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越賣越多?廣州農商行還有多少不良資產要甩賣

2025-10-11 18:18

最近廣州農商行又要甩賣189億信貸資產,涉及本金150億,儘管這3年,廣州農商行不斷轉讓低效的信貸資產,但是今年上半年逾期貸款仍然猛增190億,風險處置的速度,跑不贏風險暴露的速度。

  10月9日,廣州農商行發佈公告,擬以122億甩賣總價約189.28億元的信貸資產。

  加上這次,2023年以來,廣州農商行連續3年甩賣的信貸資產超450億。

  雖然不斷甩賣資產,但是今年上半年,廣州農商行逾期貸款猛增到了510.93億,比2024年底增加了190.2億,風險處置的速度,跑不贏風險暴露的速度。

  在港交所上市,每天的成交額最低時候只有1000多塊錢,這家位居一線城市的農商行,是如何一步步淪為殭屍股的?究竟還有多少不良資產要處置?

3年甩賣了450多億信貸資產

  根據10月9日廣州農商行發佈的公告,董事會批准該行有條件出售廣州農商銀行持有的信貸資產(貸款)。

  截至2025年6月末,出售資產的本金金額約為149.78億元(賬面價值約121.32億元)、相應利息金額合計約38.97億元、代墊司法費用金額合計約0.51億元,違約金合計約0.02億元,債權金額合計約為189.28億元。

  2023財年及2024年財年,該資產税前分別淨虧損5.09億元、10.6億元,稅后分別淨虧損3.81億元、7.95億元。

  本次出售資產初步最低代價總額預計約122億元,較出售資產賬面價值輕微溢價0.68億元,最終代價將取決於最終交易價格。

  募集資金將用於一般性運營資金。

  這並非廣州農商銀行近期唯一一次出售信貸資產。

  2023年12月,該行以94.67億元出售賬面價值為121.05億元的資產包,這些資產主要包括對公貸款及金融投資類資產,其中所轉讓的貸款本金余額達149.9億元。

  2024年12月,又以99.93億元代價向廣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讓一筆債權總額為145.92億元的信貸資產包。

  如果此次交易完成,廣州農商行3年內累計出售的對公信貸資產將超450億元。

  不同於去年底轉讓資產主要涉及房地產和批發零售行業,廣州農商行此次出售資產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佔比前三,分別為38.78%、20.46%、16.27%,涉及本金余額分別為58.08億元、30.64億元、24.37億元。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貸款對象主要是地方城投公司項目,2024年底和今年上半年,這一行業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88%和0.87%。相比來説,這一數據並不高。

風險處置的速度 跑不贏風險暴露的速度

  雖然2023年和2024年剝離了大量貸款資產,但是廣州農商行整體不良貸款率並未下降,反而在持續攀升。

  到2025年6月底,廣州農商行貸款總額為7173.44億,不良貸款合計爲142.19億,不良貸款率為1.98%。2024年底,不良貸款率為1.66%。不良率顯著高於重慶農商行(1.17%)、上海農商行(0.97%)、北京農商行(1.14%)三家頭部農商行。

  從對公貸款數據看,批發零售和農林牧漁領域是廣州農商行對公貸款重災區,不良貸款率分別為4.48%和9.56%。

  近年來,廣州農商行零售貸款不斷提高,從2017年的962.52億提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927.82億,增長了1000億,但是不良貸款率也在持續攀升。

  2020年,零售貸款不良貸款率僅有1.09%,到2024年底增加到了2.89%,今年上半年更是猛增到3.55%。

  更引人關注的是,2024年底,廣州農商行逾期貸款金額為320.73億,而到了2025年6月份,逾期貸款金額猛增到了510.93億,增加了190.2億,逾期貸款佔總貸款比例從4.45%飆升至7.12%。

  三年累計甩賣本金超400億的信貸資產,逾期仍然在快速增長,風險處置的速度,跑不贏風險暴露的速度。

  今年上半年的逾期貸款中,3個月以內的逾期貸款從2024年底的186.68億增加到了346.97億。按行業慣例,逾期90天以上貸款基本劃入不良,即便此次189億債權順利甩賣,不良資產的「反彈壓力」仍未解除。

一天成交量不足2000塊錢

  廣州農商行的困境,是數千家中小銀行的縮影。

  廣州農商行的前身是始建於1951年、有五十多年發展歷史的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2009年12月,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進行改制,成立廣州農商行,2017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

  2024年,廣州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158.32億,同比下降12.79%;實現淨利潤24.16億,同比下降25.89;實現歸母淨利潤20.8億,同比下降21.02%。

  事實上,早在前一年,廣州農商行營收與淨利潤已經都是雙位數下滑。

  2023年,廣州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181.54億,同比下降19.47%;實現淨利潤32.6億,同比下降19.27%;實現歸母淨利潤26.34億,同比下降24.56%。

  今年上半年,廣州農商行營業收入80.37億,增長9.41%;淨利潤15.1億,下降11.21%;歸母淨利潤13.74億,下降6.83%。

  廣州農商行營收高度依賴利息收入,利息淨收入在該行營收中的佔比超過八成。隨着近年來,商業銀行淨息差普遍下降,對於廣州農商行打擊更大。

  今年上半年,廣州農商行淨息差為1.03%,比去年底再次下降0.08個百分點,已經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廣州農商行的尷尬業績也在資本市場得到了消極反饋。

  10月10日,全天成交量4000股,成交金額6710港元,這還不算最慘的,9月26日這一交易日,成交量僅有1000股,成交金額1670港元,9月9日成交金額1660港元。

  妥妥的一隻「殭屍股」!

  2024年11月,廣州農商行迎來新的管理團隊,蔡建、鄧曉雲分別獲選舉為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副董事長,兩人均為70后。

  廣州農商行的百億資產轉讓,是中小銀行在逆周期中「刮骨療毒」的縮影。但是化解風險僅是第一步,如何提升內生盈利能力,對於新管理團隊來説,仍然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