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3 15:29
2026春夏上海時裝周自10月9日啟幕以來,已推進數日。這場持續升溫的時尚盛會,早已超越單純的秀場集合,在城市空間中鋪開多元文化圖景,成為連接國內外時尚力量、融合創意與產業的核心樞紐。
作為「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的十大標杆活動之一,本季時裝周以「拓界・再定義」為主題,在科技、藝術、文化與可持續理念的交織中,不僅為全球品牌提供了深耕中國市場的實踐平臺,更讓本土設計力量得以在國際視野下持續發聲,實現從「單向輸出」到「雙向奔赴」的深度交流,啟幕至今的多場發佈秀、跨界活動與主題展覽,已讓這份 「雙向共生」 的生態輪廓愈發清晰。
本土力量的集體發聲:從「創意新苗」到「生態支柱」的十年蜕變
回溯2015年前后,中國本土設計正處於「破土而出」的關鍵階段——消費者對個性化表達的追求日益強烈,買手業態逐步興起,國際時尚舞臺上的中國面孔開始增多。而上海時裝周,正是這場「本土設計浪潮」的重要推手。歷經十數載耕耘,當年的「創意新苗」如今已成長為「蔚然成林」的產業力量,本季時裝周中,多位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本土設計師品牌集中慶祝周年紀念,成為中國時尚設計力量的一次集體巡禮。
在新天地煥新升級的「魔方秀場」,8ON8迎來品牌標誌性的八周年發佈,XUZHI則帶來意義非凡的十周年大秀。這兩個品牌從創立之初便紮根上海時裝周,前者以復古未來主義的設計語言打破風格邊界,后者則憑藉對面料與結構的細膩把控,成為中國獨立設計的代表之一。此外,Le Fame選擇在外灘舉辦十年發佈秀及主題展覽,將東方美學與現代時尚巧妙融合,讓外灘的歷史建築與品牌的設計理念碰撞出獨特的文化火花。
這些本土品牌的集中發聲,不僅是各自成長節點的見證,更折射出上海時裝周對本土設計生態的培育之力。從最初為獨立設計師提供「展示窗口」,到如今構建起涵蓋發佈、傳播、商業轉化的全鏈條支持體系,上海時裝周已成為本土品牌走向成熟的「孵化器」。GLAM特色時尚發佈在前灘31打造社交禮服專場,填補了本土細分時尚領域的空白;KIDSWEAR則在800秀上演兒童時尚專場,其中jnby by JNBY以「自由的想象力」為理念擔綱開幕大秀,展現了本土品牌在童裝領域的創意實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本土品牌不再侷限於「風格表達」,而是開始在「可持續」「跨領域共創」等全球時尚議題中主動發聲。國民品牌康師傅首度跨界上海時裝周,聯手設計師品牌RICO LEE,創新運用茶渣與再生塑料瓶製成環保面料,不僅推出了兼具實用性與環保理念的服裝系列,還同步發佈康師傅冰紅茶×上海時裝周限定罐,讓「可持續時尚」從秀場延伸至大眾消費場景。荷木HEMU、TUYUE涂月、SUNCUN三寸盛京、AWAYLEE等品牌則圍繞東方美學展開多元探索,將蘇繡、扎染等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語言結合,讓本土文化在時尚語境中煥發新的生命力。這種從「本土風格」到「全球價值」的躍遷,正是上海時裝周推動本土設計力量成長的核心成果。
國際品牌的「上海選擇」:從「市場試水」到「生態共建」的深度綁定
如果説本土品牌的集體發聲展現了上海時裝周的「內生動力」,那麼國際品牌的紛至沓來則印證了其作為「亞洲時尚樞紐」的國際影響力。本季上海時裝周吸引了十余個海外品牌舉辦首秀,並迎來眾多「老朋友」的深度參與——這些國際品牌的「上海選擇」,早已超越單純的「市場拓展」,成為與中國時尚生態共建的「戰略佈局」。
在首秀陣容中,阿迪達斯的呈現具備較高關注度。作為全球運動時尚領域的重要品牌,阿迪達斯選擇在上海老市府大樓創意呈現「POWER OF THREE」系列活動,恰逢其上海創意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此次活動並非簡單的新品發佈,而是一場跨界融合的「時尚盛宴」——品牌攜手著名音樂人、頂尖舞者、跨界藝術家和世界超模,以實驗性的街頭表達,詮釋「誕生於賽場,閃耀於秀場,風靡於街頭」的品牌路徑。這種將品牌歷史、本土文化與時尚表達深度結合的方式,既展現了阿迪達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也體現了上海時裝周作為「文化連接器」的獨特價值。此外,曾亮相國際時裝T台的韓國品牌EENK、美國品牌Climate Project,以及來自法國、意大利、越南的多元設計力量,均選擇在新天地「魔方秀場」發佈新品;丹麥品牌ONLY更是將其30周年紀念活動落地上海時裝周,這些國際品牌的集中入駐,讓上海時裝周成為全球時尚新品的「首發陣地」。
