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700億通富微電,彎道超車!

2025-10-12 17:49

(來源:浪哥財經)

一石,激起千層浪!

2025106日,OpenAIAMD宣佈了一項「史詩級」合作——OpenAI將在未來四年採購6GWAMD芯片,價值高達約900億美元。這對2024年全年總營收僅為258億美元的AMD來説,是「再造一個AMD」的業績增量。

傳導至整個產業鏈上,承擔AMD80%以上芯片封測業務的通富微電,也隨着這場世紀合作,走入聚光燈下。

產品+股權」的共生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AMD跳出了傳統芯片買賣的框架,選擇了一種更接近於「共生」的模式——股權綁定。

其實,國內像奇瑞汽車與立訊、中科曙光海光信息賽力斯與華為都是依託於股權共生。但在國際端,兩大萬億科技巨頭的綁定,還是比較罕見的。

通過此次合作,OpenAI有望取得AMD1.6億股,約佔其總股本的10%屆時,或許將重塑全球AI芯片的競爭格局。

無獨有偶,通富微電與AMD的合作,也是「產品+股權」。

硬件產品環節大同小異,無非就是簽訂採購訂單,保持長期合作。但股權綁定上,AMDOpenAI選擇在主體公司交易,通富微電和AMD則選在子公司。

2015年,通富微電買下AMD在蘇州和檳城封測工廠各85%股權。直到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賬上還有併購所帶來的11.27億商譽。

而且,與主體公司相比,在子公司進行股權合作,不僅可以讓通富微電更專注於封測業務本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雙方合作提供更靈活的框架。

前沿技術下的海量訂單

要想繼續深挖,得先知道通富微電的封測,到底是什麼?

首先要明確,通富微電並不是造芯片的企業,而是給晶圓「穿衣服、做體檢」。整個產線類似於「臺積電造芯通富微電封裝AMD賣終端產品」。

這就使得通富微電,往上能快速捕捉臺積電等企業推出的2nm3nm等晶圓先進製程的要求;往下AMD協同研發,響應芯片性能、集成度等方面的需求。

近年來AMD在數據中心GPUHPC芯片等領域持續迭代這類芯片對封裝引腳數量、信號穩定性及散熱效率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

深度綁定下,通富微電「被動也必須主動」提升自己在先進封裝的技術實力。

2025年上半年,通富微電已經實現了主流的先進封裝技術——倒裝(FCCSPFCBGA等)產品的規模量產,良率高達98%應用於AI領域的頂尖2.5D/3D封裝技術,公司的南通生產項目也順利通過了備案。

技術迭代疊加股權綁定,AMD80%以上的封測業務都給了通富微電,通富微電也有一半營收來自AMD2024年,AMD為通富微電貢獻約120.25億元營收,佔公司總營收的比例達到50.35%

而且,更先進的技術就意味着更高的溢價能力。

2025年上半年,通富微電前面收購的兩大AMD子公司的淨利潤已經達到7.26億,帶動公司盈利能力遠超同行企業。同期,通富微電毛利率達到14.75%,高於長電科技華天科技

20256月,AMD推出了新一代的Instinct MI350系列產品。其中,MI355X的性能較英偉達的B200GB200還有較大提升。深度合作下,通富微電已經提前完成MI350系列3D封裝工藝驗證,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就能小批量生產。

這也再次印證了OpenAIAMD達成鉅額採購合作之后,通富微電很可能受益於此訂單和業績迎來新一輪放量

那麼,國內有諸多類似封測企業,通富微電憑什麼能成為AMD的選擇呢?

高端化的兩個「殺手鐗」

與長電科技「大而全」的不同的是,通富微電一開始走的就是高端化。

所謂的高端化落地下來,其實就是指的應用場景。通富微電在半年報中,對產品的服務範圍概括的主要就是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大數據存儲等前沿領域。而這在我國,甚至全球封測廠商中,都是一種絕對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而技術護城河的背后,是「無休止」的資金投入。

一方面,持續加大研發。

2020年以來,通富微電投入的研發費用已經達到65.8億。截至2025630日,集團累計專利申請量突破1700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近70%

公司在光電合封(CPO)、Power 產品、Cu wafer封裝領域的技術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產品已實現大批量生產。

另一方面,狂砸資金建廠。

封測其實更像一個「論資排輩」的市場。進入行業之前需要價值數億的生產線,進入之后還要隨着技術迭代還要不斷建廠房、更新設備、研發新品。

通富微電的資本開支一直處於高位,2020-2025年上半年合計近300億,三家頭部企業(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威微電)中,支出金額最大的。

不過這也有一個好處,整個市場其實很難有突襲的「黑馬」,通富微電的地位較為穩固,真正的角逐就在幾家頭部企業中。

2025年,通富微電又計劃投資25億用於南通超大尺寸2D+先進封裝技術升級、投資35億於通富超威蘇州、通富超威檳城,以滿足大尺寸多芯片的服務器的量產

好在如今,通富微電的資金投入已經有了階段性回報。

一來,通富微電經營質量一直在線。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3.11億,同比增長38.6%,環比增長206.45%,淨現比常年在1以上。

二來,通富微電封測技術持續走在前沿,為切入其他客户的供應體系打下了良好基礎。2025年上半年,通富微電的客户已經覆蓋了包括德州儀器、聯發科在內的大多數世界前20強半導體企業和絕大多數國內知名芯片設計公司。

最后總結

通富微電,已經做好準備了

當前,通富微電站在Chiplet技術、半導體周期復甦、AI算力需求的時代交匯點OpenAIAMD高達900億美元的合作,或許將使得通富微電迎來新一波訂單放量,加速公司在先進封裝領域的技術升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