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劉煜輝:這一輪我們選擇主動出擊,未來一年滬深300有望再漲1000多點

2025-10-11 21:53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六里投資報

今天(1011日),著名智囊學者劉煜輝在匯正財經策略會上,圍繞特朗普最新的關税戰、中國市場未來的高度、對十五五的展望等話題分享了他的最新觀點。

那麼,針對特朗普最新威脅對中國再度加徵100%關税,是不是又一次TACO交易的機會?

所謂TACO,是「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縮略語,

意思是在特朗普的關税威脅導致市場下跌時,投資者便押注他最終會退縮,股市將反彈,投資者通過逢低買入而獲利。

不過,針對短期而言,劉煜輝指出,由於前期湧入資金較多,三季度市場日均成交額持續超過2萬億元;

同時國內近幾月漲幅較大,整個雙創指數也漲了很多。

可以想見,下周一會面臨調整的衝擊;

事件已經發生了,接下來四季度或會止盈調整,市場的波動應該是已經形成了。

劉煜輝進一步分析了該如何正確看待這一事件?

認知這個問題,首先要擺正心態。

G2激烈的鬥爭中,其實攻守的雙方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中國已經儼然從一個弱者的狀態,轉化為今天強者的狀態。

中國應該是站在戰略優勢的一方。

這一回我們選擇的是主動出擊,

對於全球的供應鏈而言,是在秀肌肉。

如果你要卡我,我就卡你,那整個全球的供應鏈都會有風險,大家要重視這個問題。

此外,劉煜輝基於中國將結束通縮的判斷,預計PPI將回正,

在未來一年,將會推動滬深300從目前再漲1000多點,升至5500-6000點。

同時,這波牛市還能持續三年+,有望延續至美國下任總統交接;

巨大的阿爾法實際上在正在形成的過程中,這就是他對整個形勢和市場的判斷。

投資報整理精選了劉煜輝分享的精華內容如下:

前期湧入資金或止盈

下周恐面臨調整的衝擊


昨天晚上川普又發了個帖子,然后大家也看到全球範圍的波動衝擊。

因為三季度G2全球共振的動量趨勢是非常強的,

國內6月底以來的這一波,三季度整個雙創的指數漲了很多,

可能全年50%,但是主要的貢獻是三季度這一個季度的貢獻,累計的漲幅也非常大。

可以想到下周一面臨調整的衝擊,事件已經發生了,調整應該説可以想見是比較明顯的。

因為整個這麼多增量的資金,

三季度每天的成交量都在2萬億以上,已經持續這麼長時間了,

大量的增量資金入市都累積在強的趨勢板塊當中。

所以接下來四季度止盈調整,可以想見這個市場的波動應該是已經形成了。

從弱者心態轉為強者思維

把整個稀土鏈全面武器化


昨天晚上這個事件怎麼看呢?

我個人的體會,我們來認知這個問題,首先要擺正心態。

今天中國在應對G2激烈的鬥爭,我們早已不是2018年川普第一任的時候,六年前那個貿易戰的狀態了。

那時候中國應該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狀態,被動去應戰一個巨大的G2關係的重大逆轉。

但是經過這六年的鋪墊到今天,其實攻守的雙方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中國已經儼然從一個弱者的狀態,轉化為今天強者的狀態。

中國應該是站在戰略優勢的一方,

這一點要擺正,我們是一個強者。

如果不是這樣一個態勢的轉變,我們不可能有過去一年這1300點的上漲。

從去年924號開始轉勢,其實真正的轉勢是去年115號,

對方的總統選舉,川普這一波代表右翼保守的勢力上來以后,才發生了真正的雙方形勢的徹底扭轉。

包括對未來的展望、未來的空間也是基於此。

中國接下來在十五五當中,怎麼樣能夠逐漸把戰略的優勢轉化為戰略的勝勢,決定了我們中國股票市場未來的高度。

所以,作為一個強者的思維態勢來看,這一輪很明顯,

我們這一輪的反制,我們選擇的是主動出擊的態勢;