在「老朋友」陣營中,國際合作夥伴們以「深耕之姿」推動着與中國時尚生態的深度綁定。全球高端精品集團開雲集團將第四屆「開雲中國可持續創新先鋒獎」落地時裝周,圍繞「引領水資源正效益」的主題,挖掘中國初創企業的科技成果,加速中國時尚產業的可持續創新步伐,這種從「品牌合作」到「產業賦能」的轉變,讓國際資源真正服務於中國時尚產業的長期發展。
哈羅德百貨與H&M的持續參與,則展現了國際品牌對本土設計力量的「賦能式合作」。哈羅德百貨第六年攜手上海時裝周,以「倫敦至上海:時尚雙城記」為主題,為中國設計師提供國際級曝光與合作機遇,將其在全球時尚領域的專業洞察與中國市場的需求結合;H&M 則在去年「中國設計師合作計劃」成功的基礎上,本季正式啟動第二季合作,攜手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JACQUES WEI,以2026中國新年為題,生肖「馬」為靈感源點,打造涵蓋女裝及配飾的全新聯名系列,將於2026新春之際正式發售。該系列將東方含蓄意境與西方現代廓形交織,塑造獨立優雅的摩登女性形象。
對此,JACQUES WEI品牌創始人兼設計師魏東輝進一步解讀:「通過這個系列,我們與H&M一起從新的角度詮釋源自中國傳統文化靈感的設計,並探討如何讓其在現代時尚語境中煥發生機。生肖‘馬’不僅是一個符號,更承載着‘力量、自由、進取’的精神內核,我們希望能從更細膩的文化視角出發,將這些精神特質通過時尚語言轉化為消費者可感知的設計。本次與 H&M 和上海時裝周共同推出的合作系列,是對 JACQUES WEI 本身品牌風格邊界拓展與內核深化的重要嘗試。我們也希望通過這個系列傳遞‘自由無畏的優雅’這一精神內核,我們覺得現代女性可以如同駿馬一般,既有衝破束縛的力量,又有不失從容優雅的姿態,在生活中自在地展現真實的自我。」
H&M亞洲設計中心負責人Sara Gydal Lindquist則從合作落地與價值實現的角度補充道:「依託第一季合作系列的成功,我們本次聯名系列除了中國大陸以外,也會在韓國、泰國及澳大利亞的H&M線下或線上渠道進行發售,為設計師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同時也為更多關注中國設計的消費者帶去新的時尚選擇。在兼顧藝術性與商業性上,正如我們始終致力於為顧客以可持續的方式和優惠的價格提供時尚與品質,我們希望最大程度保留設計師獨有的設計語言,而H&M亞洲設計中心負責提供全部的面料和其它材料,並承擔所有生產工作。我們與JACQUES WEI團隊共同梳理其標誌性設計語言 —— 如東西方美學拼接、利落廓形、細膩面料質感,並在此基礎上通過面料優化、品類平衡等方式實現設計感、商業性與實穿性的平衡。我們與設計師團隊共同評估每一款單品的‘設計完整性’與‘商業可行性’,最終讓大眾消費者獲得兼具JACQUES WEI設計靈魂同時適合不同日常穿着需求的時尚單品。」
這種「雙向賦能」的合作模式,既讓本土設計師的創意獲得更廣泛的國際傳播,也讓國際品牌更精準地貼閤中國消費者需求。正如H&M集團零售大中華區及東亞區總裁司懿德所強調的,通過上海時裝周這一平臺,國際品牌不僅能觸達中國消費者,更能深度融入本土創意生態,實現「全球資源」與「本土需求」的精準對接。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品牌的「上海選擇」還體現在對本土文化的主動融合上。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品牌在GLAM社交禮服秀場的集中呈現,將東南亞的傳統服飾元素與現代禮服設計結合,與中國本土品牌的東方美學探索形成呼應;而《A MAGAZINE CURATED BY》策展與創造展覽上海特別篇,則邀請國際知名設計師與中國設計師共同創作,通過原作展出與系列論壇,推動國際與本土設計社羣的深度對話。這種「文化互鑑」式的交流,讓上海時裝周不再是「國際品牌的秀場」,而是全球時尚文化的「交融平臺」。
從本土品牌的「集體巡禮」到國際品牌的「深度綁定」,2026春夏上海時裝周以「拓界·再定義」為指引,構建了一個多元共生的時尚生態。在這里,本土設計力量通過與國際品牌的對話,實現了從「風格輸出」到「價值引領」的跨越;國際品牌則藉助上海時裝周的平臺,找到了與中國市場、中國文化對話的最佳路徑。當新天地的「魔方秀場」在白天將時尚延伸至城市公共空間,在夜晚化身為光影交織的藝術舞臺,當LABELHOOD的先鋒設計與GLAM的社交禮服、KIDSWEAR的童真創意共同勾勒出多元時尚圖景,上海時裝周早已超越「秀場」的定義,成為連接國內外品牌、融合多元文化的「時尚樞紐」。在推動上海從「消費目的地」向「消費策源地」與「潮流風向標」邁進的過程中,上海時裝周正以時尚為橋,讓全球時尚力量在此相遇、共生、共長,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時尚動能。
編輯/孟令津、徐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