工人的工資也有幾千上萬元,仍然能住到幾百元一晚的五星酒店。這樣算來,價格實惠了十倍不止。」

圖 | 路暢住過的酒店

中年人轉投五星酒店的時候,年輕人的選擇更加自由多樣。

面對高漲的酒店價格,他們既不盲目追「星」,也不甘被動接受漲價,而是以更靈活、更清醒的方式,重新定義旅途中的居住價值。

小悠坦言,不和父母一起出門時,青旅和民宿是首選。

「青旅一晚幾十元,有些民宿淡季也是這個價,面積更大,還帶洗衣機和廚房,比同價位的快捷酒店自在多了。」

去年春天,她和朋友去桂林旅行,住的是可以看山景的民宿,一室一廳每晚僅一百多元。

白天騎行回來,她把髒衣服扔進洗衣機,朋友在廚房做晚飯。飯后,兩個人窩在沙發上看投影,很放松。小悠算了一下,在桂林一周兩個人的人均花費才1000出頭。

「不過,選民宿也得看運氣,現在民宿的價格漲得也很兇。」小悠説,「很多‘走投無路’的年輕人已經越過酒店或民宿,直接搭帳篷露營了。」

據統計,2025年國慶期間,露營裝備銷量同比激增230%,露營地入住率高達92%。

對於年輕人而言,住一晚高價酒店的錢,能買一頂很不錯的帳篷。星空下的露營,不僅成本可控,體驗也更獨特。

於是,當熱門旅遊城市的酒店競相沖高價時,武漢江灘與福州街區的草坪上,帳篷如雲朵般鋪開。

這種「不住酒店住帳篷」的風潮,正從少數人的嘗試演變為一羣人的默契。

「我們這代人,正在經歷一場消費覺醒,」小悠道,「不再輕易為旺季溢價和品牌光環買單,而是會問:我花的錢到底換來了什麼不可替代的價值?」

被「血洗」的行業

面對同一困境,兩代人有各自不同的解法——中年人用溢價購買確定性,年輕人用創造力解構困局,而背后的酒店從業者也有自己的焦慮。

有人説,酒店可能是繼房地產、餐飲、白酒之后又一個被「血洗」的行業。

根據酒店之家發佈的2024年行業數據,國內酒店業核心績效指標呈現整體回調。

在平均房價(ADR)下降5.8%至200元的同時,酒店出租率(OCC)也下滑2.5個百分點至58.8%,最終帶動每間可售客房收入(RevPAR)回落至118元,同比減少9.7%。

以北京為例,據北京市統計局數據,2025年上半年,北京住宿和餐飲業整體利潤下滑67%,其中1613家住宿業單位利潤總額僅5980萬元,降幅高達92%。

行業整體增長步伐顯著放緩,面臨着成本壓力、消費者需求變化等諸多挑戰。在此情況下,很多酒店閉店,甚至轉型另尋出路。與此同時,還有新的酒店項目不斷涌現。

2022年以后,報復性旅遊一度推高了酒店房價,聞到金錢味道的資本扎堆入場,三年來,全國酒店客房數從2021年的1347萬套,猛增到2024年的1764萬套。

業內人士預計,到2025年年底客房數將突破1800萬。

然而,「增收又增利」的酒店集團並不多,更多的是規模不斷擴張,單體酒店壓力卻越來越大。爲了讓營收更好看,旺季有客來便能「宰」一個是一個。

與快捷酒店瘋狂擴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五星級酒店的持續收縮。

根據文旅部統計,2020年全國五星級酒店有850家,而到2024年第三季度,僅736家——五年間消失了114家。

曾幾何時,五星酒店是城市現代化的象徵,鎏金旋轉門、倒影清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戴白手套的行李員和彬彬有禮的門童,共同構成了一個關於身份與階層的想象空間。

如今,這些昔日的「城市會客廳」正集體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高端酒店存量市場中約80%的業主為房地產商。隨着地產黃金時代落幕,疊加經濟增速放緩、商務會議縮減、企業差旅預算收緊與大眾旅遊消費趨於理性,五星級酒店的生存壓力與日俱增。

麥肯錫最新行業報告印證了這一趨勢:過去三年間,中國企業差旅預算平均下降15%~20%,科技、互聯網與金融等行業尤為顯著,降幅超過30%。

對此,麥傑感受頗深。他説,過去因公出差時,公司通常指定入住萬豪、喜來登或希爾頓這類高星酒店,財務制度也只報銷這些品牌。

現在,公司要求「非必要不出差」,能線上完成的絕不線下進行,差旅預算大幅壓縮。

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何高星酒店在節假日並未大幅提價。這類酒店日常定價已處高位,留給假日溢價的空間本就有限。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核心客羣以商務旅客和注重品質的遊客為主,過度漲價不僅難以被接受,還可能損害長期建立的品牌形象。

不過,五星酒店也並非完美選擇。

尤其是一些老牌「五星」,普遍存在裝修風格滯后、設施老化等問題。麥傑提到,有些酒店房間還有潮濕發黴的氣味,體驗感大打折扣。

而那些在假期大幅漲價的快捷酒店與民宿,表面看像是「趁火打劫」,背后也有現實的經營壓力。

在行業整體利潤下滑、運營成本持續走高的背景下,旺季成為許多經營者平衡全年收支的重要窗口。

Tina是大連一家民宿的老闆娘。她和丈夫在東港租了兩層公寓,精心打造了幾十套北歐風格的精品民宿。

圖 | Tina所在的東港景區

在四五十平方米的空間里,洗衣機、廚衞和巨幕投影一應俱全。在旅遊淡季,這樣一間房每晚只需六七十元;而到了五一、十一這樣的黃金時段,價格則會調整至四五百元。

「大連雖然是一個旅遊城市,但淡旺季很明顯。」Tina説:「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淡季,幾十元的房價要覆蓋房租、水電、網費和人工,其實非常困難。如果旺季不適當調整價格,我們根本難以維持。」

圖 | Tina所在的東港景區

Tina的話道出了當下住宿市場的真實困境。當遊客抱怨「酒店刺客」與「民宿刺客」時,許多像Tina這樣的經營者,實則是在淡季的生存壓力與旺季的輿論壓力之間艱難求生。

國慶假期的漲價潮,既是市場規律的體現,也是行業結構性矛盾的集中爆發。

無論是選擇「向上遷宿」的中年人,還是「就地露營」的年輕人,抑或是在盈虧線上掙扎的經營者,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試圖在這片漲聲四起的市場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平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