這和42號的對等關税戰還不太一樣。

這一回我們選擇的是主動出擊,

就是藉着美國那邊船舶的事,這也不是個新信息,其實放了這個風聲已經很長時間了。

我們就藉着這個落地的窗口,主動出擊,直接把整個稀土鏈全面武器化。

大家看得很清,這一輪中國找到了一個有利的武器,

現在無論是誰,只要你的產品中間用了中國哪怕是0.1%微量的稀土,都要經過北京當局的允許,開許可證;

無論是哪一個國家,不光是針對美國,是針對整個全球,都要建立這個許可證制度。

所以,對於全球的供應鏈,東大是在秀肌肉。

就是告訴你今天中國在全球工業的power

我們不是量的概念,我們是一個核心樞紐,我們是關鍵節點。

你要卡我,我就卡你,那整個全球的供應鏈都會有風險,大家要重視這個問題。

所以中國這一回選擇的是主動出擊,強硬地去應對這個事兒。

你看從川普昨天這個推的反應來講,

應該是情緒受到很大的影響,纔會有一個這麼隨性的發出,應該是出乎他意料的。

堅信中國迎來

地緣政治的戰略機遇期


但是我們從這個事件的體會來講,

首先第一個認知點,中國在今天的G2鬥爭中間,我們是強勢的一方。

為什麼處在強勢的一方呢?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講到的,我們要堅定兩個信任點。

沒有這個兩個基本點,是不可能有過去一年整個翻轉的這麼大的趨勢,

背后這個動量的洪荒之力,它是不可能有的,這都是建立在這兩個基本點的情況下。

第一個基本點就是,我們一定要堅信中國迎來了地緣政治的戰略機遇期,國運的窗口期就打開了;

簡單講,就是隨着川普115號的當選,

這個世界當下的核心矛盾,實際上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根本演變,

今天全球的核心矛盾是什麼?

恰恰是西方內部意識形態下左翼和右翼的生死對決。

所謂左翼,中國人的一個説法叫建制派

就是所謂戰后的體系,二戰之后到現在,西方的精英為全球建立的經濟政治乃至整個的全球貨幣金融這一套運行治理的規則。

運行到現在70年時間,累積了巨大的矛盾,

在西方內部的體系,如果不是這個矛盾頂到臨界的位置,也不可能有去年川普這保守勢力被選上臺。

它是生死的對立,誰也不能輸。

再回到我們東大和西大的關係,為什麼我們看到表面上時常在衝突,然后升級,比方説昨天。

但是,從大趨勢的方向你去前瞻的話,大方向一定是走向deal,走向交易,

利益的交易這個方向是不會變的,你必須堅信這一點,

哪怕我們看到,下周一市場可能由於川普的推會引發軒然大波,

那也不排除兩周以后,兩個老大在韓國的APEC又坐在一起,又進行一次友好的談話,這都是非常正常的。

因為,最后交鋒的結果並不取決於形式上的會面,而取決於背后的實力。

我們要真正分析的,為什麼今天東大在雙方鬥爭中逐漸走向戰略優勢的一方,走向一個強者的姿態。

你要理解這個背后的邏輯,正是因為這個背后的邏輯,纔有了我們股市長趨勢的上漲。

甚至我可以講,我自己樂觀的估計,

我覺得中國這一把的牛市,至少看一個三年+,我講的這個三年+是從現在往下面看,不包括前面已經漲的這一年,不包括前面這1200點,

從現在往后面看,我認為至少可以延展到美國下任總統的交接,到那個時間點。

堅信我們能夠

終結價格螺旋下降的趨勢


第二個我們要堅信的是什麼呢?

就是從國內的角度來講,我們也一定要堅信當下我們國家它體現出來的強大執行力和組織力,

一旦我們定了這個大的方向、大的目標,我們一定能夠實現。

我們已經提出了反內卷,所謂的反內卷是什麼?

就是要終結過去三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價格螺旋下降趨勢。

CPIPPI來講,我們價格螺旋下降的趨勢已經三年了,數據上已經36個月了。

從房價這個角度來講,可能這個趨勢持續演變已經五年時間了,

2021年開始房價就開始跌,到今天已是第五個年頭

這個趨勢什麼時候結束?

