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2 15:29
2025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主論壇在廣州舉行,展示了碳基與硅基生命融合趨勢下多場景機器人的實踐應用及生態構建。
10月11-12日,2025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主論壇在廣州舉行。
在大會展區,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提到的「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加速融合,推動文明範式革新重塑」正在進行之中,諸多中國移動「親戚圈機器人」前來亮相。
「未來以傳感器、處理器、存儲器、控制器等物理硬件為軀體,以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運動智能為神經中樞的硅基生命將迎來羣體性涌現。」楊傑認為,當AI持續釋放在技術能力、經濟效益上的「兩個規模效應」,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推動碳硅融合共生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多場景機器人集中亮相,展現碳硅融合實踐
「本次大會機器人蔘展規模、創歷屆之最。」中國移動市場經營部副總經理劉揚説。
大會展區的入口處就有一家無人餐廳:這里有跑堂的「店小二」、倒茶的「茶博士」、能開冰櫃門取物的「果奉儀」還有蒸包子的「點心郎」。從體驗感上來説,單看每一個提供服務的機器人都是先進科技的代表,但中國移動的目標並非單點突破,而是實現整體的調度——每個機器人的工作進度,整體訂單完成都在數字面板上清晰可見,所有工種自主協作。
在獨立展區,智元機器人帶來了明星產品矩陣。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智元遠征A2化身專業的接待導覽員,智元靈犀X2從高難度跑酷到靈動舞蹈的表演都不在話下,全靠智元文娛商演解決方案支持。智元精靈G1機器人是工業智造與物流分揀的能手,更是數採訓練解決方案的核心,為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持續進化提供源源不斷的真實數據燃料。據現場瞭解,這也是目前出貨量較大的一款機器人。四足機器狗D1 Ultra則是「巡檢專家」,內嵌強化學習運動算法,能廣泛應用於安防巡邏、科研教育等場景。
這些能跑、能跳、能協作的硅基個體,正是中國移動親戚圈機器人生態中從工具到夥伴的具象化實踐。它們正從展區走向千行百業,也是中國移動親戚圈機器人不斷「成長」的縮影。
在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移動智企展區,有搭建的無人藥店、無人值守小店等實景化平臺,也體現出普通生意中體現「碳硅共生、合創AI+世代」。銀河通用機器人的參展代表在無人藥店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業內還在努力拼「可交付」,這需要成本的下降和機器人更絲滑地切入工作流程。「我們和中國移動的合作是因為他們能幫我們帶來更多真實的場景應用,是很好的渠道推廣。」
「其實在一些省的省公司營業廳里,機器人已經在替代員工做一些服務的展示、產品的介紹。這些簡單的業務範圍也深受用户的喜愛。后續我們也將攜手合作夥伴,加速推動人工智能在家庭團隊廣泛業務演進升級,讓每個用户都能享受到更加智慧、更温暖、更安全的智慧家庭體驗。」中國移動智慧家庭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張錦衞説。
家庭也是重要的場景。今年,中國移動依託智家中心成立「中國移動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標誌着中國移動正式進軍具身智能新藍海。張錦衞説:「DeepSeek的爆火,也讓深層次人工智能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智慧家庭運營中心受益於時代的發展變化,不斷豐富完善我們的家庭產品供給,做大產品規模,助力提升市場的增長。」
聯動上下游,共築碳硅共生生態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發現,中國移動的機器人採購主要集中在2025年,其中以杭州研發中心最多、廣東、海南、湖北、江蘇地區都有涉及。多家展商表示,中國移動並不是簡單進行採購,后續還會聯合進行多種方案的開發。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中標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採購項目,這個總預算超過1.2億元的「大單」引發業內關注。
「各家的優勢很不一樣,像我們其實就是以零部件見長。」鈦虎機器人工作人員這樣介紹。公司專注電驅動與人形機器人,提供輕量化關節與協作機器人產品,並能夠提供定製化。這些零部件還可以應用在工業母機、汽車等產品上。在「聯創+」聯合實驗室(廣州移動·鈦虎機器人具身智能共創中心)里,兩家還在研究面向家庭場景的輪臂機器人解決方案,並聯合拓展定製化人形機器人集成與技術服務項目與面向文旅場景的人形機器人項目。
可以説,中國移動不是簡單關注機器人本體,現場也有諸多機器人上下游廠商進行展示,他們都是構成中國移動親戚圈的有生力量。戴盟機器人由香港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孵化,致力於研發高分辨率多模態觸覺感知、觸覺靈巧手軟硬件產品及「以人為中心」的穿戴式遙操作數據採集系統。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戴盟技術人員身着DM- EXton穿戴式遙操作數據採集系統流暢地控制着人形機器人Sparky1。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憑藉視觸覺傳感器DM-Tac W和視觸覺靈巧手DM-Hand1獲得了國際認可並斬獲海外訂單,已有產品出口歐美地區,並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千片級規模的穩定量產。
「中國移動在機器人研究的投入力度很大,他們很多的機器人在觸覺傳感器上有在和我們合作。」他山科技展臺工作人員展示了他們自研的觸覺傳感器,這款傳感器具備高精度三維力實時感知,可進行材質識別、接近覺感知,同時實現了多觸覺傳感單元的動態協同感知,有效促進了人形機器人場景閉環及泛化能力,提高了人機交互智能化水平和服務質量。中國移動也在採用這款數模混合AI觸感芯片及觸覺感知算法用以解決觸覺多維感知信號同時解析的難題。
要想實現硅碳價值一體化共創還有很長的道路,但趨勢已不可逆:硅基個體將從設備工具升級為協作夥伴,組織形態加速向「人機協同」演進,「超級平臺」「一人公司」加快崛起,「碳硅共生」文化加速形成,引發組織體系、倫理規範、法律制度等系統性變革。
楊傑認為,硅基生命羣體性涌現意味着AI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等廣泛普及,硅基個體規模將遠超人類,形成新的「人才紅利」、出現新的「360行」。而腦機接口、生物智能等技術不斷突破,將推動碳基生命與硅基生命在生理、認知層面逐步融合、共同進化,催生外骨骼、賽博格(即半機械化人)、數字生命等碳硅融合的生命新形態,幫助人類提升身體機能、突破認知瓶頸,實現體力與腦力的雙重躍升,將是硅碳形態深層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