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23:42
(來源:躺平學教授美第奇)
不怕壞人的處心積慮,就怕蠢人靈機一動。
懂王這處心積慮的要當250,沒想到這次真的讓他靈機一動的打中了七寸。
懂王把自己印到250美元鈔票上的壯舉還沒落地,他半年前搞的一出大戲,倒是真的要實現一石三鳥的釜底抽薪。
一年半以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啟動了一個針對中國造船業「301條款」調查。經過一年的走過場,半年前馬千歲百日維新的時候,公佈了結果:中國在海運、物流和造船業領域存在「不公平貿易實踐」。爲了對抗中國在造船和海運行業的絕對領先優勢,美國決定在180天之后,也就是今年10月14日,正式對中國船舶徵收特別港口服務費。貿易戰打到科技戰,不甘寂寞的懂王終於折騰到物流戰
這個中國船舶,不但包括中國航運公司的船舶、還包括外國船東購買的中國船舶。徵收的港務費也異常高昂。
中國實體擁有或運營的船舶:每淨噸50美元。中國建造的船舶:每淨噸18美元,或每卸貨集裝箱120美元,取較高者。汽車運輸船或滾裝船:每淨噸14美元。
以主流10000箱集裝箱船為例:外國船東購買中國製造船舶,美線單航次要增加900萬元的成本。這個費用到2028年會漲到250美元/箱,單次就是1800萬元;全年最多徵收5次,也就是中國製造的船舶,每年要交五千萬到一億給美國當局。
如果是中資船東,那麼費用還要漲兩倍,今年開始是280美元/箱,也就是單次港務費要交兩千萬,最終漲到1400美元/箱,也就是單次進港要交1個小目標。
這種高昂的港務費之下,基本上是一刀切死了中國船東往美國運貨的可能性。而且外國船東也不敢定製中國製造的船舶。畢竟買日韓製造的船舶,一年能省一個小目標的進港費,相當於船價的10%,船價貴點也划算。
經過測算,這個特別港務費,可能會造成36億美元的額外成本,這里邊大約15億美元由中資船隊承擔,其他由歐洲和日韓船隊承擔。這一招一石三鳥。不但打擊了中資船隊,還變相提高了中國商品輸入美國的成本(基本上相當於增加了5%的額外關税),而且直接打擊了中國造船業的需求。
受這個規定的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造船業的新訂單暴跌30%(南華早報測算暴跌68%)。直接導致中國船廠在全球造船業市場份額從75%,下降到了56%。而韓國則吃的盆滿缽滿,從14%上升到了30%,瀕臨破產的日本造船業,也獲得了一條救命繩。兩條小狗感恩戴德之下,眼神更忠誠了。
更嚴重的是,民用造船業是軍用造船的基礎。中國之所以能一年下水相當於整個法國海軍的新艦,全靠民用造船業的內功支撐。而美國因為民用造船業消亡,導致懂王跑到杜魯門上慶祝美國海軍250周年,八個月前被撞壞的艦體還沒修好,只能掛塊布遮醜。美國人重建造船能力不太現實,所以他們要拖垮我們的軍事潛力。
更險惡的是,目前這種港務費還是針對美國本土的港口。未來美國可能會重新祭出長臂管轄的法寶,對美國資本持有的海外港口,照貓畫虎。實現「天下圍攻」。到時候讓東方即使有產能,有市場,有競爭力,也會因為運不出去,堵死在國內。這也是為什麼香港李超人要跟美國貝萊德基金勾兑,急着把手上的全球港口賣給美國人。
而且,這種手段,還不用擔心中國的對等制裁。今天,官媒發了一個對美國船舶的對等港務費的反制措施,看起來似乎是針尖對麥芒。
可美國港務費造成的每年36億美元損失當中,只有15億是打擊中資船東,另外21億是通過外國船東打擊到中國造船業上去。美國船隊規模比中國小的多,而且本國民用造船業基本為零。對等打擊,效果着實有限。
打到東方外貿的七寸,又讓對方對等反制打不疼自己,貿易戰沒佔到便宜,就上科技戰,科技戰沒有取得上風,就換物流戰,想把你堵在家里,套路越來越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用心何其險惡,計算何其歹毒。
看上去這次咱們真的是被蠢蛋的靈機一動給掐住了七寸。
唯一的破局方略,還得用教員的手段。教員説: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航運和造船這市場,我們家大業大瓶子罐子比美國多,沒法拉開架勢。那我們就找個好打的場子打。
你能長臂管轄,我們也可以長臂管轄。你航運弱,我們打不疼;那美股的信仰,AI半導體呢?
於是乎,今天衙門發了一條字少事大的新聞:高通公司,被立案調查。
因高通公司收購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高通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高通揮舞着專利大棒,在國內吃的盆滿缽滿,現在到了吐出來的時候了。高通股價盤前應聲下跌。
不光高通,咱們在多個領域「先下手為強」。
針對14nm及以下邏輯芯片、256層及以上存儲芯片相關的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而且不光管制產品,連使用中國技術和設備生產出來的稀土,一律管制。任何含有0.1%以上中國稀土成分的境外產品、或使用中國稀土技術製造的物項,在出口到第三國前必須獲得許可。
這次是第一次進行標準的「美式」長臂管轄。境外製造、第三國流轉、甚至間接使用中國技術都要經過審批。「寇可往,吾亦可往」。
而且這次也不再是單點出擊,而是一套組合拳。
看看十月九號密集發佈的這一連串公告,包括鋰電池及鋰電池技術,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及相關物項,反無人機技術、超硬材料等等一系列產品和技術,連環反制。
這當然只是前菜,如果美國人不懸崖勒馬,我們還能繼續幫美國和他的小弟們一起加速去產能。
美國不想體面的當世界老大,到處蠅營狗苟。我們就幫他們體面體面。
美國打七寸的這套有效嗎?的確有效。但美國已經不是當年佔到全球一半GDP的大牛了。全球經濟這副擔子,也已經不在美國人的肩上了
按擠掉「向虛」的實際經濟體量,美國已經不足全球兩成,而考慮的進出口貿易,美國的體量更不足以呼風喚雨。美國進口額不過全球的16%,比中國出口額還少兩個點,用16%的貨運量,顛覆全球航運市場?別搞笑了。
結果就是,4月份公佈的美國特別港務費之后,前幾個月還有很大沖擊,到下半年開始,情況就趨於穩定。八月,全球船廠手持訂單總量,中國還是佔據三分之二的絕對領先。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中美前幾個回合,咱們沒落下風。這次也不會例外。當然,咱們這邊有很多人,並不相信咱們的反制措施,也不相信這次咱們能贏。
於是乎,今天魔都和寨都的賭場,就在這個特別港務費的消息下,上演了剛出KTV就進ICU的戲碼。反制意味着升級,升級意味着吃癟,二話不説,先賣為敬。
有些人的屁股不正,導致他們的判斷也正不了。美國人這次玩「物流戰」的新套路,看起來打到的不過是個假七寸。真的七寸,還是在那些玩錢大勢力的屁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