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1 19:3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Tech星球)
來源| Tech星球
文| 王琳
去年還被人嘲笑「在德國一個月銷量不到100台,出海就是個笑話」的比亞迪,今年徹底打了個翻身仗——目前已經連續3個月(6月、7月、8月)海外銷量超過8萬台,今年有可能衝擊百萬銷量,在歐洲市場超過了特斯拉。
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足跡遍佈六大洲,110個國家和地區,甚至出現在巴巴多斯——西印度羣島最東端的島嶼。在這里,消費者支付35萬元就可以獲得一臺ATTO 3(元PLUS的海外版),價格是國內的2倍還多。作為海外最暢銷的車型之一,比亞迪在泰國還掀起過元PLUS搶購潮。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共賣了214萬輛車,是全球唯一一家銷量超過200萬的中國車企,但這離其年初定下的550萬輛的銷量目標依然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國內的銷量情況並不符合投資者預期。
自2007年進軍汽車行業以來,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的目標就是在2025年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車企,他已經在2023年超越一汽大眾,2024年超越大眾中國。
想要實現這個目標,比亞迪必須在全球市場發力。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出海從2021年開始籌備,其中巴西是重中之重。
巴西是比亞迪汽車銷量最高的國家,2025年上半年,在巴西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7萬輛,同比增長45%,相當於第二至第十名總和的兩倍以上,持續佔據巴西新能源汽車市場80%以上份額。
比亞迪在當地建廠,藉此輻射拉美市場,工廠今年7月已經投入運營,其總統的座駕是一臺紅色的比亞迪唐。在巴西第一大城市和港口聖保羅的比亞迪門店,曾創造過單日銷量過100台的記錄。
一位小米汽車銷售對Tech星球表示,小米SU7上市時,因為門店還比較少,加上爆款新車型上市帶來的熱度,自己所在的門店一晚上有400-500個訂單。考慮到巴西私家車保有量僅為中國的五分之一,100台的銷量基本上算Top水平。
和國內大部分車企一樣,比亞迪出海另外兩個重要目的地便是東南亞和歐洲。前者因為接壤便利,后者擁有全球第二大新能源市場。
在東南亞,比亞迪重點突破的市場則是泰國,泰國也是比亞迪全球銷量第二的國家。上半年在泰國的銷量達到2.8萬輛,是特斯拉的近10倍, ATTO 3 (元PLUS海外版)成為當地暢銷車型之一。在泰國首都曼谷的街道上,隨處可見比亞迪投放的廣告。
歐洲市場是比亞迪今年上半年表現最亮眼的地區。
一開始,比亞迪和特斯拉一樣,推出純電車型,但銷量並不好。除去特斯拉充電樁,歐洲市場的基建不成熟,基本只剩家用充電樁。並且,歐洲的電價很貴,約1度電0.5歐元。一位知乎博主稱,按冬季百公里20度電計算,歐洲電車每公里成本需要7毛錢,而國內每公里成本僅需要1毛錢左右。
今年,比亞迪出口歐洲的車型從純電為主變,為超過一半是混動,這樣歐洲用户家用充電樁滿足通勤需求,而油則滿足遠距離出行。產品策略改變后,銷量發生了變化。
今年在歐洲僅僅前四個月,就超過了去年全年之和,而英國前四個月的銷量已經大幅度超越去年全年之和。今年上半年,英國成爲了歐洲市場的銷量冠軍,上半年累計銷量1.9萬輛。上半年在歐洲市場,Seal U(宋PLUS冠軍本版車型)海外版銷量同比增長3727.54%。
另外兩個銷量排名在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土耳其和澳大利亞。在土耳其,比亞迪上半年的銷量有2.5萬輛,是全球銷量第三的國家。澳大利亞上半年銷量為2.3萬輛,是全球銷量第四的國家。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推出了電式混合動力皮卡Shark 6(鯊魚)。這款車在上半年賣了10424萬台,接近澳大利亞整體銷量一半。
澳大利亞政府支持電車發展。一位當地消費者稱,自己朋友買Shark 6貸款利率是1.99%,而其他燃油車的車是8%。根據比價平臺Compare the Market的報告,選擇純電動汽車(以比亞迪Sealion 7為例)相比傳統汽油車,每年在用車成本上最高可節省近1500澳元。
從2023開始,比亞迪海外年銷量幾乎每年都翻倍,甚至更多。2022年,海外銷量只有5.6萬台,2023年就超過了24萬台,2024年全年賣了41.7萬台,而今年上半年就已經超越了去年全年水平。這讓比亞迪海外汽車銷量的整體佔比從去年的7%,飆升至今年的20%,相當於每賣出去5輛車,就有一輛是海外用户購買的。
