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1 16:47
在自動駕駛技術加速邁向商業化落地的階段,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賽道正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
10月11日,滴滴自動駕駛宣佈獲得D輪融資,融資總額20億元。投資方包括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基金、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廣汽集團、廣州廣花基金及滴滴。資金將用於加大AI(人工智能)研發投入、推動L4(高度自動駕駛技術)自動駕駛應用落地。
滴滴聯合創始人、滴滴自動駕駛CEO(首席執行官)張博表示,L4自動駕駛技術是下個十年人工智能時代最重要的技術變革之一,將大幅提升出行安全、效率與體驗。滴滴自動駕駛在AI、量產及運營三個關鍵領域已有近十年的積累,將始終堅持負責任的科技創新,在積極探索新型就業空間的同時,穩步推進自動駕駛發展。
滴滴方面透露,今年以來,滴滴自動駕駛在北京和廣州開啟了全場景、全無人測試,無人車在早晚高峰、深夜、驟雨等複雜出行場景中表現穩定。滴滴自動駕駛和廣汽埃安聯合打造的新一代前裝自動駕駛車,計劃於2025年底交付,之后在北京、廣州等地開展示範應用。
滴滴自動駕駛的上一輪融資為去年10月宣佈的C輪2.9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3億元)融資,如今時隔一年再獲融資,也可以看出量產前夜資本和行業的暗流湧動。
這兩年,國內Robotaxi行業激烈競逐。除滴滴外,文遠知行、小馬智行、Momenta等企業均公佈了2025年量產計劃。一個月前,今年「跑步入場」的哈囉Robotaxi業務宣佈獲得阿里巴巴戰略投資,並計劃於2026年實現前裝車型量產,2027年部署超5萬輛車輛。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以來,Robotaxi商業化明顯提速。L4技術初步成熟、Waymo事故率低於人類司機的數據佐證,以及美國監管政策的松動,共同推動了行業信心的提升。未來,Robotaxi有望通過提升單車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進一步擴大網約車市場滲透率。
從行業競爭來看,Robotaxi行業已從技術驗證轉向規模化運營競爭。今年以來,滴滴、哈囉等企業均計劃在2026—2027年實現萬輛級部署,覆蓋多城市並探索個人用戶市場。中信證券預測,成熟運營后,Robotaxi的市場空間將顯著放大,對現有出行平臺的財務影響預計偏正面。
在「神仙打架」的競爭格局中,技術與商業模式的融合將成為決勝關鍵。隨着2025年量產節點的臨近,這場關乎技術、資本與運營的全面競賽也即將進入白熱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