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發揚楓橋經驗 破解預付難題 | 廣州上線「廣信預」消費預付資金監管平臺

2025-10-12 08:54

(來源:廣州金融)

「充值健身卡后遭遇商家捲款跑路」「美容院辦卡后資金安全難以保障」「店鋪閉店后剩余費用拒不退還」……在預付式消費愈發普及的當下,這些擔憂早已成了老百姓心頭揮之不去的「刺」。

今年5月,廣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部門間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預付費領域矛盾風險專項治理總體工作方案》,明確建設全市消費預付資金監管服務平臺。在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以下簡稱央行數研所)和廣州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在廣州市委金融辦的支持下,廣州數科集團基於廣州數字人民幣與金融創新重點實驗室探索搭建數字人民幣消費預付資金監管平臺(以下簡稱「廣信預」平臺),既為消費者預付資金加裝「安全鎖」,也為誠信企業貼上「信用碼」。

10月11日,廣州消費預付資金監管平臺「廣信預」上線儀式舉行。現場政企代表、金融機構及商户雲集,氛圍熱烈,共同見證「數幣預付、安全無憂」新模式的落地。市委政法委主要負責同志出席上線儀式並講話。

市委政法委主要負責同志在講話中強調,消費預付資金安全連着民生實事、關乎市場信用。「廣信預」平臺的上線,要通過把商户備案、合同簽署、資金存管、風險預警這些關鍵環節串起來,打造全鏈條監管閉環。要強化部門協同監管,以平臺為紐帶,共享數據、聯動處置,真正打破部門壁壘。要細化平臺功能,擴大應用覆蓋面,讓更多市民享受到平臺帶來的安全感。要加強宣傳引導,讓「走平臺、享安全」成為消費共識,營造規範、透明、合規的消費環境。要加強運行監測和信息保護,確保平臺安全可控、高效運行,努力將「廣信預」打造為全國消費預付資金監管的「廣州樣板」。

建成的「廣信預」平臺依託央行數研所提供的數字人民幣APP「元管家」預付資金管理模板進行開發,採用智能合約技術實現預付資金「一筆一清、實時清算」,覆蓋資金發行、購買、覈銷等全流程閉環管理,旨在構建「政、銀、企、民」協同共治生態體系,並設有微信小程序、廣信預APP等使用形式。已與多個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區建立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與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廣州銀行等10余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同時平臺正加快推進托育、職業技能培訓、養老、餐飲零售、文化旅遊、加油站、運動健身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廣度和深度。

上線當天,該平臺已入駐商家209户,涉及市民日常消費方方面面。通過實名認證登錄,消費者可在平臺上選購入駐商家的年卡、多次卡等預付產品。預付資金顯示在消費者的「監管資金」賬户中,消費記錄一目瞭然。

平臺建設運營方代表、廣州數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躍珍表示,「廣信預」平臺的誕生是多方協同發力、共解民生難題的寶貴成果,更是省市兩級「民有所呼、政有所應、企有所為」的生動寫照。作為廣州數字經濟建設的排頭兵,集團始終緊跟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以技術創新為根、場景落地為要、全力構建數字科技新業態,將加快平臺推廣,持續優化功能,使其成為全國消費預付資金監管領域具有廣州特色的實踐範例。

活動現場,廣信預平臺代表與廣州市衞健、人社、民政等6家行業主管部門簽署戰略協議,併爲各行業首批入駐10家商户代表頒發信譽商户標識。

「廣信預」平臺相關負責人強調,平臺是廣州數科集團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消費預付領域矛盾風險專項治理有關工作要求的具體舉措,是數字人民幣在消費預付領域的創新實踐,希望在后續應用實踐中能夠兼顧各方需求,形成商户寬心、市民放心、政府安心、金融機構專心、平臺運營用心的良好消費氛圍,吸引更多商户、消費者使用「廣信預」平臺,共同為廣州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增信心、添動力、明方向。

市委金融辦、市區兩級政府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銀行金融機構有關負責同志,平臺入駐商户代表等參加平臺上線儀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