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昔日「網癮少年」潘天鴻,憑啥能與羅永浩對談?

2025-10-10 21:48

(來源:雷達Finance)

雷達財經出品 文|丁禹 編|孟帥

做自媒體做到天花板是什麼樣子?是豪擲百萬為全體員工換上最新款的iPhone,還是被網紅企業家、互聯網大V羅永浩邀去促膝長談?

對影視颶風創始人Tim(潘天鴻)而言,前述這些舉動,不過是他近期日程里的兩件尋常事務。此前,他還曾與蘋果公司的另一個Tim——CEO庫克同框。

回首幾年前,影視颶風還是一個僅有十幾人的小團隊。疫情時期,公司賬上更是一度僅有100萬元。

如今,影視颶風整個公司員工規模擴大至150多名,擁有內容、企劃、行政、人事、財務、法務、電商、軟件、媒體技術和商務運營等眾多部門。

事實上,外界曾給潘天鴻貼上「網癮少年」「圓通總裁之子」等諸多標籤,但潘天鴻並不否認父親給自己的幫助,但他強調父親給予自己經濟上的幫助有限,更多是理念上的指引。

如今,影視颶風旗下多個賬號在全網擁有超4000萬粉絲,而潘天鴻本人甚至還有一個上火星的終極夢想。這份敢想敢做的特質,也深深烙印在影視颶風的發展軌跡之中。

在近期錄製訪談時,潘天鴻透露,影視颶風的營收已經過億,利潤規模超千萬,電商業務則已成為公司的核心板塊。在魚龍混雜的自媒體賽道,影視颶風的體量已然算得上是頭部玩家。

與羅永浩促膝長談,總裁父親持股超2000萬

10月8日,國慶長假最后一天,頻頻登上話題中心的羅永浩發佈了其最新一期播客節目的預告——10月10日中午12點,羅永浩對話影視颶風創始人潘天鴻的播客節目將正式上線,羅永浩邀請網友「來看影視颶風的Tim未來都有哪些冒險計劃」。

作為常年活躍在公眾視野的網紅企業家,羅永浩只要一出場就自帶流量。今年,羅永浩更是一頭扎進播客賽道,打造了深度長談類播客節目——「羅永浩的十字路口」。

儘管這檔節目上線時間不長,卻憑藉高質量內容迅速出圈,每期話題熱度居高不下;受邀嘉賓也都來頭不小,不乏各個行業的頂流或佼佼者,從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李想、何小鵬,到360掌舵者周鴻禕,觀眾們對這檔節目的期待值也被不斷拔高。

而此次被羅永浩邀請來的潘天鴻,則是國內自媒體行業的標杆人物,更被不少人視作自媒體賽道「天花板」級別的存在。

雷達財經瞭解到,作為成立時間已超十年的自媒體賬號,「影視颶風」僅在其主戰場B站,目前便已積攢起近1400萬粉絲。

而公司旗下的其他賬號「億點點不一樣」、「颶多多StormCrew」,在B站也分別收穫了近530萬和超270萬粉絲。如果算上抖音等其他平臺,影視颶風的全網粉絲已經超過4000萬。

除了擁有千萬級別的粉絲,影視颶風也是B站極少數能從2019年到2024年連續六年蟬聯B站「百大UP主」殊榮的博主,而「百大UP主」正是B站綜合專業性、影響力、創新性等維度給創作者頒發的最高榮譽。

天眼查顯示,經營「影視颶風」等賬號的公司杭州星奧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是一家以從事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製作業為主的企業。

股權方面,影視颶風創始人潘天鴻系公司的實控人,其持有該公司51.78%的股份,第二大股東潘水苗持有公司25.65%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潘水苗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即圓通速遞現任總裁。而這個與潘天鴻同姓的股東,正是潘天鴻的父親。也正是有了這層關係,外界也曾賦予潘天鴻「圓通之子」的名號。

不過,潘天鴻其實曾不止一次地進行過公開澄清,圓通並非他的家族產業,他的父親潘水苗也只是2019年以后才擔任圓通總裁的職業經理人。

在圓通速遞發佈的2024年年報中,可以一窺潘水苗的過往履歷:2006年7月至2012年2月,其擔任浙江萬馬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浙江萬馬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

2012年3月至2019年3月,潘水苗任職於上海雲鋒新創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歷任董事、執行董事、董事總經理等職務。

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潘水苗擔任圓通速遞董事;2019年4月至今,擔任圓通速遞總裁;2019年10月至今,擔任圓通速遞董事;2020年1月至今,擔任圓通國際快遞非執行董事。

去年,潘水苗從圓通速遞獲得的税前報酬總額為185.61萬元。截至去年末,潘水苗持有圓通速遞約120萬股股份。按照圓通速遞10月10日18.12元/股的收盤價計算,潘水苗所持圓通速遞股份對應市值超2100萬元。

潘天鴻坦言,很多人覺得自己是靠父親,自己對此並不否認,但可能大家有個誤解,父親給他經濟上的幫助比較有限,「但是理念上真的是很核心的一個幫助」。

營收過億利潤達千萬,還想拿奧斯卡上火星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年完成新iPhone評測這一評測行業的「年終大考」后,影視颶風都會為員工免費發放最新款的iPhone,即使是新人、實習生,也人人有份。