在泰國曼谷,如果打網約車,很有可能來接你的是比亞迪ATTO 3。在巴西,一位當地居民稱,比亞迪的4S店每天都爆滿。
一位澳大利亞經銷商門店的員工稱,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個小城市,但因為銷量火爆,今年要和旁邊更大更豪華的日產尼桑門店交換店面。在澳洲,電式混合動力皮卡Shark 6(鯊魚)甚至出現了一車難求的程度,開售當天,網站甚至癱瘓。
一位當地消費者稱,比亞迪3月、4月賣得很好,但5月有明顯下降,是因為賣脱銷了,沒有車,需要等國內滾裝船送過來,但是滾裝船上的車也已經都賣出去。
不同於國內,比亞迪在海外的售價明顯更貴一些。在巴西,一臺比亞迪漢旗艦版,需要接近70萬元。在泰國,購買一臺海豚需要11萬元左右。在歐洲,購買一臺Seal U將近40萬元。
最誇張的是新加坡,因為擁車證的存在,購買一臺當地最受關注的主力車型比亞迪ATTO 3 (元PLUS海外版),落地需要接近100萬元。
海外價格更貴,這一點在財報中也有體現。根據比亞迪公佈的2025年上半年財報,汽車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收入為83.1億元,考慮到汽車出口零部件金額較低,可以將83億元全部計為整車收入,據此估算其海外單車均價為17.6萬元。
2025年上半年財報,比亞迪並未單獨公佈整車銷售整體收入,可以2024年為參考。2024年年報顯示,比亞迪乘用車和商用車,既整車銷售收入為5333億元。2024年境外汽車及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收入為1004億元,藉此推算2024年,比亞迪國內乘用車及商用車銷售收入為4329億元,單車均價為10.5萬元。
在海外,最搶手的車型便是比亞迪「宋」系列。比亞迪今年一季度26.9萬輛銷量中,海外銷量達8.85萬輛,佔總銷量3成還多。尤其在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新加坡、泰國等市場,「宋」系列銷量已經超越特斯拉。
銷量上升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比亞迪提高了交付效率,自營8艘滾裝船可以源源不斷地將國內生產的比亞迪運送到海外。
放眼全球,比亞迪依然是新能源汽車的扛把子選手,但從增速來看,今年下半年開始,增速突然降低,其中7月增速為0.6%,8月增速為0.1%,基本僅能夠與去年持平,而9月則同比下滑5.5%。
相比於國內市場,海外是目前比亞迪最亮眼的敍事。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對海外也非常重視。他曾多次奔赴海外,和當地經銷商溝通,並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明確表示,預計今年海外數據會非常好。
不同於上汽、奇瑞、長城、吉利等品牌,出海車型幾乎都是油車為主,比亞迪從2022年3月就停止了生產燃油車,完全進入了新能源時代。海外市場,即便對新能源市場最支持的歐洲,新能源滲透率也只有20%,而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接近60%。
這意味着,比亞迪需要支付巨大的市場教育成本。爲了打開海外市場,比亞迪在去年分別贊助了歐洲盃和美洲盃,這讓其營銷費用上升至240.85億元,同比增長56.7%。不出意外,這種大幅度的營銷支出很可能繼續。
另外一方面是產能。比亞迪正通過多地建廠來解決這個問題,建廠對於主機廠來説是巨大的資源投入。汽車如果不能賣出去更多車,前期建廠造成的產能閒置會帶來巨大浪費。
海外建廠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可以通過本地化生產模式規避關税風險,但成本很高,據摩根大通預測,每座30萬年產能的海外工廠需耗資78億港元。
海外售后體系的搭建,也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不同於國內許多汽車配件一周內就可以送達,海外很多地方需要3-4周,甚至更長時間。
在澳洲,由於經銷商服務質量堪憂,比亞迪已經換掉了當地服務商,但是澳洲人力成本高,建立自身的售后運營網絡成本極高。一個典型的服務中心運營成本可能接近500多萬元人民幣。而特斯拉花了多年,才讓其直營體系在澳洲達到可持續規模。
更深次的,依然是文化問題。海外市場每個地區、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理念,即便是本土化運營,也要加深理念融合。這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