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3 09:05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文 丨 《BUG》欄目 周文猛
近日,「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怪獸充電因拒絕高瓴資本提出的1.77美元/ADS(美國存托股份)私有化報價,轉而選擇1.25美元/ADS的低價方案,引發市場對其中小投資者利益損失的擔憂。
在業內人士看來,怪獸充電選擇接受低價私有化方案,或因「利益分配方案對管理層更有利」。不過,對於上述爭議,怪獸充電方面至今未進行任何公開解釋或信息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公司私有化的過程中,怪獸充電的主營業務——移動充電業務,過去一年間也出現了明顯下滑。此外,公司此前一直保持的充電寶市場「第一」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
怪獸充電友商渠道人員徐牧(化名)透露,「由於去年怪獸充電主動出售充電寶業務直營門店,該行為影響旗下合作伙伴信心,一些原來只做怪獸的萬台設備級代理商,也開始主動轉向拓展非怪獸充電寶品牌業務。」
低價私有惹爭議,中小股東利益或「受損」
近日,怪獸充電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13E3文件,宣佈怪獸充電董事會正式拒絕高瓴資本於8月提出的1.77美元/ADS(美國存托股份)溢價私有化要約,將繼續堅持此前與信宸資本及管理層組成財團的1.25美元/ADS私有化方案。
由於怪獸充電堅持低價私有化,而拒絕了高瓴資本明顯更優的報價,該行為引發廣泛爭議。有業內律師指出,該行為「很難説符合所有股東的利益最大化原則」。另有部分中小投資者擔憂在低價私有化方案下,「自身利益可能未能得到充分保障,需要承擔公司控制權溢價未能體現在股價上的潛在損失」。
「擺明聯手資本一起坑小股東。」有網友直言。與此同時,怪獸充電管理層的管理能力及其誠信問題,也引發廣泛質疑。有充電寶行業人士在與《BUG》欄目溝通中直言:「或許他們高管和低價私有化機構商量好的利益分配方案對管理層是更優的,也纔有此決策。」
不過,對於上述爭議和投資人擔憂,截至發稿怪獸充電方面並未迴應《BUG》欄目問詢,也未作任何公開解釋。
充電寶業績「腰斬」,代理商「信心減弱」
《BUG》欄目注意到,引發爭議的同時,怪獸充電年中發佈的2024年度報告中,公司最為核心的移動設備充電業務(即「充電寶」業務),在2024年內出現了大幅度下滑。其充電寶業務全年營收13.85億元,同比下滑超 51.72%,較上一年度的28.69億元相比,主營業績近乎腰斬。
而伴隨公司主營業務的大幅度下滑,怪獸充電2024年全年營收也出現了明顯下滑,其總營收18.94億元,同比下滑35.99%,較2023年的29.59億元下滑超10.6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毛利也連續多年下滑,由2022年的22.65億元,下滑至2024年的8.03億元。
在徐牧看來,怪獸充電寶業務營收下滑,背后最核心的原因在於充電寶產品競爭力的下降,以及公司放棄直營等一系列的管理策略調整,加劇了代理商羣體對怪獸充電寶產品的信心減弱,進而轉投到了其他競對體系內。
去年8月,怪獸充電被曝正大面積出售城市直營業務,全面轉向代理加盟模式。據怪獸充電內部人士對《BUG》欄目透露:「除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優質點位仍在保持運營外,其余城市直營點位已在打包出售,轉賣給區域代理商。」
據徐牧介紹,在這一次調整中,由於怪獸充電主動放棄直營引發合作伙伴恐慌,彼時一些萬台規模級別的怪獸充電代理商,開始接觸美團充電寶、竹芒等競對,不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我們的代理商中就有大量來自怪獸充電的,至少1/4的代理商同時也在做怪獸等友商業務,去年有大批它們的代理找過來聊合作。」
有意思的是,除了代理商信心的動搖之外,似乎怪獸充電的整個管理層,對於公司充電寶業務的信心,也正在減弱。
在今年4月末發佈的2024年年報中,在長達161頁的年度報告(不含合併財務報表明細和獨立註冊會計師事務所報告)中,怪獸充電花了54頁的長篇幅來深入地分析公司發展所面臨的風險。整個財報看下來鮮能看到公司對於未來發展的「信心」與鬥志,更多的則是「危機感」與「信心不足」。
怪獸充電坦言:「公司過去曾出現淨虧損,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或維持盈利能力。」其還進一步指出,「公司向網絡合作夥伴模式(即全面轉代理加盟模式)的戰略轉變可能不會成功」。
行業變卷,「第一」地位動搖
據艾瑞諮詢《2024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當前,國內共享充電寶行業集中度較高,前五大品牌佔比96.6%。截至2023年底,怪獸充電的市佔率最高,達到36%。從交易規模角度來看,怪獸充電GMV超過40億元,位列行業第一梯隊。
在與《BUG》欄目溝通中,多位共享充電寶代理商直言。自去年底以來,怪獸充電「行業第一」的地位,已經發生了變化。
「目前為止,充電寶市場排名美團第一,怪獸第二。」一位怪獸充電寶代理商在與《BUG》欄目溝通中直言。雖然,目前尚無專業報告及檢測數據證明共享充電寶這一市場情況的變化。不過通過微信及支付寶充電寶查詢充電寶小程序使用情況發現,無論支付寶「最近使用量」,還是微信「好友使用量」,美團充電寶均已全面超越怪獸充電。
以支付寶「最近使用量」為例,美團充電寶最近使用人次超400萬+,而怪獸充電最近使用人次為200萬+,約為美團充電寶的一半。從微信小程序使用評論量來看,參與美團充電寶使用評論的用户,也數倍於怪獸充電。
而在怪獸充電2024年年報中,公司也坦然道:「我們身處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中,我們競爭對手可能比我們更有效地競爭,這可能會對我們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我們的一些潛在競爭對手在其他行業處於領先地位,並可能享有巨大的競爭優勢,不能保證能夠成功地與當前或未來的競爭對手競爭」。
「現在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去年日營收能達到60元的網點,今年只能達到50元,而且北京等地區開始實行按分鍾計費,各大充電寶廠商也在瘋狂出貨鋪貨,行業越來越卷,利潤也越來越低了。」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內部管理及產品質量等問題外,目前怪獸充電所面臨的挑戰,也來自「行業變卷」導致的競爭壓力。
中小股東「潛在損失」,誰來買單?
不斷「變卷」的行業背景下,怪獸充電管理層尋求私有化退市的舉措,似乎也釋放了公司對於未來發展不再「信心十足」的信號。但堅持低價私有化的舉動背后,中小股東可能因此而導致的潛在利益損失,又有誰來買單?
根據公開資料,怪獸充電的管理層合計持有公司16.9%的股份,但是掌握着高達64%的超級投票權。在這樣的治理架構下,持有超級投票權的一方,在行使權力時往往被嚴格要求履行受託人義務,維護全體股東的最大利益。
然而,怪獸充電的管理層卻選擇了利用超級投票權,與信宸資本組成財團試圖以較低的價格將公司私有化。而這一行為,也引發了中小股東們的反對。一部分怪獸充電股東曾公開表示,「管理層低價私有化的舉動透支了投資機構的信任,未來不排除去境外發起訴訟」。
作為曾經與怪獸充電共渡難關、共同發展的投資人,中小股東的權益也不應被忽視。
責任編輯:屠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