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ETF策略師:這是年輕投資者最容易犯的「重大錯誤」

2025-10-10 21:36

核心要點

  • 銀行利率(Bankrate)的一項調查顯示,許多年輕投資者因股市看似 「令人卻步」 而回避股票投資。
  • 里托爾茲財富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首席執行官喬希・布朗(Josh Brown)表示,年輕人的投資組合應完全配置股票,避免持有現金和債券。
  • 金融專家指出,這樣做無需複雜操作:一隻追蹤整體股市的指數基金,對投資者而言就是一款 「一勞永逸」 的優質基金。

 喬希・布朗(Josh Brown)

喬希・布朗(Josh Brown)

  對投資新手而言,投資理財往往顯得望而生畏。

  銀行利率(Bankrate)1 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約 21% 的受訪美國人表示,股票並非他們偏好的投資方式,因為股市 「過於令人卻步」。調查發現,年輕人對股市的恐懼程度更高:Z 世代(Gen Z)和千禧一代(millennials)中持此觀點的比例分別為 29% 和 24%。

  財務顧問指出,將所有資金投入現金或債券或許讓人感覺 「安全」—— 畢竟這似乎幾乎不存在資金虧損的可能,但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

  里托爾茲財富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喬希・布朗表示:「年輕時,與其擔心投資收益上限,不如更關注虧損風險 —— 這種做法或許是最大的錯誤。你必須先實現財富積累,之后再考慮如何保值。」

  布朗進一步指出,事實上,年輕人的投資賬户完全不應關注現金持倉或債券,相反,應將資金全部投入股市。

年輕投資者擁有 「時間優勢」

  對年輕投資者而言,若以長期財務安全為目標,股票通常是更安全的選擇 —— 這一點看似違背直覺。

  專家解釋,儘管股票通常比現金和債券波動性更高,但從歷史長期表現來看,股票的收益始終高於后兩者。在財富增值和抵禦通脹(通脹會隨時間推移侵蝕資金價值)方面,這是一個關鍵因素。

  紐約大學金融學教授阿斯沃斯・達莫達蘭(Aswath Damodaran)整理的數據顯示,1928 年至 2024 年期間,涵蓋美國大型企業股票的標普 500 指數(S&P 500),包含股息再投資的年均回報率接近 12%。

  相比之下,同期美國 10 年期國債和公司債的年均回報率分別約為 5% 和 7%。

  20 多歲、30 多歲的投資者還有數十年時間,足以讓投資複利增長,並挽回股票短期內可能產生的任何虧損。

  布朗表示:「年輕投資者手中握有一項所有專業投資者都夢寐以求的資源,那就是更多時間。」

  「當你真正意識到自己擁有多少時間,就會明白長期複利的益處。即便你認為買入並持有股票是在承擔更高風險,但實際上,你承擔的風險反而更低。」

如何 「買入並持有」 股票

  「買入並持有股票」 只是投資的一部分,投資者 「以何種方式持有」 同樣至關重要。

  對剛入門的投資者而言,最佳選擇通常是持有一隻追蹤整體股市的指數基金,而非試圖挑選自己或分析師認為表現會向好的個股。后者的風險較高,因為投資者的財務收益完全依賴少數幾隻股票的表現。

  指數共同基金和 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會持有數百隻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以追蹤整體市場走勢。專家指出,從歷史長期來看,指數基金的收益超過了大多數個股挑選者,同時大幅降低了投資的複雜性。

  布朗表示:「如果你打算自主投資、自己打理資產,我建議選擇指數共同基金和指數 ETF。而且,在你以低成本實現六位數(美元)的純股市敞口之前,真的沒有其他值得考慮的投資方式。」

  晨星(Morningstar)個人理財與退休規劃主管克里斯汀・本茨(Christine Benz)表示,年輕投資者可從全市場指數基金起步。

  她指出,一隻覆蓋美國和非美國股市的全股票指數基金(例如先鋒全世界股票 ETF,代碼 VT),對年輕投資者而言是一款優質的 「一勞永逸型基金」。

  她補充道,平衡型基金或目標日期基金也可能是不錯的選擇。

  平衡型基金會長期維持固定的資產配置比例(即股票、債券等各類資產的相對佔比);目標日期基金與之類似,但會隨着投資者年齡增長,逐步降低股票資產的配置比例。

  顧問們提醒,投資者應留意持有資產的賬户類型。例如,將目標日期基金等特定基金放入 401(k)計劃或個人退休賬户(IRA)等税收優惠型退休賬户,而非應税經紀賬户(一種非退休賬户),這樣更合理,可避免年末產生意外的税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