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乘聯分會:9月乘用車廠商零售、出口、批發和生產均創當月歷史新高

2025-10-13 10:11

智通財經APP獲悉,10月13日,乘聯分會發布2025年9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2025年9月乘用車市場的特徵:9月乘用車廠商零售、出口、批發和生產均創當月歷史新高,新能源出口創出歷年各月的歷史新高;2025年1-8月乘用車國內零售實現累計9.5%的正增長,1-9月累計增速回落至9.2%,7-9月逐月壓低年累計增速,今年車市「前低中高后平」的走勢已初見端倪;今年直觀的降價價格戰稍顯温和,但年款增配、調整車主權益、「兩新」政策疊加本品廠補加碼等隱形優惠措施層出不窮,9月新能源促銷環比微增達到10.2%。

9月純電動市場(批發)同比增速32.4%,插混同比增速8.4%,增程同比增速8.7%,新勢力中的純電動與增程的結構佔比從去年的50%:50%變為70%:30%;國有大集團自主品牌發力強增長,上汽、東風、長安、奇瑞、北汽等五大國有大集團的自主品牌9月同比合計增長25%,其中深藍、嵐圖、極狐等大集團的自主創二代強勢增長;9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升到57.8%,呈現出由報廢更新、置換更新疊加新能源免徵購置税等普惠政策託底背景下的新能源平穩增長;2025年1-9月自主燃油乘用車出口208萬,下降9%,自主新能源出口132萬,增長125%,新能源佔自主出口38.9%。

1760321629141.png

1760321643795.png

零售:9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224.1萬輛,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11.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700.5萬輛,同比增長9.2%。今年國內車市零售累計增速從1-2月的1.2%持續拉昇到1-6月的11%,7-9月增速徘徊在6%呈現高基數的減速特徵,符合年初判斷的「前低中高后平」的走勢。今年9月零售銷量再創新高,較2017年9月219萬的歷史最高水平高5萬輛,呈現年末政策退出前的強增長特徵。

反內捲浪潮正推動車市向「降價減少、促銷平緩」的方向轉變,車市運行日益平穩。根據車企官宣降價或新車價格實質性突破近兩年最低指導價的規則統計:今年9月份有23款車型降價(去年同期36款和2023年同期11款),當前市場保持相對穩定。2025年9月新能源車的促銷力度維持在10.2%的中高位水平,較同期增加2.6個百分點,較上月微增0.7個百分點。2025年9月傳統燃油車的促銷力度23.9%,較上月增加1個百分點,較同期增加1.9個百分點。

面對外部衝擊加大、內部困難挑戰疊加的複雜局面,強有力的對衝平衡措施支撐了前三季度經濟與車市。隨着各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差異化顯現,區域間銷量增速有所分化,部分區域的8月銷量同比增長11%以上,而京津等區域下滑超10%,但9月的區域增速分化又有所改善。

9月自主品牌零售150萬輛,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12.9%。當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66.9%,同比增長3.6個百分點。1-9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場份額64.8%,較去年同期增長5.9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異,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9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9萬輛,同比下降6%,環比增長4%。9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4.3%,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1.6%,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上汽通用同比增長48%,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5.8%,同比增長0.1個百分點。韓系和其他歐西品牌零售份額有所微降。9月豪華車零售24萬輛,同比下降1%,環比增長16%。

9月的豪華品牌零售份額10.8%,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傳統豪華車市場較合資壓力更大一些。

出口:根據乘聯數據,9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52.8萬輛,同比增長20.7%,環比增長5.7%,1-9月乘用車廠商出口399.9萬輛,同比增長12.5%。9月新能源車佔出口總量的40.1%,較同期增加15個百分點。9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46.3萬輛,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8%;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6.5萬輛,同比下降10.8%。

生產:9月乘用車生產283.8萬輛,同比增長17.2%,環比增長15.7%。1-9月乘用車生產2,078.0萬輛,累計同比增長13.9%,9月乘用車生產較歷史同期高點2023年9月的244萬輛高出40萬輛,生產走勢平穩。9月豪華品牌生產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6%;合資品牌生產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23%;自主品牌生產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15%。

批發:9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80.3萬輛創當月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2.4%,環比增長13.0%;1-9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084.5萬輛,同比增長13.1%。受零售調整的影響,9月乘用車批發同比增速比零售增速高6個百分點。9月自主車企批發197.5萬輛,同比增長18%,環比增長14%。主流合資車企批發53.9萬輛,同比增長0.1%,環比增長10%。豪華車批發28.9萬輛,同比增長4%,環比增長11%。

