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1 16:41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金研究;作者:Kevinliugang
10月10日美股因特朗普對華關税升級而大跌,結合周五白天A股和港股同樣大幅回調,似乎4月對等關稅后的波動「昨日重現」。
4月2日對等關稅后,VIX指數飆升至60,當前是21.7。標普500當時跌至120周線才穩住,現在120周線對應點位5420(距當前17%),在此之前的幾個關鍵支撐位是6500和6200。恆指當時跌至250天日線和60周線才穩住,現在對應22500附近(距當前14%),接下來幾個關鍵支撐位是25700和24500。
細究之后,就會發現當前和4月初對等關税時有以下幾個關鍵的差異。
► 第一,意外程度不同。畢竟市場經歷過了一遍,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不像4月2日是完全不準備的意外,這也是最大的不同。
► 第二,範圍不同。從美國角度,上次對等關税是針對全球幾乎所有市場,這次主要還是和中國,雖然中美之間最為重要,但範圍還是有所不同。結合第一點,解釋了昨天「股債匯三殺」和波動率都不如4月顯著,更多是股市拋售,美債與美元並不顯著。
► 第三,對未來的預期不同。上次對等關稅后,市場完全處於「霧里開車」,不知道未來會如何演變,這次雖然依然存在很大變數,但是11月1日的生效日前,還有APEC會議(10月31日-11月1日),可能會使得市場觀望。特朗普隨后表示也沒有排除會晤可能。
► 第四,雙方的準備與處境也大不相同。從美國的角度,相比4月初,1)到目前為止,除了印度外,美國已經與大部分市場達成協議,2)中東停火也看似達成,3)美聯儲已經降息,還可能繼續降,4)大美麗法案已經通過,5)對當時因為DeepSeek異軍突起導致的AI泡沫擔憂也已不存在。從中國的角度,AH都大幅上漲並創新高,宏觀基本面近期再度走弱,不過整體預期和準備應該也明顯強於4月。
► 第五,市場所處的位置不同。中美兩地市場都已經有很多浮盈,且估值高於當時,但中國市場高出更多。美股尤其是七姐妹從2月DeepSeek異軍突起「打破」美國AI一枝獨秀地位后就已經開始回調。目前,美股「七姐妹」目前估值31倍左右,依然低於去年底今年初的高點33.7,4月對等關税前是26.8,大跌后低點23;中國科技與消費龍頭當前的估值是20倍左右,高於3月底對等關税前高點的18.8,對等關稅后的低點是14倍。
整體指數估值也是類似,標配500指數當前21倍,去年底高點22,對等關税前20.5倍,對等關稅后最低點18倍;恆指當前11.7倍,對等關税前高點10.8,對等關稅后低點8.8倍。
綜上,追本溯源,對市場走勢起到根本影響的依然是關税談判進展,尤其是在APEC和11月1日之前如何妥協,這個依然是核心。經過6個月的博弈和準備,如上面第四點所提到,雙方似乎都有更多的準備甚至「底氣」,這個是看似「升級」的風險,但是市場也很難做出篤定判斷。
從市場角度,相比4月初,相對「不利」的是浮盈較多、估值較高,就如同當時3月前港股恆科的AI行情,所以獲利了結和落袋為安意願更多,會造成短期波動。
但這個畢竟是短邏輯,相對的好處是恐慌程度和準備程度都比當時要好,中美的AI產業趨勢也更為明確,美國的貨幣與財政也逐步發力,所以要想出現類似於當時的恐慌和波動,除非讓市場篤定達成妥協徹底無望。
所以我們初步的感覺是,短期因情緒導致的波動或許難以避免,但市場也會密切觀望11月前的談判進展。如果投資者已經如我們之前建議的那樣調降了部分倉位,可以觀望並選擇更好時機以更低成本再介入優質景氣方向 中美信用周期或再迎拐點。如果投資者沒有降倉位,可能也沒必要在一開始最恐慌的時候操作,可以待恐慌略微緩解反抽后適度根據需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