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17:54
(來源:尺度商業)
文 | 董武英
編輯 | 劉振濤
2020年12月11日,被譽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成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其股價開盤漲幅達100%,收盤上漲79.22%,總市值接近千億港元,引發市場對潮玩行業的熱情。
就在泡泡瑪特上市一周后,國內另一大IP玩家名創優品在廣州正式開設了首家TOPTOY門店,進軍潮玩行業。
如今近5年時間過去,泡泡瑪特已經成為市值超過3400億港元的潮玩巨頭,TOPTOY也開始衝刺港股IPO。
近日,TOPTOY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其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潮玩集合品牌,2024年公司營收高達19.09億元,最新估值約13億美元(約合102億港元),已經成為新的獨角獸企業。
短短五年時間估值百億港元,TOPTOY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巨頭孵化「獨角獸」,
成立5年估值百億港元
以最早期的「十元店」起家,做到百億營收規模,併成功赴美上市,市值超60億美元,名創優品用了12年時間。上市之后,名創優品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成立TOPTOY,進入潮玩市場。
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非常看好潮玩賽道,其曾在2022年7月名創優品赴港二次上市之時表示,希望可以3年內讓TOPTOY實現單獨上市。2025年9月底,TOPTOY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葉國富的「三年上市夢」略有超期,但已經邁出了關鍵一步。
招股書顯示,TOPTOY已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2024年GMV達24億元,2022-2024年GMV複合年增長率超過50%。
2022-2024年,TOPTOY營收分別為6.79億元、14.61億元和19.09億元,實現快速增長。2025上半年,其營收達到13.60億元,同比增長58.50%。
同時,由於產品組合變化和營收擴大帶來的規模效應,TOPTOY毛利率顯著提升,2022-2024年其毛利率分別為19.9%、31.4%和32.7%。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為32.4%,較2024年同期的32.8%小幅下滑了0.4個百分點。
憑藉營收的高增長及毛利率的提升,TOPTOY迅速實現盈利。2022年,公司年度虧損3838.3萬元,到2023年扭虧為盈,實現了2.12億元的年度淨利潤,2024年其年度淨利潤進一步增長至2.94億元,2023和2024年的淨利潤率分別為14.5%和15.4%。2025年上半年,公司歸母淨利潤達到1.80億元,淨利潤率為13.2%。
招股書顯示,由於為名創優品內部孵化業務,TOPTOY此前業務長期由名創優品實際運營,直至今年4月,為衝刺IPO,TOPTOY開始進行業務重組,謀求獨立上市。
從成立到2025年7月前,TOPTOY並未進行外部融資,股東僅有名創優品、TOPTOY員工持股平臺以及TOPTOY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孫元文控制的公司和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晏曉嬌控制的公司。
2025年7月24-25日,TOPTOY完成A輪融資,融資5940萬美元,投后估值達13億美元,約合102億港元。此次融資引入的股東分別為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控制的Emei Investments和True Light,知名投資人王風雨的瑞橡資本以及國內IP領域企業靈動創想創始人謝國華旗下投資機構。
在遞交招股書時,名創優品持有TOPTOY 86.9%的股權,為控股股東。孫元文間接控制3.9%的股權,員工持股平臺則持股3.7%,晏曉嬌間接控制0.8%股權。外部股東中,淡馬錫旗下兩機構分別持有3.2%和0.8%股權,為最大外部股東。瑞橡資本和謝國華分別控制0.6%和0.2%的股權。
據招股書顯示,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及其妻子楊云云合計控制名創優品約63.5%的股權,因此葉國富夫妻為TOPTOY的實際控制人。
在過往發展的五年間,TOPTOY並未進行分紅。不過,由於此前業務均由母公司名創優品實際運營,因此由母公司控制的業務所得在財務報表中視作分派。在2022-2024年度,TOPTOY分別向母公司視作分派的金額為1718.9萬元、2.07億元和2.58億元。今年上半年,這一金額為1.74億元。