9月乘用車主力廠商總體批發格局持續變化,部分中間企業有逐步崛起跡象。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車、廣汽本田、廣汽傳祺等車企的環比表現較強。相較於8月,9月10萬輛以上銷量的乘用車廠商有7家(8月6家,去年同期5家),佔整體市場份額53%(上月50%,同期45%)。5-10萬輛批發量的乘用車廠商份額佔比21%(上月23%,同期27%),1-5萬輛批發量的乘用車廠商份額佔比21%(上月25%,同期24%)。

庫存:由於9月廠商生產態勢較平穩,9月廠商批發低於生產3.6萬輛,而廠商月度國內批發高於零售3.4萬輛, 9月乘用車廠商總體行業庫存增長7萬輛(去年同期下降12萬輛),今年9月是車企主動加庫存,去年是零售拉動的庫存下降。今年1-9月行業總體庫存下降23萬輛(去年1-9月下降91萬輛,2023年下降13萬輛、2022年增長42萬輛)。

新能源:

9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150.1萬輛,同比增長22.9%,環比增長17.5%;1-9月累計生產1,037.6萬輛,增長32.2%。

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150.0萬輛,同比增長22.4%,環比增長15.9%;1-9月累計批發1,044.4萬輛,增長31.9%。

9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29.6萬輛,同比增長15.5%,環比增長16.2%;1-9月累計零售886.6萬輛,增長24.4%。9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出口21.1萬輛,同比增長96.5%,環比增長3.9%;1-9月累計出口162.7萬輛,增長67.5%。

1760321655416.png

1760321676130.png

1)批發:9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53.5%,較2024年9月提升4.4個百分點。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68.3%;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40%;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6.6%。

9月純電動批發銷量94.7萬輛,同比增長32.4%,環比增長16.2%;9月狹義插混銷量42.4萬輛,同比增長8.4%,環比增長13.1%;9月增程式批發12.9萬輛,同比增長8.7%,環比增長24.1%。9月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動63%(同比+4.7%,環比+0.1%)、狹義插混28%(同比-3.9%,環比-0.7%)、增程式9%(同比-0.9%,環比+0.6%)。2025年1-9月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動62%(同比+3.8%)、狹義插混29%(同比-3.0%)、增程式9%(同比-0.8%)。

9月B級電動車批發28.7萬輛,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10%,佔純電動份額30%,較去年同期下降2.9個百分點。純電動市場的A00+A0級經濟型電動車市場較好,其中A00級批發銷量15.7萬輛,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27%,佔純電動的17%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2.4個百分點;A0級批發銷量23萬輛,佔純電動的24%份額,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A級電動車23.5萬,佔純電動25%份額,同比增長3.9個百分點;經濟型電動車增長是可持續的,只有經濟型電動車普及才能真正拉動車市增量。

9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有25個(上月22個),Model Y(59,907輛)、宏光MINI(54,498輛)、吉利星願(50,203輛)、比亞迪宋(42,178輛)、比亞迪秦(41,057輛)、博越(35,231輛)、海鷗(34,586輛)、海豹06(32,872輛)、軒逸(32,143輛)、元UP(31,775輛)、Model 3(30,905輛)、海獅06(30,901輛)、瑞虎7(27,093輛)、秦L(26,520輛)、瑞虎5X(25,545輛)、瑞虎8(24,152輛)、速騰(23,524輛)、繽越(23,275輛)、朗逸(23,113輛)、小米YU7(22,369輛)、RAV4(21,933輛)、海豚(21,888輛)、凱美瑞(21,704輛)、途觀(21,540輛)、哈弗大狗(20,530輛)。其中新能源車型佔13個,近期的博越、瑞虎5X、繽越、RAV4等燃油車主力車型國內表現較強。

2)零售:9月新能源車在國內總體乘用車的零售滲透率57.8%,較去年同期提升5個百分點。在9月國內零售,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78.1%;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4.5%;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7.4%。從月度新能源車國內零售份額看,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70.1%,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3.2%,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新勢力份額20.2%,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小米汽車等品牌拉動新勢力份額同比增長3.3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5.5%,同比下降0.9個點。