既然我們七月初中國的最高經濟決策會議上提出了反內卷目標,那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去前瞻,

比方説在明年的九月份、十月份,或許我們就能夠看到中國的PPI-3.6迴歸到水上,回到0,甚至0以上。

我覺得這個事件可能是大概率會實現的。

未來一年

滬深300能再漲1000多點


中國的PPI是什麼?

通俗講,PPI不就是代表中國現在覈心經濟資產的分子嗎,也就是我們滬深300指數的分子,就是它的收入和利潤。

你想想它的分子從一個水下的-3.6回到水上,

未來一年后,這不足以讓滬深300從現在這個點位,再往上漲1000個點,甚至1000個點以上嗎?

我覺得就光這一點基本上就能夠確定性地實現。

現在滬深300大概4600,如果你堅信這樣一個事件能夠兑現的話,

那一年后你看到滬深3005500-6000這個位置,我覺得是一個很正常的映射。

從金融運行狀態來看,M2M1之間的差距在過去一年持續收窄。

我覺得這個收窄的趨勢非常明顯,

恰恰映射了過去一年中國權益資產價格上升的這1200-1300點,這個對應是非常靈敏的。

未來我覺得這個狀態不一定再有多少的收窄了,

但是已經收窄到現在的低水平,我覺得會維持。

就是這個流動性狀態會維持,它構築了堅實的分母的基礎,

再加上接下來一年確定性的分子持續的改善,就是CPIPPI,它持續改善的話,那麼分子和分母加合在一起,那就是戴維斯雙擊

滬深300指數在未來的一年,再漲個1000點甚至1000多點,我覺得是很正常的映射。

再加上股市本身自帶情緒周期,如果形成一個相得益彰的情緒周期的擴張,

那會形成鍾擺效應,就比正常的狀態還會過一點,

這都是很正常的,在金融市場也是很常見的狀態。

十五五

戰略優勢」到戰略勝勢


第三個,大趨勢確定了以后,剩下的就是這個市場的阿爾法在哪個地方,

也就是説你的超額在哪個地方,會集中在哪個地方。

從具象上來講,這個月20-23號中國將開一個今年最重磅的會議,四中全會。

四中全會的核心任務就是中國未來的十五五

20262030這五年我們怎麼干?這五年的目標是什麼?

我想,當下高度一致的共識,就是在這個G2角逐的鬥爭中間,我們已經取得戰略的優勢。怎麼樣在未來的五年轉化為戰略的勝勢?

我覺得產業層面,中國接下來五年主要有三條賽道的事情,

第一個就是循環經濟,

這是個生態,對於東大是極其重要的,這關乎到我們能源戰略的安全,

東大和西大對這個事情是有巨大分歧的。

我們知道川普這個政府是反新能源的,是要回歸化石能源。

但對於已經執掌整個全球新能源牛耳的東方大國來講,這跟我們的利益是根本衝突的。

所以對於我們來講,我們一定是要打造未來在全球循環經濟生態的制高點。

無論是道義還是戰略的制高點,中國一定要站上去。

因為這關乎到我們的能源安全,

中國最缺的,真正能卡住我們地緣政治的脖子的,其實不是技術,

而是那個最基礎最傳統的石油,

中國一年消耗石油7.5億噸,5.5億噸對外依存,這5.5億噸中1.5億噸來自於我們北方的鄰居。

剩下的3-4億噸,我們只能坦然地去面對中國地緣政治的戰略瓶頸,就是那個馬六甲海峽,沒有辦法。

AI芯片+稀土等新材料


第二個,AI算力芯片先進製程。

這個資本市場已經非常充分地、比較張揚地去顯現了,代表我們一種戰略的安全溢價。

今天中國的AI算力,和英偉達的差距到底在哪個地方?

其實就差在先進製程上面,這一塊沒頂上去,或者需要時間才能頂上去。

所以我想接下來這五年,中國會砸入大量的資本,在這個方向怎麼也得突破,

我們的先進製程一定要頂上去,

那是一整個產業,不僅僅是晶圓的製造公司,包括整個的設備光刻機,包括材料半導體,全面的體系要獨立。

第三個就是新材料,

在今天現代產業體系中最短的那塊板就是材料,

材料頂不頂得上去?

