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2 17:53
財聯社10月12日訊(記者 張良德 實習記者 李婧)近兩年,國內建築用鋼需求減弱,帶動鐵礦石原料需求下滑,但全球鐵礦產能仍在持續擴張,供給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這一系列變化推動鐵礦石市場加速擺脫長期以來的 「賣方市場」 格局。供需格局深度調整之下,10月初,圍繞必和必拓鐵礦石談判、西芒杜鐵礦合作等關鍵事件,全球鐵礦石市場迎來新一輪風雲變幻,中國鋼鐵企業也藉此契機逐步提升在全球鐵礦石貿易中的話語權。
國內某大型鋼企工作人員向財聯社記者坦言,「從過往經驗來看,鋼廠與礦企的博弈中,礦企往往佔據更強勢的地位。但當前市場形勢已明顯轉變,僅從必和必拓談判這一事件就能看出,中國鋼鐵企業在全球鋼鐵產業鏈的利益分配中,話語權正逐步提升。不過鋼企和礦企的話語權爭奪未來可能仍是長期博弈的過程。」
暫停接收必和必拓鐵礦石
據媒體報道,9月30日,中國礦產資源集團向國內鋼廠及貿易商發出通知,暫停接收澳大利亞必和必拓所有以美元計價的鐵礦石,已裝船的12艘貨輪也包含在內。財聯社記者昨日從一家鐵礦石進口清關公司獲悉,「必和必拓的鐵礦石因為定價問題,目前是暫停進口的,不過澳大利亞其他企業的鐵礦石仍可正常進口,現在沒有進一步的消息,這要以商務部的消息爲準。」
據江蘇省鋼鐵行業協會消息,此次暫停採購的導火索,是8月下旬啟動的中澳鐵礦石長期協議談判,雙方在結算貨幣與定價機制兩大核心問題上始終無法達成一致。中方提出兩項核心訴求,一是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二是以當前約80美元/噸的現貨價為基準,鎖定季度長協價,通過「現貨掛鉤+季度定價」模式降低長期價格波動風險。但必和必拓堅持以美元結算,並要求將2025年報價較2024年上漲15%至109.5美元/噸,理由是「當前低價是經濟低迷與美元高利率導致的臨時現象,未來經濟復甦后價格必然上漲」。經過數周談判,必和必拓態度強硬拒絕讓步,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最終啟動了反制措施。
上述必和必拓報價高於近期鐵礦石價格。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普氏價格指數最近幾日報價在104美元左右,處於相對堅挺的位置,但后續由於中國下半年的鋼鐵產量一般來説比上半年低,原料需求會有所抑制。而從鋼材的需求端來看,今年金九銀十弱於往年,市場需求不及預期,對鐵礦石的整體需求應相對較弱。」
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中國每年大約消費全球海運鐵礦石的75%。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量佔比較高,但近年來國內鐵礦石進口逐漸多元化。王國清介紹,2024年國內進口鐵礦石12.37億噸,其中自澳大利亞進口7.4億噸,佔進口總量的60.07%,較2023年的62.5%下降2.44個百分點,巴西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長9.9%,南非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長6.8%。
此次中國暫停採購以美元計價的必和必拓鐵礦石,恰逢國內鐵礦石庫存處於較高水平,蘭格鋼鐵數據顯示,9月30日蘭格鋼鐵監測的34個港口庫存約1.34億噸。王國清介紹,當前港口庫存屬於年內相對較高階段,國內6到8月生鐵平均產量約7000萬噸,以此計算,現在港口庫存約是國內全部鋼廠一個多月的用量。
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首鋼股份(000959.SZ)獲悉,當前國內鋼產量正平穩下降,對上游鐵礦石需求逐漸減少。同時,海外礦產量逐漸增加,尤其是西芒杜鐵礦投產在即,總體供應量增加,鐵礦石價格預計將平穩下降。
據江蘇省鋼鐵行業協會消息,10月6日,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及FMG(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企業)先后宣佈接受人民幣結算,必和必拓陷入孤立。
西芒杜鐵路通車 首船鐵礦年內起運
9月底,幾內亞西芒杜鐵礦配套鐵路正式通車。財聯社記者從項目人員處獲悉,目前鐵路已貫通,但鐵礦石尚未發至馬瑞巴亞港口,現場正處於通車后的檢測調試階段;當前動態磅已調試完畢,預計4天后將發出首列鐵礦石運輸列車。
財聯社記者從韋立國際工作人員處獲悉,預計西芒杜鐵礦石將於11月11日啟動裝船作業,12月10日完成全部裝貨,經約50天海上運輸,首船鐵礦石將於明年1月底抵達國內碼頭。
值得注意的是,幾內亞馬瑞巴亞港暫非深水港,不具備遠洋貨輪直接靠港裝貨條件 —— 鐵礦石經鐵路運抵港口后,需先由駁船轉運至錨地遠洋貨輪,這一流程導致當前裝船速度較慢,但預計后期效率將大幅提升。
作為西非幾內亞東南部的世界級鐵礦,西芒杜鐵礦以出產高品質赤鐵礦聞名,整體礦石品位約66%-67%,礦山品質居世界前列。按澳大利亞礦業聯合會JORC標準,其已探明的控制及推斷鐵礦石儲量達24億噸,項目總資源量更有望高達50億噸。其中,南段3、4號礦區資源量約28億噸,北段1、2號礦區約20億噸。
開發主體方面,西芒杜鐵礦北段1、2號區塊由贏聯盟負責整合統籌;南段3、4號區塊則由Simfer集團(力拓集團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合資公司)主導開發。根據規劃,該鐵礦遠期年產目標達1.2億噸。業內測算,這將推動中國對澳大利亞、巴西的鐵礦進口依賴度從當前的80%降至約65%。
「西芒杜鐵礦的順利出礦,將有效提升我國鐵礦石資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我國在國際鐵礦市場的話語權。」王國清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事實上,除西芒杜鐵礦外,近兩年中國參與的海外鐵礦資源已進入產能集中釋放期。其中,國內企業參與的祕魯、喀麥隆等地的新建鐵礦項目,預計於2025年為中國市場帶來超千萬噸的增量供應。此外,力拓與寶武在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合資開發的西坡鐵礦項目已於今年6月正式投產,年設計產能25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