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1 09:16
(來源:財報翻譯官)
10月9日,美國參議院不顧科技界反對,通過了《保障國家人工智能訪問與創新法案》(GAIN AI),要求英偉達、AMD等先進AI芯片製造商必須優先供貨美國企業,然后才能向中國等「受關注國家」出口。
這一法案旨在增強美國在前沿產業的競爭力,並限制向中國出口高端人工智能芯片。
但令人欣喜的是,這一限制反而為A股市場多個板塊帶來了結構性機會,國產替代邏輯正在加速兑現。
01 法案核心內容
這項名為GAIN AI的法案由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吉姆·班克斯和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聯合發起,在周四晚間投票中輕松獲得通過。
法案核心要求很簡單:先進AI芯片製造商英偉達、AMD必須確保美國企業優先獲得其產品,然后才能向中國供貨。
沃倫參議員聲稱:「今天,參議院採取行動,確保小企業和創業公司等美國客户在購買最新AI芯片時,不必排在中國科技巨頭的后面。」
02 科技界的反對聲音
美國科技界領袖和團體此前已對該法案提出批評,認為它反而會限制競爭、削弱創新。
英偉達上個月曾公開表示,美國是其最大市場,這項立法雖然出於善意,但針對的是一個並不存在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該條款能否正式生效仍存變數。眾議院已於9月通過未包含出口管制條款的版本,兩院議員現在需要協商最終方案,相關出口管制條款可能會被剔除。
03 A股結構性機會凸顯
儘管美國法案意圖限制中國獲取高端AI芯片,但卻為A股市場帶來了明顯的結構性機會。國產替代成為最強勁的邏輯主線。
國金證券等機構指出,目前A股行情主要集中在具有景氣度的板塊,AI芯片等領域正成為市場焦點。
04 半導體設備首當其衝
半導體設備行業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中信證券提到,美國最新出口管制建議或將倒逼國內加快設備自主化進程。
國內先進存儲和邏輯晶圓廠正在加速擴產,減少對海外設備依賴。
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企業將持續受益這一趨勢。近期,半導體設備ETF(159516)表現亮眼,受到市場密切關注。
05 存儲芯片或迎「超級周期」
生成式AI熱潮導致高容量高速存儲芯片的需求激增,存儲芯片行業出現供不應求、漲價等情況。
摩根士丹利預測,SK海力士到2026年NAND閃存將出現高達8%的供應缺口,今年第四季度DRAM的價格將環比上漲約9%。
花旗預測,AI數據中心半導體銷售佔比將從2022年的不足5%躍升至2025年的約27%,並在2028年達到40%。
06 投資邏輯與策略
對於投資者來説,應關注企業對華業務調整、出口優先順序實施情況、以及中美科技摩擦的后續發展。
短期可能帶來銷售和利潤波動,但從長期來看,國產替代邏輯將強化國內企業在AI芯片領域的地位。
根據伯恩斯坦發佈的《2025中國芯片行業大報告》,國產AI芯片銷售額從去年的60億美元增長至160億美元,市場份額從29%提升至42%,增速達到112%,幾乎是國外芯片的三倍。
在2025年910億美元的AI資本支出中,互聯網和雲廠商400億,國企投入200億,地方政府投入150億,這股力量正推動國產芯片走向舞臺「主角」。
外資已在悄悄行動。摩根士丹利數據顯示,2025年9月淨流入中國股市的外資達46億美元,為近一年來最高,主動基金經理增持最多的就是半導體板塊。
市場從不缺機會,缺的是發現機會的眼睛。美國一紙芯片法案,反而成了中國科技產業自主創新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