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1 07:19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本報記者 許予朋
近日,國際金價再創新高,突破4000美元/盎司的歷史關口,引發市場廣泛關注。10月8日,COMEX黃金價格盤中一度突破4060美元/盎司,截至10月10日15時報3981.09美元/盎司。白銀價格隨之上漲,10月9日突破50美元/盎司大關,破歷史記錄。
「年初國際金價還在3200美元/盎司左右,我開始買銀行積存金,沒想到現在突破4000美元/盎司了。」北京投資者胡女士向《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感嘆道,今年她選擇黃金作為資產配置方式之一,通過做波段的方式取得一定收益。不過隨着貴金屬價格節節攀升,「狂飆」行情讓胡女士對要不要繼續「上車」有所顧慮。「金價短期、中期怎麼走,是我最關心的問題」。
全球多重風險因素推高金價
考察本輪貴金屬價格上漲背后的支撐因素,「美元」「避險」「央行購金」依然是繞不開的關鍵詞。
某頭部基金公司高級副總裁李程胤指出,目前市場對美聯儲將繼續降息的強烈預期是推動金價上漲的重要動力。美元指數可能走弱的背景,對以美元計價的黃金、白銀價格構成支撐。同時,較低利率環境導致的流動性增長與較高通脹也支撐了黃金價格維持高位。
「金價創紀錄上漲反映出在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變動背景下,投資者對防禦性資產的需求顯著上升。」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受美聯儲降息預期影響,美國政府停擺和俄烏衝突等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也是推動金價上漲的因素。
「國慶期間,全球多重風險因素、事件的出現為黃金價格突破關鍵點位提供了契機。」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介紹,美國政府再度停擺,美債上限危機和美元幣信風險再度引發市場關注,黃金作為美元體系的天然對衝產品受到全球避險資金青睞;日本下一任首相提出轉向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防衞開支,強化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其政策主張一方面會增加全球流動性供給,另一方面為區域局勢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全球科技股指持續上漲,部分機構開始提示美股科技泡沫風險,黃金作為避險資產成為對衝科技股風險的重要資產。
黃金需求變化影響金價走勢。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顯示,各國央行購金行為對金價形成支撐。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購金總量達415噸,9月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錄得歷史最高淨流入。王有鑫指出,在金價快速走高背景下,私人消費者順周期交易行為有所增多,投資或購買黃金的需求在增長。
短期波動值得警惕
金價強勢上漲之際,不少機構投資者再度上調黃金目標價。高盛上調明年底金價目標價至4900美元,引發廣泛關注。整體來看,業內普遍看好黃金長期走勢,但短期波動亦值得投資者警惕。
中信證券研究團隊認為,短期內黃金價格快速上行可能是由各類避險情緒驅動。在這些情緒性因素消退后,黃金快速上行行情可能暫告一段落。但去年以來,美國聯邦債務問題愈發惡化,美元信用逐步受到質疑,全球央行放量購金,美元利率逐步走向寬松,這些因素始終構成對黃金市場的堅定支撐。中性假設下,2026年3月金價有望超過4500美元/盎司。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預測,黃金價格將在未來數月內升至4200美元/盎司。鑑於今年漲勢規模與速度,短期內黃金波動性可能加劇,但仍具備基本面驅動的上漲空間。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分散化與對衝仍至關重要。
渣打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傑表示,預計金價將維持「更高更長」走勢。雖然目前倉位過度擴張增加了短期風險,但價格回調仍可能引發「逢低買入」的需求。金價在未來12個月內能夠維持在4000美元/盎司之上。
理性投資避免盲目追高
隨着金價、銀價行至高位,許多普通投資者陷入投資糾結。如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把握機遇,成為資產配置的關鍵。
對此,李程胤建議,穩健型投資者可繼續將黃金視為長期資產配置的一部分,用於分散風險。實操層面,採取逢低分批買入策略,優先選擇流動性好、交易成本較低的投資渠道。黃金相關股票相比金價波動更大,且業績受資本、開支、產能和價格等複雜因素影響,普通投資者配置需更加謹慎。對於能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者,如果想捕捉白銀補漲機會,務必嚴格控制倉位,並設好「止損線」,同時需對其高波動性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王有鑫表示,隨着黃金價格短期快速走高,部分獲利資金逢高減倉等操作可能導致黃金價格短期波動加大。投資者需理性看待黃金價格波動,通過資產多元化或定投方式參與黃金資產配置,避免追高導致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