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登」歇腳,ETF還能配點啥?

2025-10-10 20:50

(來源:ETF萬億指數)

血流成河啊,尤其是小登科技板塊。資金從高估值科技成長板塊大幅流出,流向估值處於低位的紅利、券商、資源等防禦性板塊,形成了明顯的「蹺蹺板效應」。

昨天感覺自己還是流落人間的股神,今天又變成了打工牛馬本馬。

聊幾件事情。

1、科創50大跌超5%

昨天剛創4年新高的科創50指數,今天突然大跌5.61%,市場主要是擔心科創50指數的估值高企。

根據Go-Goal數據,目前科創50指數靜態市盈率177倍,部分半導體等熱門賽道個股漲幅巨大,觸發高位資金集體獲利了結。

從部分芯片股下半年漲幅超50%,主要芯片、半導體ETF在節前也吸引了創紀錄的資金流入,但是估值也非常之高。

比如,根據彭博,從遠期市盈率來看中芯國際A股152倍,高於全球同業公司,比如華虹半導體港股、英特爾、AMD、英偉達等公司。

此外,多家頭部券商將中芯國際等芯片龍頭股的兩融擔保率下調至0%,雖被部分業內人士稱為常規操作,但仍對市場情緒造成直接衝擊。

最新消息,中芯國際、佰維存儲兩融折算率分別再調回70%、50%。So,300就是那個瓶蓋啊,你們自己玩~

同時,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因技術問題大幅下調產量計劃,也對科技成長板塊的預期造成擾動。

另根據華西證券分析,當前公募基金抱團TMT板塊有些極致。再疊加部分公司發佈減持計劃等因素,市場情緒就那麼「退潮」了,歇一歇也好。

2、配置方向思考

科技后市怎麼看?核心驅動因素仍在,比如政策與產業支持、技術突破和景氣度延續等,但是仍然存在估值壓力與局部過熱。

后續,需要密切中美談判后續進展(如半導體技術限制、關税問題)仍是核心變量,可能影響市場風險偏好。

配置方向上,關注業績確定性強的細分龍頭,如AI算力、半導體細分領域等。另外,可以採用「科技+紅利」啞鈴策略,或者直接配置寬基ETF平衡風險收益。

關鍵數據,以下表為例:

估值方面,創業板指市盈率38.7倍(剔除負值),仍處於成長板塊溢價區間,歷史分位36%,並不算高。

滬深300當前市盈率13.4,歷史百分位64.6%,估值適中,另外上證指數、深成指等仍在低位。科技屬性比較強的科創100、科創200等盈利預測高增長,也就是説,未來業績可以支撐高估值。

資金上,需要持續關注北向資金、兩融余額及ETF資金流向。

3、被動投資大時代

最后,給大家點信心,今天看到瑞銀的一張表,截至24年年末,被動投資的管理規模已經超過主動投資。而三年前,被動基金纔是主動基金的四分之一,發展之迅猛。

單股票ETF來看,目前前十大寬基ETF規模1.85萬億,佔全部股票ETF的48%,仍然十分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市場規模居首ETF--滬深300ETF(510300)昨天規模突破4330億元,創成立以來新高。

數據來源:Go-Goal

數據來源:Go-Goal

綜上分析,在大A衝擊4000點、小登稍微休息的當下,寬基或許是一個比較穩妥的選擇。

注:本文數據來源:Go-Goal,ETF查一查、市場公開資料、僅做研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還在為ETF選擇而煩惱?專業投資顧問都在用的ETF篩選器,就在Go-Goal App!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