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武漢新勢力41天極速IPO:單季盈利只花4年,毛利率飆到新勢力車企第二

2025-10-13 10:16

傑西卡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新能源車企,最快多久能單季盈利

一家武漢新勢力給出的答案是,

在東風集團股份宣佈退市計劃的41天后,新能源子公司嵐圖,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介紹上市」方式登陸,不涉及募集新的資金,只是將公司現有股份在交易所掛牌交易,因此上市流程更快。

隨着招股書公之於衆,嵐圖極速盈利的祕密,也終於在數據里曝光了。

最快盈利的新勢力,財務指標什麼水平?

先來關注收入水平,嵐圖汽車的營業收入從2022年的60.5億元,猛增至2023年的127.5億元,並進一步在2024年達到193.6億元。

這意味着在兩年內,其收入規模增長了兩倍多,三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78.9%

這種增長勢頭在2025年依然強勁。今年前7個月,嵐圖汽車實現營業收入157.8億元,同比增長90.2%。

收入增長的直接驅動力,是銷量的快速攀升。

嵐圖汽車的銷量從2022年的19409輛,增長到2023年的50285輛,再到2024年的80116輛,兩年間的銷量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03.2%

2025年前七個月,銷量已達66680輛,超過2023年全年的水平。

粗略計算,嵐圖汽車的單車均價,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為31.2萬元、25.4萬元和24.2萬元;截至今年7月末,為23.7萬元。

潤水,是嵐圖招股書里最受外界關注、也是最亮眼的部分之一。

2022年到2024年,以及2025年前7個月,嵐圖的毛利分別為5.03億元、18.13億元、40.65億元和33.62億元。

公司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8.3%,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14.2%,並在2024年達到21.0%。截至今年7月末,毛利率進一步優化到了21.3%

根據灼識諮詢的報告,在2024年新能源車企中,嵐圖的毛利率已經排到了第二,超過了理想,僅次於賽力斯(小米集團未包含)

淨利潤/虧損層面,儘管公司在過去三年整體淨虧損,但虧損額在迅速收窄。2022年至2024年,嵐圖分別虧損15.38億元、14.96億元和0.9億元。

更重要的是,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實現了單季度盈利。截止到今年7月,嵐圖仍盈利4.34億元,而去年同期還是虧損的5.74億元。

根據灼識諮詢資料,嵐圖是行業內最快實現單季度盈利、經營現金流轉正最快的新能源車企。

可能有人會疑惑,拿銷量去對比,嵐圖今年月銷維持在1萬台以上,在動輒幾萬的其他頭部新勢力中,並不算突出。

嵐圖又如何能做到早早盈利?難道只是憑藉「東風」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從財務數據的角度可以探知一二。

「三費」當中,2022年到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七個月,嵐圖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3.43億元、11.21億元、20.03億元和11.96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2.2%、8.8%、10.3%和7.6%,可以看到研發效率呈提升趨勢

同時,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效率,也可以看到正在逐步優化:

所以嵐圖的盈利能力,在成本控制上首先得到了解釋。

不過,這並非決定性因素。畢竟在車圈想活下來,從來都是用實力説話的。

嵐圖怎麼做到的?

從市場層面看待,嵐圖的成績,當然還離不開母公司東風的託舉。

嵐圖成立於2021年,比起其他新勢力時間並不算長。但有東風沉澱56年的造車技術、資源優勢打底,省去了一切從0開始的鋪墊。

嵐圖還藉助了東風的渠道資源,快速搭建了 「直營+生態夥伴」 的混合網絡,截至2025年7月,已在148個城市佈局407家門店。

核心技術可共享、供應鏈體系可共用,還避免了重複投資,所以成長起來會更快。

而且老牌「國家隊」的背書,也為嵐圖帶來了更多外力支持,比如低息貸款和資本注入——

事實上,在嵐圖的收入中,還有部分其他收入。拆解之后,會發現過去三年中,嵐圖還有數億元的政府補助,這部分補貼會直接體現在利潤中。

拿今年前7個月舉例,嵐圖獲得的與收入相關、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合計爲6.42億元,同比增長了307%。

不過,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嵐圖自身的能力上來——

不過,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嵐圖自身的能力上來——

嵐圖已經完成了一套通過技術降本、增效、最終實現產品溢價的完整商業閉環。

產品上,嵐圖目前主推的產品矩陣,已覆蓋主流價格帶與場景,形成「SUV+MPV+轎車」三大品類:

「SUV雙子星」知音和FREE,主攻20-30萬元市場;「三旗艦」夢想家、追光、泰山,價格上探至30萬元以上,以提升整體溢價和毛利。

特別是王牌——嵐圖夢想家,2024年銷量達4.7萬輛,穩居新能源MPV前列;前不久上市的2026款夢想家,上市18小時訂單破萬。

而在技術上,嵐圖也已搭建起了成熟的自研體系,覆蓋平臺架構、動力、智艙、智能輔助駕駛、生態五大技術底座。

例如其自研的ESSA原生智能電動架構,是中國首個自主開發的多動力兼容架構,支持純電、混動、增程三種動力方案共線生產。

且該架構的硬件通用化率高達90%,研發成本降低、新車開發周期大大縮短,產線效率也得到提高。

SOA電子電氣架構,以軟件定義汽車,支持功能快速迭代與個性化場景定製。

高階輔助駕駛系統鯤鵬智駕,可以實現高速NOA,能自動上下匝道、智能避讓、智能變道超車……

不過需要正視的是,儘管基礎已經打好,嵐圖現如今的銷量水平,和其他頭部新勢力比仍有不小差距。

所以在自研之外,嵐圖選擇了「最強外援」華為。搭載了華為ADS和鴻蒙座艙的夢想家和FREE+,有多火就不用多說了。

從銷量數據看,華為帶來的助力確實不小。

四大系列車型中,最暢銷的是嵐圖夢想家和FREE系列,今年7個月過去,兩者的銷量分別為4.01萬輛和1.82萬輛。

而知音和追光系列,對比之下就表現得不那麼盡人意,今年前7個月,分別累計銷量6575輛和1768輛。

招股書顯示,追光也是目前唯一沒有搭載華為方案的車型。

另外,平均下來,嵐圖今年月均銷量為9525輛,最多的夢想家月均貢獻5730輛,最少的追光月均銷售253輛。

要追趕現在的新勢力平均線,嵐圖壓力不小,依然是長路漫漫。

所以,在佼佼者眾多的新勢力里,嵐圖上市不是終點,而且是下一階段的起點。

— 聯繫作者 —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