我們看到今天中國有一個天然的優勢,

已經取得了戰略領先的身位,就是中國的稀土。

無論是固態的電池,還是我們看到未來設備端結構件完美的金屬叫液態金屬,都是和稀土相關,

都是這個微量元素去改變它,這個微量元素的萃取、冶煉中國有絕對優先的身位,

整個西方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稀土體系,沒有5-10年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5-10年以后,中國又進一步全面進化迭代,又到一個更高的量級。

那你投入的那些東西有可能就打了水漂,所以這種領先是致命性的,它是武器級別的。

中國今天為什麼對西大這麼硬氣,敢於全面地硬剛去應戰。

就是掌握了今天供應鏈的黃金節點,最脆弱的那個點掌握在中國人手里面。

所以十五五」 這一塊一定要發揚光大,要頂到極致,要全面掌控,

要把這個power升到一個無以復加的中國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一個狀態,

這是我們講產業層面的兩個事情,

人民幣國際化

未來10年搶下美元50%地盤


政策層面的兩個事情,

第一個當然是貨幣金融。

未來最后解決的問題就是分果果

我們創造了這麼多的財富,怎麼分?分配的規則是什麼?

分配的規則就是貨幣。

所以,人民幣和美元的直面碰撞迴避不了。

最后競爭到最高級別,那就是貨幣和金融的硬剛了。

人民幣已經無法迴避和美元在舞臺中心的爭奪了。

未來的五年怎麼爭奪?

其實這個事情你把它想簡單化,就是一個退舊羣、建新羣的過程。

如果我們能夠讓越來越多的經濟流、貿易流能夠離開美元的循環,離開SWIFT

如果我們能把人拉出來,把大錢從美元的循環拉出來,拉到我們這個羣里面。

我們要構建一個人民幣循環的幣圈,建立一個新羣。

如果我們做到這一點,新王對舊王的更替就完成了。

人民幣就站到舞臺的中心,和美元可能就要分庭抗禮,甚至替代美元這個進程,歷史的進程就會展開。

同時,我們在香港肯定是要把中國最核心的資產,都要推到香港區塊鏈上的資產市場去代幣化,

因為中國人民幣的金融資產要全面代幣化。

你看中國最優秀的這些公司,為什麼今年一輪一輪成批量地往香港,在香港重新掛牌、重新上市、重新融資。

今年一年,到10月份,香港整個IPO融資已經超過了1500億人民幣,全球最大。

為什麼?

這是一個戰略體系的安排,要把中國最好的核心資產都推到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去,未來要推動代幣化。

代幣化是給那些跟中國做生意獲得穩定幣的主體,給他們一個資產沉澱的市場。

你拿了我那麼多穩定幣,有的穩定幣我不轉到美元去,重新又回到人民幣這個池子里面來。

你必須要給他建一個資產沉澱的繁榮的市場。這個是中國整體戰略的考量,

如果這個戰略中國推進得順利的話,我們可以大膽一點、激進一點,

五年之后人民幣搶下美元20%的地盤,這不是支付,是全球的金融交易。

10年之后假設能搶下50%的地盤,我覺得也不是不可能。

數據要素資本化

巨大的阿爾法正在形成中

第二個事,未來五年,中國要重塑自己的財政基礎,重塑自己的税基。

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新型的要素,然后這個要素的收入能夠資本化,來重構我們的資產負債表。

這個要素一定是數據。

數據的收入怎麼變成一種信用的共識,怎麼樣資本化,

這事關我們今天無論是從政府到企業,乃至到老百姓個人的家庭,整個資產負債表的重構,

2021年的時候,中國一年老百姓的房貸就做了7萬億人民幣。到去年銀行的房貸7000億都很勉強,10分之1

所以這幾年,你可以看到上上下下,我們整個財政都是靠發債來維持。

這個狀態一定要改變。

改變的唯一方向就是找到一個新型的生產要素,變成整個經濟系統廣泛接受的一個信用的基礎,

這個就只有數字生態才能完成,所以這里面會有大量的機會。

我覺得這些東西,接下來我們可能這個月就能看到,就會系統性去學習十五五中國要乾的事情,

這些東西逐漸會映射、轉化為中國股票市場未來五年可能最核心的情緒動量的載體。

也就是説,巨大的阿爾法實際上在正在形成的過程中,這就是我對整個形勢和市場的判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