今年也不例外,影視颶風將花費超百萬元,再度為全體超150名員工購置最新款iPhone。如此誘人的員工福利,讓影視颶風又雙叒叕火爆出圈,更讓無數打工人直呼羨慕。

出手這般闊綽,影視颶風究竟有多賺錢?據新華社去年發佈的紀錄片《揚聲》,影視颶風2024年的營收就已經過億,利潤將將千萬。

2025年還未結束,潘天鴻在接受最新訪談時透露,公司今年的營收上億不止,利潤剛過千萬,其員工規模達150多人,這在自媒體領域顯然已是「龐然大物」。

而2022年至2023年,影視颶風的營收纔剛到千萬。短短几年時間,公司員工增加1倍不到,營收卻翻了4至10倍。

據瞭解,影視颶風早期的業務模式主要是拍攝TVC廣告,而如今廣告業務只佔公司的10%左右,剩下的大頭則是電商業務。

得益於龐大的粉絲量和推廣效應,影視颶風的服飾、周邊十分暢銷。雷達財經注意到,在其抖音櫥窗中,一件售價80多元的T恤銷量達到近15萬件。

潘天鴻把影視颶風的成功歸因於公司的人才密度、對內容的理解深度、商業層面影響力的擴增和對成本的控制,他認為重點在於如何用一個較高的利潤產出一個足夠優秀的產品。

在探索商業化之余,潘天鴻還有着對於藝術的追求。潘天鴻曾表示,星奧傳媒的「星」是指星辰大海,而「奧」是指奧斯卡,影視颶風希望在2028年之前通過拍攝紀錄片(或短片)的模式獲得奧斯卡獎項

在訪談中,潘天鴻還曾不止一次地明確表示,自己的終極夢想是踏足火星。爲了實現這一夢想,他至少要準備十億元,而現在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最終的「星辰大海」。

作為靠內容起家的頭部自媒體玩家,潘天鴻直到現在仍是一個執着於內容創作的老闆。

潘天鴻曾表示,如果他願意,公司現在就可以輕松融到實現夢想的錢,但他不希望將頻道和粉絲「售賣」。在他看來,影視颶風是一家內容公司,沒有好的內容,公司將毫無價值。

昔日「網癮少年」,如何成為自媒體頂流?

儘管影視颶風的團隊規模已超百人,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影視颶風有影響力的視頻幾乎都無法離開潘天鴻的個人出鏡。

無論是出於甲方要求,還是流量最大化的考量,潘天鴻的個人形象早已像雷軍、董明珠一樣與自家公司深度綁定。

而想要深入瞭解影視颶風,就不得不從潘天鴻的個人經歷談起。公開資料顯示,潘天鴻1996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

據潘天鴻自述,他的父親潘水苗畢業於浙江大學,母親則曾從事醫藥銷售,早期賺得比父親多。小時候,他的家庭一直都是工薪階層。直到他上初中時,家里才慢慢有了一定的積蓄。

童年時期,潘天鴻其實並不是一個十分上進的孩子。由於父母忙於工作,他開始沉迷於電子遊戲,不願去上學,甚至挪用家里的電話費給遊戲充值,因此潘天鴻的學習成績很不理想。

在與羅永浩對談時,潘天鴻透露,初中畢業后,家里跟他説賣了一套房子供他去國外讀書,但他其實到現在也不知道家里那時到底有沒有錢。

后來,潘天鴻前往英國肯特大學就讀。正是這次留學經歷,讓潘天鴻接觸到了自己一生摯愛的影視行業。對攝影器材的熱愛和畫質的追求,讓潘天鴻真正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據媒體報道,「影視颶風」這個賬號的第一支視頻發佈於2015年,賬號前期都是圍繞視頻製作技巧和攝影器材評測分享等潘天鴻熱愛的內容,但較為垂直和小眾的賽道也使得頻道較難破圈。

2016年8月,潘天鴻註冊成立杭州星奧傳媒有限公司。2017年,潘天鴻從海外歸來,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

直到2019年,頻道成立五年之際,影視颶風也只有20萬粉絲。在事業瓶頸期,潘天鴻多次向父親「取經」,父親給了他很多珍貴的建議。

在新華社紀錄片《揚聲》中,潘天鴻袒露,父親很愛看互聯網內容,信息接受能力強、商業嗅覺靈敏。意識到很多博主其實是單靠一期視頻火的父親,建議潘天鴻做一期大眾化、喜聞樂見的內容。

於是在2019年初,潘天鴻嘗試做了一個之前幾乎沒有人做過的選題——「二十萬粉絲的頻道收入有多少?」這個視頻發佈沒多久,便一舉獲得100萬的播放量,成爲了當時影視颶風播放量最高的視頻。

一周后,這個視頻給影視颶風漲粉20萬——相當於頻道五年的累計漲粉量。此后,潘天鴻每年會為公司規劃一期「內容增量」的破圈視頻。有了「流量密碼」后,整個頻道的發展也逐漸步入正軌。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除了擅長的影像器材測評和影視技術教學內容外,影視颶風如今已有不少破圈作品。

2023年,影視颶風團隊與影石公司合作發射了一顆衞星,並用影像記錄下萬千粉絲與地球的合影。截至目前,該視頻已在B站獲得近1400萬的播放,是潘天鴻認為公司做過最好的視頻。

今年,潘天鴻又「效仿」國外的頂流網紅「野獸先生」,直接開啟100小時荒島求生直播挑戰,而這場直播在B站累計觀看次數高達1.69億次。

在近期錄製訪談時,潘天鴻表示,作為一個數碼媒體賬號,「影視颶風」可能已經到了承載極限,如今也只有大開口的內容才能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受眾。

而公司旗下「億點點不一樣」頻道就是從健康、生物等角度打開受眾,「颶多多StormCrew」頻道則是向網綜方向發展。

十年時間,在國內眾多的自媒體玩家中,影視颶風如今的影響力已經首屈一指。未來,有着拿奧斯卡、登陸火星夢想的潘天鴻能否成功圓夢,做到公司口號所説的「無限進步」?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