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1 06:46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wind
2025年第三季度,港股二級市場延續升勢。年初至三季度末,恆生指數累計上漲約33.88%,恆生科技指數領漲板塊,漲幅近45%,突顯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持續關注。
受全球資金流向亞洲的趨勢影響,港股作為連接中國與國際資本的重要樞紐,吸引了更多境外投資機構積極佈局,成交活躍度顯著提升。年初至今,港股一級股權融資市場亦表現強勁,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一級市場股權融資(包含IPO與再融資)總額達4,14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1,174 億港元明顯翻倍,增長比率達253.30%。
從項目類型角度來看,新股IPO市場,2025年前三季度,68家企業在主板成功IPO上市(未包含GEM轉主板上市企業),較去年同期的45家上升51.11%;IPO募集金額合計1,86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558億大幅上升,增幅達233.97%。另一方面,再融資市場也展現出極高熱度,募集金額合計2,28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增幅為270.77%。
從IPO承銷保薦維度來看,中金公司憑藉328.13億港元的保薦規模位居IPO保薦規模榜榜首,保薦數量25起;中信證券(香港)以242.40 億港元位居第二,保薦數量18起;摩根士丹利保薦規模221.44億港元,緊隨其后位列第三,保薦數量9起。從再融資承銷維度來看,高盛於2025年前三季度完成308.84億港元的再融資承銷額,位列第一,承銷數量7起;中金公司以226.69 億港元的承銷規模位列第二,承銷數量11起;中信證券(香港)以195.35 億港元的承銷規模位列第三,承銷數量18起。
1.1 股權融資規模趨勢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一級市場股權融資總金達4,14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1,174 億港元明顯翻倍,增長比率達253.30%。其中,IPO融資規模為1,86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33.97%;配售融資規模增長尤為顯著,共募集2,18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幅達到541.01%;供股和代價發行融資規模較去年同比下降,其中,供股融資規模總計為5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1.02%;代價發行融資規模為2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5.32%。
1.2融資方式分佈
從具體融資方式來看,2025年前三季度IPO募資金額為1,862.00億港元,佔總募集資金的44.89%;配售募集金額為2,181.95億港元,是份額最大的融資方式,佔比達52.61%;供股募集金額為58.15億港元,佔比達1.40%;代價發行和公開發售募資金額分別為22.86億港元和22.77億港元,佔比均為0.55%。
1.3融資主體行業分佈
從各行業融資金額來看,硬件設備、醫藥生物和汽車與零配件為募資前三的行業,募資金額分別為634億港元、603億港元和570億港元。
從各行業融資事件數量來看,醫藥生物行業以49單發行量位列第一,軟件服務行業以發行42單發行量位列第二名,非銀金融行業以36單位列第三名。
2.1IPO發行數量趨勢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IPO發行數量為68家,較去年同期的45家增加51.11%。
2.2IPO融資規模趨勢
2025年前三季度IPO募集金額共1,86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558億港元大幅上升233.97%。
2.3IPO上市板塊分佈
從IPO上市板塊來看,2025年前三季度共68家企業在香港主板成功發行上市(未包含GEM轉主板企業),無創業板上市公司。
2.4IPO上市主體行業分佈