從招股書來看,TOPTOY目前已經實現穩健運轉和自我造血。2022-2024年,其經營活動現金淨額分別為1.56億元、2.57億元和3.34億元,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淨額為2.75億元。但由於視作分派等現金支出,TOPTOY現金流並不算充足,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399.7萬元。
不過,在進行A輪融資后,TOPTOY已經獲得了更多「彈藥」。此次赴港IPO,TOPTOY更將獲得資本市場助力。
母公司貢獻超四成營收,
自有IP營收佔比不到0.5%
雖然TOPTOY現在分拆獨立上市,但由於為名創優品集團孵化的潮玩業務,TOPTOY目前第一大客户仍為名創優品。
數據顯示,2022-2024年,TOPTOY向名創優品集團供應潮玩產品的營收分別為2.50億元、7.81億元和9.23億元,分別佔當年TOPTOY總營收的36.8%、53.5%和48.3%。今年上半年,這一營收規模為6.19億元,佔總營收比重為45.5%。
可以看到,2023年TOPTOY來自名創優品的營收顯著擴大,收入規模是2022年的兩倍之多。也正是在這一年,TOPTOY實現盈利,其扭虧為盈主要原因是毛利率從2022年的19.9%提升至31.4%,增加了11.5個百分點。
在招股書中,TOPTOY認為毛利率提升原因是產品組合增強,自研產品收入佔比從37.4%提升至51.8%,加之精細的線下渠道折扣策略實現更優定價和更高利潤率,以及2023年業務顯著增長,實現了規模經濟效益。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TOPTOY營收規模擴大、實現規模經濟並最終扭虧為盈離不開名創優品集團的助力。
在招股書中,TOPTOY並不認為公司對名創優品有着明顯依賴。其認為公司與名創優品的業務存在明確邊界,且在管理、運營、財務層面有着高度獨立性。
其中在業務上,TOPTOY認為其與名創優品的交易和IP授權協議預計不會產生任何運營依賴性問題,因為TOPTOY已建立自有潮玩經銷渠道,並具備自主設立海外子公司經銷自有產品的能力,同時計劃與海外當地經銷商建立合作關係。
TOPTOY表示,通過自有經銷網絡拓展,來自於名創優品的關聯交易預計未來三年持續下降,預計到2028年年度關聯交易上限不超過年度總營收的40%。
數據來看,目前TOPTOY自有渠道貢獻的營收佔比有待進一步提升。2024年其直營門店銷售收入為1.73億元,佔總營收比重為9.0%。來自加盟商的營收為5.00億元,佔總收入比重為26.2%。線上銷售營收為1.40億元,佔總收入比重為7.3%。三大渠道合計營收佔比為45.5%。
從產品上看,目前TOPTOY熱銷產品主要還是來自三麗鷗、迪士尼等IP所有企業的授權IP產品。截至遞交招股書前,TOPTOY共有43個授權IP,其中三麗鷗搪膠毛絨「拿鐵寶寶」系列已成為門店核心單品。
2024全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TOPTOY來自於授權IP開發的產品收入分別為8.89億元和6.15億元,分別約佔當期產品收入的48.75%和46.71%。
在自有IP上,TOPTOY通過自主開發、收購等手段,目前已擁有包括卷卷羊、糯米兒、尼尼莫等17個自有IP。其中今年8月,TOPTOY就收購了包括尼尼莫在內的多個設計師IP。
2024年全年和2025上半年,TOPTOY來自自有IP的產品收入分別約為680萬元和610萬元,佔總營收的比重都不到0.5%,佔比極小。
作為對比,泡泡瑪特2024年藝術家IP(包括自有IP和獨家IP)營收佔比高達85.3%,其中僅MOLLY、SKULLPANDA、DIMOO、HIRONO(小野)四大自有IP營收佔比就達到了38.7%。與TOPTOY一樣從事潮玩集合業務的52TOYS母公司樂自天成,2022-2024年自有IP銷售收入分別為1.32億元、1.30億元和1.5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在25%左右。
除授權IP和自有IP外,TOPTOY另有一大部分營收來自於他牌IP,目前其與超過600個他牌IP達成合作,包括Dora、Farmer Bob、阿瑪莉莉絲等。
從數據來看,TOPTOY自有IP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這對其IP開發能力和運營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招股書中TOPTOY也提到要加大研發投入、吸納設計人才並優化創研流程來系統性提升產品研發設計能力。
不過,在招股書中,TOPTOY並沒有單獨披露其與研發相關的研發費用規模。作為對比,與TOPTOY從事類似業務的樂自天成2024年研發費用規模為3879.5萬元,研發費用率達6.2%。
此次赴港IPO,TOPTOY擬將募集資金用於豐富IP矩陣及強化IP運營能力,以及全球化拓展、品牌建設、供應鏈等方向。值得一提的是,TOPTOY自2024年末開始出海,目前進入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等市場。2024年海外業務營收為1181.0萬元,營收佔比為0.6%。今年上半年海外營收已達到5248.4萬元,佔總營收比重達3.9%,增長迅猛。
綜合來看,過去幾年TOPTOY的快速發展,併成為國內最大的潮玩集合品牌,離不開名創優品的支持。隨着TOPTOY獨立運營並赴港上市,這一潮玩獨角獸能否在自有IP上實現突破,並在海外市場上覆制名創優品的成功路徑,走向全球市場,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