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21:50
近日,國家能源局正式公佈了第五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東方電氣集團主持和參與的7個裝備入選。這些成果不僅體現了東方電氣在能源裝備核心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填補了多個領域技術空白,更為推動能源結構轉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
一起來了解一下
這些入選項目吧
百公斤級車載液氫系統
該系統依託攀枝花液氫應用示範區的氫能重卡項目,目前車輛已完成路試,不僅為車載液氫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開發提供了全新思路,更標誌着我國液氫重卡研製與示範運行邁入全新階段。該氫能重卡的主要動力源是東方鍋爐自主研發、適配液氫系統的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實現了能量梯級利用與氫源穩定,進一步提升了系統效率和車輛運行經濟性,為能源結構轉型、綠色低碳交通提供了關鍵裝備支撐。
26兆瓦級半直驅海上風力發電機組
以及主軸軸承、全系列齒輪箱軸承
26兆瓦級半直驅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是目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長的海上全國產化風電機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機組研製期間,東方風電、東方研究院聯合上下游企業、應用單位協同攻關,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難題。2024年10月,機組在福建福清下線。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下,單臺機組每年可輸出1億度電,可滿足5.5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可節約標準煤3萬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萬余噸。
46兆瓦大容量單級單吸立式離心泵
46兆瓦大容量單級單吸立式離心泵是全球單泵容量最大的立式單級單吸離心泵,也是國內單泵設計流量最大的離心泵,具有大功率、大流量、高揚程、大變幅等特點,將應用於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地心泵站。該泵由東方電機主研,依託六十多年的水力機械研發製造技術積澱,圍繞大泵國產化替代、產品性能提升、智慧產品與水泵一體化系統開發三大戰略方向,攻克大泵研製技術難關,建立了高端大泵技術體系,為國家重大水利工程裝上「中國心」。
核一級設備用耐輻照、高強度SA-508 Gr.3鋼用焊接材料
核一級設備用耐輻照、高強度SA-508Gr.3鋼用焊材料以「國和一號」蒸汽發生器為依託,2019年,東方重機、上海核工院與四川大西洋聯合創建核電焊接材料國產化產學研用平臺,合作期間,三方共同開展了不鏽鋼、低合金鋼、鎳基三大類共18種牌號焊材的研發與應用研究。2021年6月,成功應用於「國和一號」蒸汽發生器最終環縫,無損檢測與理化性能一次性合格,實現了國產焊材在覈島主設備上「零的突破」,標誌着核電焊接材料國產化取得重大里程碑進展。
百萬千瓦凝抽背熱電聯產機組
世界首臺百萬等級凝抽背熱電聯產機組由東方汽輪機、東方電機等企業聯合研製,首創帶自同步離合器低壓缸前置方案,徹底解決切缸供熱運行時低壓缸末級葉片鼓風超温問題,採用多重約束條件下高效主機設計等關鍵技術,可實現純凝、抽凝、背壓三種模式靈活運行。該新型汽輪發電機配備定、轉子彈性支撐系統,定子端部採用銅屏蔽加磁屏蔽的雙重屏蔽結構,首次在百萬汽輪發電機上採用定子不鏽鋼空心線,全面保障了機組在複雜工況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供熱能力、熱電比及供熱效率等關鍵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保障數千萬平方米範圍穩定清潔供暖,具有重要的工程示範作用和推廣應用價值。
20兆瓦化學鏈燃燒發電成套裝備
20兆瓦化學鏈燃燒發電成套裝備依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化學鏈燃燒發電關鍵技術及工程示範」開展設計製造。由東方鍋爐、清華大學、中國大唐環境公司等10余家頂尖高校及龍頭企業組建全鏈條創新團隊,在國際上率先開展首臺20兆瓦煤/生物質化學鏈燃燒發電工業示範,進行全鏈條系統化建設,突破化學鏈燃燒工業放大難題,填補國際上化學鏈燃燒發電的技術空白。該裝置綠色低碳效益顯著,相較當前CCUS技術300元/噸的碳捕集成本直降50%。裝置投運后,年捕集高純度二氧化碳約3.5萬噸,能廣泛應用於工業增採、食品加工、化工合成等領域,助力構建跨行業低碳產業鏈,為全國碳交易市場提供核心資源支撐。
1000兆瓦級高效、靈活、超大流量
雙抽熱電聯產機組
東方汽輪機牽頭研製的國內首臺百萬等級超大流量雙抽可調供熱機組,採用了多變量耦合供熱自動控制、軸系推力自適應、複合加載高效葉型流型、排汽缸耦合末級葉片設計、高温部件靈活運行解決方案等關鍵技術,機組各關鍵指標均遠遠領先於國內已投運同類機組水平,樹立北方高寒地區「煤電轉型+集中供熱」標杆,是內蒙古自治區民生領域的重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