從各行業IPO募資金額來看,IPO募資規模最高的行業為電氣設備,募資總計436億港元;其次為有色金屬行業,募資金額為357億港元;醫藥生物位居第三,募資金額為200億港元。
從各行業IPO發行數量來看,醫藥生物行業有11家企業IPO,位列第一;其次為醫療設備與服務行業,以7家企業IPO位列第二。
2.5IPO融資金額 Top10
2025年前三季度,IPO募資金額最高的公司是寧德時代,募集金額為410.06億港元;紫金黃金國際和恆瑞醫藥分別以287.32億港元和113.74億港元的募集金額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前十大IPO項目共募集1299.54億港元,佔全部IPO募資總額的69.79%。
2.6IPO融資金額區間統計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IPO融資金額在10億港元以下的數量最多,高達37家,佔到IPO總數的54.41%;其次是募資金額在10-20億港元的區間,家數為13家。
3.1增發融資趨勢
2025年前三季度,再融資募集總額為2,285.7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616.48 億港元大幅上升270.77%。再融資項目數量為400起,較去年同期的298起增長34.23%。
3.2再融資主體行業分佈
從各行業再融資金額來看,再融資金額最高的行業是硬件設備,金額達507億港元,主要來自小米集團-W的配售,融資規模為426億港元;汽車與零配件行業以476億港元的募集金額排名第二,主要來自比亞迪股份的配售,融資規模為435億港元;醫藥生物行業以403億港元融資額位列第三。
從各行業再融資數量來看,醫藥生物行業的再融資項目數量為38起,位列第一;軟件服務行業以37起位列第二;非銀金融以34起位列第三。
3.3再融資項目融資Top10
再融資募集金額最高的企業是比亞迪股份,募資金額達435.09億港元,佔2025年前三季度再融資總規模的19.04%;小米集團-W以426億港元的募資規模位居第二;藥明康德以76.95億港元的募資規模位居第三。
4.1IPO保薦規模排行榜
中金公司以328.13億港元的保薦規模位居榜首,承銷數量25起;中信證券(香港)以242.40億港元的保薦規模位居第二,承銷數量18起;摩根士丹利以221.44億港元的保薦規模位居第三,承銷數量9起。
4.2IPO保薦數量排行榜
中金公司作為保薦人角色參與了25家IPO,位居榜首;中信證券(香港)以保薦了18家IPO,位列第二名;華泰金控保薦了13家IPO,位居第三名。
4.3IPO全球協調人排行榜
中金公司以全球協調人身份參與了30家IPO,位居全球協調人排行榜第一位;中信證券(香港)參與了25家IPO,位居第二位;招銀國際以參與了20家IPO位列第三。
4.4IPO賬簿管理人排行榜
招銀國際以賬簿管理人身份參與了38家IPO,位列第一;中銀國際參與了31家IPO,位列第二;中金公司和農銀國際參與了30家IPO,並列第三。
4.5IPO承銷規模排行榜
從IPO承銷金額來看,中金公司以340.29億港元的承銷金額穩居IPO承銷榜榜首,承銷家數為32家;中信證券(香港)以256.71億港元的承銷金額位居第二,承銷家數為28家。摩根士丹利以237.84億港元的承銷金額緊隨其后位居第三。
4.6IPO承銷家數排行榜
從IPO承銷家數來看,招銀國際以擔任35家IPO承銷商位列榜首;中金公司以擔任32家IPO承銷商位列第二;中信證券(香港)以擔任28家IPO承銷商位列第三。
4.7再融資承銷規模排行榜
高盛以308.84 億港元的再融資承銷規模位列第一,承銷數量7起;中金公司以226.69 億港元的承銷規模位列第二,承銷數量11起;中信證券(香港)以195.35 億港元的承銷規模位列第三,承銷數量18起。
4.8再融資承銷數量排行榜
國泰君安(香港)以承銷商身份參與了22起再融資事件,位列第一名;中信證券(香港)參與18起再融資事件,位列第二名;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參與了11起再融資事件,並列第三名。
5.1IPO核數師排名
安永參與了27家IPO,位列核數師排名首位;畢馬威參與了14家IPO,位列第二;德勤參與了11家IPO,位列第三。
5.2IPO律師排名
IPO律師(含境內業務)方面,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參與了28家IPO,位列第一;通商律師事務所參與了21家IPO,位列第二;君合律師事務所參與了13家IPO,並列第三。
IPO 律師(境外業務)方面,高偉紳事務所參與了13家 IPO,位列第一;富而德、科律和達維事務所參與了9家 IPO,並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