3)出口:9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21.1萬輛,同比增長96.5%,環比增長3.9%。佔乘用車出口40.1%,較去年同期增長15.4個百分點;其中純電動佔新能源出口的66%(去年同期83%),作為核心焦點的A00+A0級純電動車出口佔純電動出口的46%(去年同期38%)。伴隨着中國新能源車的規模優勢顯現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製造的新能源品牌產品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其中插混佔比新能源出口的31%(去年同期17%),雖然近期受到外部國家的一些干擾,但自主插混出口發展中國家增長迅猛,前景光明。9月廠商新能源出口方面優秀的企業是:比亞迪(69,258輛)、奇瑞汽車(31,392輛)、特斯拉中國(19,287輛)、上汽乘用車(16,302輛)、吉利汽車(14,631輛)、長安汽車(9,889輛)、上汽通用五菱(7,292輛)、零跑汽車(6,888輛)、沃爾沃亞太(5,165輛)、小鵬汽車(5,004輛)、光束汽車(4,656輛)、長城汽車(3,635輛)、東風汽車(3,577輛)、極星汽車(2,495輛)、智馬達汽車(2,103輛)、廣汽埃安(2,037輛)、北京汽車製造廠(1,452輛)、智己汽車(1,001輛)、一汽紅旗(843輛)、江淮汽車(790輛)、領途汽車(638輛)、廣汽傳祺(544輛)、東風本田(538輛)、江蘇悦達起亞(510輛)。其他車企新能源出口也有一定規模。從海外體系建設上,部分自主品牌的CKD出口佔比較高,長城汽車CKD出口佔比47%,比亞迪CKD出口佔比9%,從整車出口轉向CKD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產體系建設,長城汽車、比亞迪等企業都表現很優秀。

4)車企:9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總體走勢較強,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以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為代表的狹義插混表現持續較強。

在產品投放方面,隨着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多線並舉」策略的實施,市場基盤持續擴大,新能源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20家(同比持平,環比少1家),佔新能源乘用車總量92.6%(上月93.5%,去年同期91.9%)。其中,比亞迪(393,060輛)、吉利汽車(165,201輛)、特斯拉中國(90,812輛)、長安汽車(90,072輛)、上汽通用五菱(88,781輛)、奇瑞汽車(85,379輛)、零跑汽車(66,657輛)、長城汽車(45,878輛)、小米汽車(41,948輛)、小鵬汽車(41,581輛)、東風汽車(41,573輛)、賽力斯汽車(41,271輛)、上汽乘用車(41,201輛)、蔚來汽車(34,572輛)、理想汽車(33,951輛)、廣汽埃安(27,297輛)、一汽紅旗(17,107輛)、一汽奔騰(16,214輛)、極狐汽車(16,016輛)、智己汽車(11,088輛)。

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突破2萬輛的企業品牌是:比亞迪(347,353輛)、吉利汽車(150,570輛)、長安汽車(84,237輛)、上汽通用五菱(78,434輛)、特斯拉中國(71,525輛)、零跑汽車(59,769輛)、奇瑞汽車(53,438輛)、鴻蒙智行(52,916輛)、長城汽車(42,243輛)、小米汽車(41,948輛)、東風汽車(36,661輛)小鵬汽車(36,577輛)、蔚來汽車(34,572輛)、理想汽車(33,951輛)、廣汽埃安(26,019輛)。自主主流車企的新能源日益走強,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等車企國內新能源零售表現很好。

5)新勢力:9月新勢力零售份額20.2%,同比增長3.4個百分點。新勢力車型中的純電動銷量佔比70.3%,較同期的49.9%佔比大幅提升;新勢力純電動中的10-15萬級別銷量佔比大幅增長。自主傳統車企的獨立新能源品牌作為創二代的表現較強,份額12.5%,同比增長1.2個百分點。深藍汽車、奕派科技、極氪、極狐、嵐圖等自主大集團的自創新能源品牌表現優秀。

6)普混:9月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8.2萬輛,同比下降7%,環比增長18%。其中廣汽豐田(38,579輛)、一汽豐田(31,308輛)、長安福特(5,041輛)、東風本田(3,002輛)、廣汽本田(2,398輛)、東風汽車(1,458輛)、吉利汽車(257輛)、廣汽傳祺(236輛)、江蘇悦達起亞(39輛)、長安馬自達(32輛)。普通混合動力市場相對平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