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3 16:27
(來源:時尚商業Daily)
時尚商業Daily 10月/13日
零售巨頭Costco讓時尚品牌失眠。
今年6月,Lululemon 起訴Costco,指控其仿冒運動服裝,這看似一場法律糾紛,卻折射出一個更深層的行業現象,當倉儲式零售商開始複製設計,時尚的邊界正在模糊。
據 GlobalData 數據,2024 年Costco服裝銷售額高達 97 億美元,五年增長近 40%,超過山姆會員店和BJ’s 會員制倉儲超市,成為全球最大的服裝零售商之一。
這種「意外的時尚成功」背后,並非偶然。
Costco精準抓住了當代消費的心理,人們希望花更少的錢,穿出與高端品牌接近的質感,Costco的採購模式靈活多樣,從與製造商直接合作,到品牌授權,再到「opportunistic 採購」,即抓住短期供應機會的臨時採購,這種方式讓好市多不斷製造驚喜,也讓它無意間進入了時尚品牌的領地。
Lululemon 的憤怒並不僅僅關乎商標問題,它指控Costco模糊產品來源,讓消費者誤以為自己買到的是 Lululemon 的代工產品,這背后真正的焦慮,是品牌試圖守護的稀缺性與定價權。Lululemon 從來不只是賣瑜伽褲的公司,而是一種健康與中產精神的象徵。
目前Costco已經進入了中國的各大城市,擁有超過7家門店。
當消費者開始相信在Costco也能買到「差不多」的褲子,這種象徵體系就出現了裂縫,Costco的「模仿」不是設計層面的抄襲,而是心理層面的侵蝕,它挑戰了奢侈與平價之間的信任邊界。
過去十年,時尚行業一再被可替代性重寫,Shein 挑戰 Zara,優衣庫 的科技面料挑戰户外品牌,如今Costco又挑戰 Lululemon,但這一次的危險更深,因為Costco並非快時尚公司,而是建立在信任與會員忠誠之上的零售帝國,它的「仿冒」是供應鏈邏輯的自然延伸。
Lululemon 所擔心的其實是零售商角色的進化,設計與銷售的邊界正在消失。
在社交媒體時代,任何爭議都是流量,消費者未必在意誰抄誰,他們只會發現一個事實,原來 Lululemon 的褲子,在好市多能買到幾乎一樣的,品牌的神話正在被價格打破。
Lululemon 的不容忍仿冒,不只是法律行動,而是一種文化宣言,它在為所有依靠設計與敍事構建價值的品牌發聲,在供應鏈同質化的年代,品牌仍需捍衞不可替代的意義。
而Costco的崛起,則提醒我們一個更現實的結論,在被算法、折扣與便利重組的零售時代,真正的奢侈,不再在標籤上,而在邊界之內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